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断出年份就算你有点本事!
“儿子!有什么好顾虑的,你想顾及堂弟的脸面,可这白眼狼根本不领情,那就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本事!”
一旁张丽娟却是忍耐不住了,立马出声道。
“对,让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长长见识。省得哪天这混账东西把我们老李家的面都给丢尽了!”
张老太也是附和道。
看着二人的嘴脸,李鱼不动声色地对着一脸担忧的父母投去一个放心的眼神。
毕竟他也知道家里的人肯定都以为他的本事是从李为民身上学来的。
“堂弟,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今天就再给你上一堂课!不过我们也打个赌如何?”
李为民说着将目光转向了李鱼。
“哦?堂哥想打什么赌?”
李鱼也是饶有兴致的看向对方。
他知道,李为民这时候提出打赌,显然是没安好心。
但他又怎么会怕,况且,就算李为民没有提,他也要提。
“也不难,如果堂弟你要是输了,那就按刚才奶奶说的,挨家挨户地去道个歉,然后将你的事情与我撇清,如何?”
“那我要是赢了呢?”
听到李鱼的话,李为民却是摇了摇头,显然是没想过李鱼能赢的事情。
说白了,在他心中这场赌局是李鱼必败无疑。
“你赢?堂弟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呵呵,堂哥,话说得可不要太满,不试试谁知道呢,对吧?”
“好,既然堂弟这么有信心,那我这当哥的自然要奉陪。这样,如果你能证明你的本事比我强,那我就挨家挨户地去说你的事情与我无关,都是你自己的本事。”
见李为民终于说出了他想要的话,李鱼不由得露出一丝奸计得逞的韵味,对着李为民似笑非笑道:
“堂哥,一会儿可别赖账!”
面对李鱼的神情,李为民却是不由得心头一跳,好似觉得上了对方的当。
半年不见,难道这小子从别的地方学了什么本事?
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昨天回来后就听爸妈说过李鱼的事情。
对方这半年跟以前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这两天才开始收老物件。
于是定了定神道:
“堂弟,你这说的什么话,难道堂哥还能对你赖账不成。”
李为民说着从脚下的包里取出一只罐子,放到桌上道:
“堂弟,这就是奶奶家一直用着的香炉,我想你也不陌生吧。来,看看吧。也不用你说出此物的成色之类的,你只要能说出它的年代就算你有点本事!”
看着李为民随意的从布包里取出香炉,李鱼不由得摇了摇头道:
“堂哥,你这大学怕是白上了吧。这瓷器就这么随意地装在包里?这要是磕了碰了……”
可不等李鱼说完,李为民便打断道:
“好了,这种事不需要你来教我。我当然知道这一点,等我回家后自然会包装好。”
李为民眼神闪躲道。
李鱼也没有多做计较,缓缓来到桌前,而后将香炉拿起端详起来。
香炉胎体较为细白,炉为卷唇撇口,圆腹,玉璧底,底部有三足。其肩部塑着两只绳纹耳。
而香炉表面施以豆青釉,釉色 淡雅,其上绘制着褐色和红褐色两只狮子。红褐色狮子较大,褐色狮子较小。
另一面则是题有一首吉语诗文,带有己亥年款。
这种香炉,在农村其实并不少见。
对这个香炉,他倒也不算陌生。
小时候去奶奶家里的时候,就见到过。
这几天收旧物件的时候,李鱼就考虑过要不要把这件香炉给弄到手。
但没想到让李为民给抢了先。
“堂弟,怎么样,说不出来了吧?”
见李鱼端详一会儿,却没有开口,李为民不由得有些得意道。
“哼,就凭他能看出个什么来。我看前两天收物件也是信口胡说,骗一骗村里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今天当着儿子你的面,当然就露馅儿了!”
而一旁的张丽娟也是撇了撇嘴,一脸鄙夷道。
“儿子,你要是看不出来就算了,也没啥丢人的。大不了爸陪你去道歉去!”
一旁李铁军也是叹了口气道。
这两天虽说儿子给了他们不少的惊喜,但他们也不是没有怀疑。
毕竟他们对这些所谓的老物件的知识也不懂,儿子天花乱坠地说了一堆,他们也听不出毛病。
至于说儿子卖出去一些价钱,或许也是运气。
“谁说我看不出来了?”
就在此时李鱼却是淡淡一笑道。
“你能看出来?”
李为民原本有些得意的面容顿时僵在当场。
而在场的其他几人也都纷纷神色各异的看向李鱼。
“这有什么难的,虽然我没有堂哥你那般从奶奶那里打听的仔细,但一个普通的豆青釉太师少师图炉而已,有什么不能断代的!”
在李鱼说出香炉名称的同时李为民就脸色不由得一变。
在他的认知里,李鱼是绝不可能说出香炉年份的,除非是瞎猜。
虽然这上面写着乙亥年的年款,但他可没教过这些对应的年份的知识。
难道这小子,从村里的一些老人口中学到年历的一些对应知识?
李为民不由得由此怀疑起来。
毕竟一些老人对于这种年份的记载是有了解的。
于是有些不确定道:
“堂弟,你可不能直接把上面写的年份给念出来啊,你要说出其具体的对应年份以及所处朝代才行。”
“呵呵,堂哥,这上面写着己亥年。你不会以为我不懂农历干支纪年吧?如果你早回来一天,看到我收了一件鼻烟壶,也就不至于这么大意了。”
“离我们最近的己亥年便是1959年,一甲子为一个轮回,往前推一个甲子,那便是清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堂哥,我说得可对啊?”
在李鱼说出干支纪年的时候,李为民就已经知道,年份定然是难不倒李鱼了。
可李为民也自然考虑好了应对的办法,立马追问道:
“堂弟,没想到你竟然跟村里的老人还学了这个计算农历干支纪年的本事。倒是不错,可你又怎么确定这是清光绪年间的物品呢,难道就不能往前再推六十年,是18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