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护目镜
22护目镜
放任小姑子和闺蜜疯玩的结果就是程溪被迫听了一晚的八卦。
什么老篾匠家的女儿嫁到隔壁村,王叔给村里五六户人家盘了火炕,隔壁沈大庆那一脉又支棱起来了云云
程溪困得直用头点地,前世熬夜积攒了十几年的经验愣是让她溃不成军。
“等等,什么叫另一脉又支棱起来了?”
沈家村约有500口人,沈姓占据了大半儿,除去六叔公这一支人脉比较旺盛之外其余家也就几十人的规模。
正因如此,沈氏族长一职才会落到他们这一支上。
“沈家村出了两个举人,如今哥哥另一个自然承载了村里人的期望。”
“就是那个沈子清?”
“是他。”
小姑娘不服气,“张婶现在见人就说他儿子能当大官以后她还会是诰命夫人什么的,都快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程溪看了她一眼,失落得像是只斗败的狗狗,耷拉着耳朵毫无活力又带着几分不服气的憋屈。
能够传到她耳朵里的话怕是已经加工过了的,估计原话更难听。
不过嘛
“放心,以后她不敢在你面前说什么。”
那一刀可不是白砍的。
沈星琪疑惑的看了看自家嫂子,见她一脸笃定又把目光看向哥哥。
沈星罗非但没有因为听到张婶的话而生气,反而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浅笑。
她:“?”
夜晚的小山村万籁俱寂,古代没什么娱乐节目,天一黑家家户户在吃完饭之后都会选择休息。
整个沈家村一片寂静。
而原本停了一天的大雪,在这晚悄无声息的再次降落,带着一股摧枯拉朽的气势。
空间里的闹铃在早晨7点准时响起,叫醒了外面沉睡中的主人。
这是程溪最新发现的功能。
她的猜想没错,昨日偷渡进去的几味药材让空间里的浓雾又散去了五十米,甚至还出现了一小块黑色的土地。
这也更坚定了程溪想要探索的心——谁知道下次浓雾散去后会出现什么呢?
趁着家里其他成员洗漱的功夫,她一个闪身消失在农家小院。
空间中,别墅外的黑色土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吸引她。
“所以这里究竟是种什么的呢?”
鉴于黑土地是拿进药材才出现的,程溪决定把偷渡进来的所有药材都种在这里,尤其是那两株小人参。
说干就干,她拿来工具小心的把葛根和人参选好位置埋进去,最后又用水壶喷了些水。
嗯这样看好多了。
人参的小叶子虽然依旧枯黄,但有了水滴至少看起来有些活力了。
成就感十足。
程溪刚起身,就听见空间外传来一道惊呼。
“怎么了?”
“下雪了,好大的雪!”
沈星琪正站在门口,外面的积雪因为突然开门而陷进来一大堆,而屋外早已白茫茫的一片。
昨天铲出来的地方又被雪堆满,雪的厚度甚至比昨天更甚。
程溪向前几步朝外看去,入目一片雪白毫无杂色,眼睛隐隐有刺痛感。
“只不过是一夜,竟然下得这么大?”
外面的积雪已经没到窗口了,至少有半米高,而外面铺天盖地的雪花还在飞扬,丝毫没有要停顿的意思。
沈星罗从另一侧走出来,神色晦暗不明。
“先吃饭。”
程溪看了他一眼,复又将视线移到客厅中的铁炉上。
昨晚睡前加满了木炭,究竟是巧合还是早有成算?
今天早饭的氛围有些压抑,就连沈星琪也意识到了这场大雪的不寻常,吃饭时忍不住向外观望。
“哥,这么大的雪,路肯定不好走吧?”
“你要去府城?”
“不是我,昨天小月说她打算今日去绣庄买些布和绣线。”
“外面还下着,如果不是必要的东西,应该不会有人出门。”
殊不知大雪现在才刚刚开始,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现屯粮的重要性,那么后面只会越来越艰难。
如沈星罗所料,村子里的其他人起床后也陆陆续续发现了外面的情形。
而近两天没有去府城买粮食的人家原本计划今天出门,在看到大雪纷飞时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算了吧,这大雪落在身上很快就湿透了。”
“就是啊,到时候棉袄也不顶用了。”
“路上有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肯定不好走,再说吧。”
“等雪停了再去!”
沈家小院。
吃过饭三人开始铲雪工作。
程溪出门时手中多了三件东西,往每人手中塞了一个。
“这是眼镜,是我前几日在府城的杂货铺买的,可以保护眼睛。”
她先拿起一款护目镜戴在鼻梁上,小脸瞬间被遮挡住了大半儿。
怪模怪样,却又有些好看,总之很是新奇。
沈家兄妹看着她,一个若有所思一个惊奇不已。
“都看着我做什么?戴上啊!”
沈星罗沉默片刻,率先把护目镜戴上,因为有了镜片的遮挡,原本想要流泪的眼睛好了不少。
原来
“这是专门在雪天里用的?”
他略微一思索就知道了护目镜的作用。
白雪看起来毫无攻击性却又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前世有不少人在雪灾过后视物困难,就连大夫们也不知如何治疗。
程溪不知他此时想了许多,点头解释,“大雪很容易造成雪盲症,就是看雪时间长了眼睛会不舒服。”
她给沈星琪戴上,小姑娘的脸瞬间就剩下了小巧的鼻子和嘴巴。
“有了这层镜片,再看雪时就不会有影响了。”
“真的哎!我的眼睛刚刚还一直流泪呢,现在好多了。”
因为有了它,三人干起活来也有了劲儿——事实上带着护目镜有些新奇,几乎是把干活当成了玩儿。
院子里的雪太厚,这次用了近两个小时才把院子收拾干净,而东墙下的雪堆也被清理了出去。
外面不少人正做着和他们同样的活儿,家家户户开始铲雪工作。
程溪休息了片刻,从西屋间拿出一个大砍刀。
“我去后山,砍点柴回来。”
家里的木炭足够过冬,当时花了不少银两,但她见雪越下越大总有种紧迫感。
现在雪灾才刚刚开始,谁知道以后会成什么样?
多备点东西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