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男客房服务员,我真的不想奋斗了 > 第五章特殊服务

第五章特殊服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约是在二零零一年八月份的时候,又到了草原旅游高峰期。

    一对来自台湾的老年夫妇入住了酒店,我上夜班的时候,老奶奶在客房外的走廊里来回踱着步。

    一见服务台有人值班就走了过来,一见到我先是有些惊讶!

    “这么漂亮的小伙子”

    然后又问我。

    “你是客房服务员吗?”

    我带着“职业性”的笑容点了点头。

    老奶奶又接着说道:“这么标致的小伙子怎么做客房服务员啊?”

    老奶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其实我内心何尝不觉得“惋惜”呢?

    只是我之所以一直在这个岗位,那是有所“图”

    不然的话我是有能力改变现状去“高大上”的前台工作。

    有人为你感到“惋惜”反过来讲也是对你的一种“认可”

    我没有说话,只是带着“职业般”的笑容看着她。

    老奶奶话锋一转又向我问起了有关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名胜古迹。

    这可“正中下怀”问到我的“专业”上了。

    于是我就滔滔不绝、详详细细的给她讲了能有半个小时。

    之所以讲这么多那是有目的的,要是老奶奶去草原旅游我不又能挣些“介绍费”吗?

    我讲这些那是“手到擒来”,真不是吹,一般专职导游也比不上我。

    老奶奶听完似乎对去草原旅游并不怎么感兴趣。

    而是突然问我知道“百灵庙大捷”吗?

    要提起这个,现在年轻人还真不一定知道,但我却有所了解。

    百灵庙大捷是指1936年11月20-24日。

    国民党绥远省(呼和浩特)主席兼35军军长傅作义将军采用奇袭制胜、先发制人的方法向百灵庙的日伪军发起全面进攻,收复百灵庙,取得了百灵庙大捷。

    我简单的、一知半解讲了讲,老奶奶又是一脸的惊讶,更为我感到“惋惜”了。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问我这个。

    老奶奶她说出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原来老奶奶的丈夫老爷子祖籍是张家口人,年轻的时候在傅作义手下当兵,而且还参加了百灵庙大捷的那场战斗。

    后来阴差阳错的就去了台湾,这一去就是半个多世纪没回来过。

    老爷子今年都八十五岁了,他想在有生之年、身体还能行动的时候看一眼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才与老伴两个人从台湾飞过来。

    我立刻肃然起敬,不管老爷子的“政治立场”如何,但参加过抗战杀过鬼子那就是英雄。

    可能是因为老奶奶半天没回房间,老爷子也从房间里出来了。

    老奶奶就把刚刚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对他讲了一遍。

    老爷子一听说我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于是又详详细细的给我讲了一遍他的经历。

    最后表示想再过去看一看,想让我帮忙联系一辆车。

    至于费用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能住的起四星级酒店,想必人家也不差钱。

    这对我来讲太简单了,于是当场就给旅行社打了电话联系了一辆桑塔纳2000

    费用是一天三百。

    我当时并没有想挣“介绍费”,就是单纯的帮忙。

    再者,人家只是用车又不是到草原旅游。

    全都联系、安排妥当后,老爷子居然很“恳切”的想让我陪着一起去。

    这可让我有些犯难,我本身还有自己的工作。

    再者,万一出去发生点什么意外情况我无法交代。

    可老爷子老奶奶恳切的言辞、诚恳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

    而且还拿出一千块钱做为对我耽误工作的补偿。

    我还能拒绝吗?

    这倒不是为那一千块钱,而且我也没要。

    老爷子老奶奶很兴奋的回了房间等着明天一大早出发。

    我把这事儿对芳姐说了。

    我主要担心的是怕明天回来晚了上班会迟到。

    芳姐倒不担心这个,因为她会给我“打掩护”的。

    只是也担心怕发生意外情况,虽然老爷子老奶奶身体还不错腿脚灵活,但毕竟年龄大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的时候,我还没下班就带着他们出发了。

    老爷子与老奶奶都是一身名牌运动服旅游鞋,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看上去好像也就六十多岁的样子。

    上了车老奶奶从包里拿出牛奶、面包、鸡蛋给我,又给了司机师傅一份。

    百灵庙现在是一个小镇,离我所在的城市大约有不到两百公里,全程都是柏油路。

    而且还要经过“希拉穆仁”草原。

    夏天这条路的景色那是相当相当的美,老爷子老奶奶一路上都是很兴奋的状态。

    到了百灵庙镇已经快上午九点了,时隔半个多世纪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想找到当年战场的具体位置不太容易。

    后来询问了当地的一个年龄不小的“羊倌”,经他指引我们又往百灵庙镇外走了一段。

    具体是不是这里也就只能是“心到佛知”了。

    我们都下了车,老爷子向一处“敖包”走了过去。

    可没走几步就突然跪到了地上泪流满面、仰天大声喊道:“六十四年了我终于回到这里了、、、、、、”

    老奶奶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很精美的陶瓷罐子,直接用手去抓地上的泥土往罐子里装。

    老爷子那一声长叹“撕心裂肺”我不忍心去看。

    扭回身与司机师傅到一边抽烟去了。

    老爷子足足跪了有半个多小时,一直是双手合十很虔诚的小声叨念着什么。

    心愿已了!

    我们就直接往回返,当路过“希拉穆仁”草原的时候,老爷子看见一座座蒙古包突然来了兴致,想要下车过去看看。

    这些蒙古包并不是牧民住的地方,而是用来接待来此旅游的人。

    说白了,这就像是度假村一样。

    以往来草原旅游也是到这儿来。

    别看我经常给客人联系旅游的事情,但这还是我第一次来草原。

    随便选了一家,还没进去就突然不知道从哪来了五六个穿着蒙古袍的男女,手里拿着马头琴还有银碗和白酒。

    快步走到我们面前就向我们敬献“哈达”

    “哈达”就像是“围巾”分好多种颜色。

    每种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献完“哈达”又开始献“下马酒”紧接着又拉响了马头琴,另外几个人就开始唱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