第110章 夸你呢
沉闷了几日的雪,终于在夜里下了起来。
小雪一点一点,细细点点落在棚子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第二日起来,整个大地已经覆盖了一层白雪,苍茫一片。
“雪停了?”王冬初站在她的棚子前低声问道,昨日夜里睡前的时候雪还下着。
“嗯,停雪了。”听得王冬初的声音,罗立升立即起身把一直温着的水提了过来,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娘,您先洗漱吧。”
又低声道:“瞧着这天,我觉得这场雪还没有下透。”
王冬初接过水罐,抬头望了眼依旧乌泱泱的天空,“是,一会儿有空了咱们先把棚子上的积雪扫一扫,好在这雪下的时间不长,积雪也不多,趁现在扫干净也省得再下雪的时候,把棚顶压塌了。”
罗立升自然是听自家娘的嘱咐。
早晨是罗立新来送饭,一盆浓稠的米香味儿十足的大米粥,配菜是萝卜干和腌菜。
罗立新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长长的扫帚:“家里的雪我一早就扫了,你们吃饭,我来扫雪。
老二我让他留在在家里帮着杀鸭子,红花在腌咸菜,就由我来送饭。”
王冬初笑眯眯地看着罗立新挥舞着长长的扫把,扫把扫过之处,细薄的雪噗簌簌落地,一边对罗立升说:“你大哥,作为你们的大哥、我的长子,真的没有话说。
你瞧,家中的一应事务他从来没有落下,所有的事情都想在你们前头并且做在前头。
平日里要忙活地里的事情,你和你二哥帮不上手他也从来不说,都是自己一个人使劲儿干。
冬日里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还得做木工为咱家赚钱,真的很不容易。”
罗立升吃饭时的礼仪特别好,动作也很优雅,就像他在写字的时候一样,唯一一样,‘食不言’这一点被王冬初给带歪了。
闻言,目光一直放在忙着扫雪的罗立新身上,咽下了口中的粥,擦了擦嘴角,轻轻弯起嘴角,“是,大哥很好。娘您放心,将来不管如何,我都会敬爱兄长,孝敬母亲。”
下午的时候,王文林将罗家需要的米送了来。
王冬初没有想到自家大哥的动作这么迅速,怪不好意思的,“大哥何必这么着急?”
才下了雪,路上泥泞路不好走,王文林和来送米粮的人沾了一鞋底的泥土。
王文林:“要存米粮自然是越快越好了,过几日指不定还涨价呢,我虽然在粮铺做账房,人掌柜也不好做的太过不是?”
自然是趁着现在粮价还算正常的时候,掌柜的给个和平日差不多的价格,就算是东家知道了也没什么。
王冬初心下感激:“将一直温着的姜茶一人分了一碗。”
冬日里做活儿实在冷的很,王冬初这边一直温着姜茶让来做工的人喝,就怕他们染了风寒,到时候就不美了。
罗立新龇着牙乐:“昨日娘一说要买粮的事情,我就琢磨着要把放粮的地方收拾出来,刚好赶上,不然这么多粮食恐怕没地方搁。”
“还是我家老大心细。”王冬初夸了一嘴,王文林也很是喜欢这个务实的大外甥,也跟着夸了几句。
将米粮都倒腾出来后,王文林赶着回镇上。
张红花提着一篮子的菜从菜地里回来,“娘,我去砍了几棵大白菜,刮了几片芥菜来,一会儿让咱舅带走,这大冷天的,咱们也不能让舅舅白跑这一趟。。”
王冬初对现在的张红花非常满意,改造得很成功。
以往家中的东西,哪怕是一把米她都要倒腾回娘家去,现在很好,事事想着自家。
张红花:“咱家的酸枣糕还有些,一会儿也给舅舅包上几包吧。”
王冬初点头:“你将这些东西分成两份,让你舅舅拿一份给粮铺的掌柜,掌柜的给你舅舅面子,到底是咱们家欠下的情,不能落在你舅舅的身上。”
“好嘞,娘。”说着张红花就去准备了。
王文林坐在屋里听见了婆媳两个的对话,对这大外甥媳妇儿也有些满意,“看来你终于是听进去了,这儿媳妇儿教的不错。”
王冬初尴尬地笑笑,“是啊,红花其实也是个好孩子,以前啊,就是太恋家了。”
然后略过这个话题,“家中的炭还没有烧好,等烧好了再往家中送去一筐,今年这天儿非常冷,你们也别舍不得烧炭,如今家中没别的东西,就是炭多。”
王文林笑道:“今年倒是托了你的福,家中还真没有受过冷,老太太现在成日在家中夸你呢。”
“夸我什么?”王冬初笑。
王文林想起自家老娘的那副嘴脸只觉得哭笑不得,“夸你聪明,从书上看来的法子都知道赚钱,说你眼光独到,本以为买了一座没用的山,没想到转头就能烧炭,说我那么些年读了那么多书是白读的。”
王冬初也是哭笑不得,“当初我买那座山的时候,老太太一整天坐在我旁边唉声叹气,捂着心口,骂我败家,差点就厥过去了呢。”
兄妹两个相视一笑,王文林又想起一件事,微微敛了笑,“你大姐那边,我准备也给她家里送几袋粮食去,你”
王文林看着王冬初欲言又止,王冬初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大姐王冬雪的信息。
王家老爷子当了童生以后,给自家女儿找婆家的条件也提高了,就想他们能嫁个读书人,不管科举能不能成功,读书人想要找活儿总是比普通人容易的多。
这王冬雪嫁的就是王老爷子同窗的儿子,叫胡令宜。
这胡家有些奇葩,几代人读书,家中清寒,男人们一心读书,养家的事情全部放在女人身上。
王冬雪有一手好的绣活,常年累月靠这绣活赚钱养家,王家人看不得自家姑娘在婆家受苦,想要帮一把手吧,这胡家人太过清高不收便罢了,冷言冷语说看不起他们。
为了不让王冬雪为难,王家人也没有时常往那里去。
今年冬日这年景,想着胡家那清贫的日子,王文林担心,不得不去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