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穿书
午夜十二点,陶陶正在坚持不住了的时候,穿书终于来了。在房间里出现了一个光晕,光晕越来越大,把陶陶笼罩之后,陶陶就失去了意识。
“陶陶,起来了吗?你不是过两天还要下乡吗?起来把早饭吃了,妈妈带你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带着”徐凤茹敲了敲女儿的房门,在门外说道。
陶陶在被子里,只露出一个脑袋,嗯嗯啊啊的乱点头。
此时她已经是穿书之后的陶陶了。
随着一阵的剧烈头疼,接收了原主的全部记忆,融入了这个新身份。
对于书中没有描写到的地方,有了更深的印象。
现在原主,已经报名了下乡,分配到了祖国的黑龙江省北安县的福安农场,五天后下午的火车。前两天,原主刚过完16岁的生日,由于整个高中太过混乱,原主父母担心自家闺女,只上到高一就不让上了,谁知道,原主受到好多同学的刺激,看着很多同学一股热血,要下乡当知青,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便一股脑的跟着同学去报名去了,等到原主父母知道之后已经晚了。
母亲徐凤茹是机械厂的后勤部主任,父亲陶大志是机械厂生产车间的一个小队长,靠着二十来年的工龄和好人脉,把原主哥哥陶喆弄进去当了一个小学徒,本想把原主弄进去后勤部,在原主母亲手底下,好照顾一下,结果让原主打了个措手不及。
原主生活在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父母不重男轻女,哥哥又是一个疼妹妹的,从小到大娇养长大,没经历过任何挫折,便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原主父母生怕自家女儿受不了下乡的苦,托了好多关系,费了好多人力财力也没把闺女弄出来,只能认命,准备多给原主准备些钱和东西。
等到把记忆捋清楚之后,陶陶突然掉眼泪了,无他,原主的父母和陶陶现在的父母长得一模一样,陶陶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自家母亲的那张脸,便大喊:“妈,妈~”
“哎,起来了吗?开来吃饭,我好带你去买点东西,你下乡的那个地方冷,得给你多买点棉花,做个十斤的大厚被寄过去,再做身棉衣棉裤,看看再给你买点别的。”徐凤茹碎碎念叨着,心里万分不舍,娇娇养大般的闺女去受苦,越想越舍不得,眼眶都红了。
陶陶看见了跟自家老母亲一模一样的原身母亲,便抱着徐凤茹哭了起来,这时徐凤茹也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母女俩抱着对方哭了好久,才为对方擦干眼泪。
陶陶坐上桌子准备吃饭时,已经快中午了,看到自己的饭时,又不禁红了眼眶,一份热腾腾的白米煮的粥,两个水煮蛋。
看见这熟悉的粥,陶陶赶紧喝了一大口,一股暖流涌向了胃里,然后又把鸡蛋敲碎剥开,一口鸡蛋一口粥的,把食物都吃完了。
吃完饭,徐凤茹带着陶陶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人也不少,大家都在自己看自己的,售货员也是态度极为冷淡,与后世售货员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售货员是铁饭碗,也没有别的商店竞争。
徐凤茹带着陶陶买了两罐麦乳精,两斤红糖,一斤水果糖,一斤大白兔奶糖,买了五斤棉花,扯了九尺布,打算给闺女做身衣服,做几件小衣,最后看见有卖水果罐头的,又咬牙买了两罐水果罐头。
“麦乳精3块2一罐,两罐6块4,红糖5毛一斤,两斤一块,水果糖是6毛一斤,大白兔奶糖是一块二一斤,棉花3块一斤,五斤15块,布一尺4毛,九尺3块6,水果罐头2块一罐,两瓶4块,一共31块8。”
徐凤茹把钱和对应的票拿给了售货员,把东西放进了背篓里,看见有卖肉的地方,想到闺女要去吃苦,又花了6毛割了半斤肉。
回到家,徐凤茹把买的吃的给陶陶放了起来,把五斤棉花拿了出来,打算趁有空的时候配着家里以前的棉花被,重新做一床厚的,再做身厚的棉衣棉裤,到时候给闺女寄走,又把肉拿出来,做了个红烧肉。
等到陶大志和陶喆回家之后,看到桌子的红烧肉和红薯饭,两眼放光,连连夸赞徐凤茹的手艺好,吃过饭后,徐凤茹拉着陶陶走进了房间。
“过几天你就要走了,给你二十块钱,你看看你自己还需要点啥,自己去买,我请了好几天的假了,还想等你走再去请假,明天就去上班去了,你自己看着点啥买点啥。”
“妈,已经买的够多了,我不缺啥了。”
“听话,去买点东西,你到那下乡知青没有你想像的这么简单,万一想买啥,买不到呢?明天再去买点药带着。”
陶陶望着手里母亲徐凤茹给的二十块钱,心里不禁一阵感慨,在这个年代了,徐凤茹每月的工资是32块,陶大志每月的工资是45块,陶喆的每月工资是18块,这短短的一天已经花了家里近半个月的工资了,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