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去看胡爷爷
等到陶陶非常开心的吃完莲藕宴,终于想起来自己一直觉得少了啥的一件事情——她忘记给胡爷爷他们家里送粮食去了。
望着厨房里新鲜的莲藕,拿上了两斤,又从空间里拿出十斤的粗粮,十斤的细粮还有五斤小米和两斤的五花肉,一起放进了背篓里,和闫晴晴他们打声招呼就独自去往镇上。
其实从来到农场以后,除了最先开始的几次他们借自行车以外,后来基本上都很少见了,毕竟人家借你是情分,不借你是本分,你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去借,所以也就习惯了。
陶陶背着这些东西,还很悠闲的看了看四周的景象,虽然在冬天还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心情就觉得格外的美好。
因为已经好久没有背着东西走这么远的路了,陶陶在半路上还停了10来分钟歇一下,才继续出发。
很快陶陶就走到了胡爷爷家的门前,望着熟悉的大门,不由得有些感慨,但也没有耽误她敲门的动作。
很快胡爷爷就出来开门,迎着陶陶进去。两位老人家看见陶陶来了,很是开心。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都是在含饴弄孙,不过两位老人一生都没有孩子,所以每次看待陶陶就像看待自己的亲孙女一样,自然就会开心。
陶陶见到两位老人,嘴也是特别的甜,她说:“胡爷爷胡奶奶,我这次回家这么长时间,你们想我了吗?”
胡爷爷笑着说:“想了想了,我和你胡奶奶都想你了。”
这时在里屋不知道在干什么的胡奶奶也走了出来,拿了一个红包,给陶陶说:“小陶,拿着,这是我和你胡爷爷补给你的红包。虽然已经晚了,不过没出腊月就还能。”
陶陶以为红包最多也就一两块钱,想着是两位老人家的心意,也就没有推脱接过去装到了口袋里。
陶陶先是把背篓放下,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摆在了地上,指着东西对两位老人说:“胡爷爷胡奶奶,我也不知道你们都缺什么,就想着肯定少不了粮食,就给你们带来了10斤粗粮和10斤细粮,你们掺和着吃。
这两斤小米,照例也是用来养胃的,没事的时候用小砂锅小火慢炖着吃,还有那个莲藕也都是新鲜挖出来的,我不是才从家回来吗?
正好赶上了农场里,大家一块去挖莲藕,我也分到了一些,就给你们拿了两斤过来,这还有两斤五花肉,你们自己看着吃。你们看看在缺什么,我去给你们弄来。”
胡奶奶:“这些就够了,小陶。难为你还记得我们两个。”
陶陶:“胡奶奶,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会忘记你们呢。我过完年从家回来,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一直都待在农场里,你们这些食物放心吃,我会时不时的给你们弄过来一些。
还有也别想着再给我钱了,之前你们给了我这么多东西还是我占便宜呢,要是再给我钱,我就把那些东西还回去。”
胡爷爷和胡奶奶看着陶陶坚定的样子,就知道她说的出就做的到。索性上次给他的东西也不少,这次也就不给了。
陶陶一看胡爷爷和胡奶奶不再掏东西,自己喜笑颜开的,如同对待自家长辈一样,撒娇道:“胡爷爷胡奶奶,今天我要在你们家吃饭,我想吃胡奶奶做的饭。”
胡奶奶开心的说:“好,那我这就去生火做饭给我们小陶吃,多吃的好长个子。”
胡爷爷也很喜欢陶陶这个样子,他们是极喜欢陶陶的,看见她不见外的样子,心里暖呼呼的。
胡爷爷还特意去了供销社给陶陶买了一瓶饮料,顺便去国营饭店买了三份米饭,家里已经没有米了,陶陶送来的粗粮和细粮,现做需要好长时间,直接买了也省事儿。
因为不用煮饭,胡奶奶做饭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荤一素端上了桌。
胡爷爷也把买来的三份米饭分给三个人,招呼着陶陶吃饭,还拿了一个杯子给她倒饮料,陶陶当然不可能,独自喝一瓶饮料而不让两位老人尝尝。
她严肃着脸说:“胡爷爷胡奶奶,咱们要不一块喝这瓶饮料,那我自己也不喝了。”
两位老人想着就是一瓶饮料的事儿,就不拗了,也拿两个杯子,倒饮料。一瓶饮料本来就不是很多,倒了三杯也就没有了,不过陶陶倒是很开心的说:“对嘛,这才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三人吃饭倒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陶陶手舞足蹈的给两位老人讲述她回去的一些有趣的事儿,说到看烟花的时候,更是兴奋起来,直言下次这里要是有烟花,也要带两位老人家去看。
两位老人年龄大了,年轻的时候也是见多识广,但还真没有看过烟花,听着陶陶的讲述,皆是很感兴趣,表示下次遇见了一定要带他俩去看。
吃完饭以后陶陶也没有立刻就走,先是帮着胡奶奶收拾碗筷,后又坐在小椅子上,和两位老人一起聊天。
她自然能看出来两位老人的寂寞,想着今天也没什么事儿,过几天就要上工,也没有时间过来,今天所剩就陪两位老人玩的开心,聊的痛快。
等到两位老人心满意足的回去午休,表示让陶陶不用在这里待着,去忙她自己的事情,陶陶才离开。
陶陶从胡爷爷胡奶奶家出来的时候,想着来都来了,不去挣点零花钱,实在是太亏了。
找到一个隐蔽的角落里,从空间里拿出自己的一套装备,七拐八拐了又去了黑市。也不知今天是怎么的,陶陶的运气格外的好,细数下来已经换了不下四次的粮食,才满载而归的回知青点。
也不是因为粮食不够卖的,或者是天色太晚了,才会回知青点。是因为她自己知道过犹不及这个事情,她空间里的食物都是后世的食物,虽然没有这个年代的绿色纯天然。
但在一个大家都吃不饱的年代,管饱才是重中之重。而后世的粮食尤为符合这一点,她当然不能流入市场太多。少量的流出没事,但要是真要多的话,怎么凉凉的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