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空白的圣旨,人屠白起!
听到此话的崇祯顿时双目精光四射。
“陈爱卿请讲!”崇祯期待的说道。
“回陛下,要想彻底解除后患,唯有一种办法,那便是两倭国的降军尽数”陈平说着以手化刀向下砍去。
“这朕也知道,这么做是最合适的。”
“罢了,朕这就下一道旨意给白起!”崇祯缓缓说道,最终还是打算将这弑杀的罪名背负到自己身上。
“万万不可!陛下天子之躯,绝不能留下如此污名,否则臣百死难赎其罪!!”陈平听到后大吃一惊,连忙跪道。
“如若不然,当如何?”崇祯眉头微皱道。说实话刚刚就算下明旨给白起,恐怕那帮大臣们得知此事恐怕也会前来阻止自己。
只要自己不收回旨意,恐怕他们真的会跪死在大殿之外。
“就让臣去吧!臣愿意前往倭国,将其中厉害告诉白起将军。”陈平坚定的说道。
这万世污名他愿意与白起一起承担。
“这难为陈爱卿了。”崇祯听出了陈平话中的决然。
“请陛下赐予臣一道空白圣旨,臣这就前往倭国,免得夜长梦多。”陈平再次开口道。
“朕准了!”崇祯缓缓闭上双目道。
随后陈平携带着一道什么也没有写的空白圣旨前往倭国。
经通州、登登莱水师前往倭国京都,一路上片刻未敢休息。
终于在数日之后,风尘仆仆,一脸憔悴的陈平赶到了倭国京都。
此刻明军已经彻底攻占京都,全取倭国。
得知内阁阁臣兼吏部尚书陈平亲自来这里传旨意,白起不敢大意连忙迎接。
“陈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白起沉声说道。
“白起将军客气了,比起远在异国他乡为大明征战的众多将士,又算的了什么。”陈平淡淡的回答道。
“不知大人此番前来,可有陛下的旨意?”白起连忙开口询问道。如今那三十万降军实在是难以安置。
“请大将军屏退左右!”陈平看向四周说道。
这让满营诸将有些摸不着头脑。而白起看着一脸凝重的陈平也明白兹事体大。
“尔等暂且退下,没有本将的命令不得靠近!”白起沉声喝道。
“是!!”诸将虽然好奇可是对于命令还是坚决的执行。
待所有人离开之后,陈平缓缓从怀中取出圣旨。白起见状连忙便要跪拜。
“大将军不必如此。这是陛下给你的旨意。”陈平一把扶住白起说道。
随后白起接过圣旨,缓缓将其打开。只见映入眼帘的是空白一片。
圣旨之上并无任何痕迹。看到此处,白起缓缓闭上双眼,他的心中已经了然。
“陛下本来是要发明旨于将军,是臣阻拦下来。将军可记恨于在下?”陈平看着白起缓缓开口道。
“陈大人做得对,陛下乃旷世明君,绝不能有如此污点!”白起沉声说道。
“将军大义,陈平愿与将军共背此恶名!!”陈平感动道。
看着陈平坚定的眼神,白起抱拳示意。
随后,白起和陈平便前往常平山上。
此刻山脚之下尽是倭国的降卒。
“传令,三日之后释放倭军之内的老弱病残,让他们各自返回各地。”白起沉声下令道。
“末将领命!”一名偏将立刻回答道。
“你们也下去准备吧!”白起看向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雷河、杜邮、王陵、韩冰四人道。
“末将领命!!”四人已然知晓自己的使命。
三日之后,倭军之内的老弱病残,被顺利释放遣散回乡。
这让其余的武士们兴奋不已,因为这可能预示着他们也很快便可以各自返回老家了。
当夜,三更天时。倭国降兵营内,
雷河、杜邮、韩冰、王陵四将率领数万精锐大明士卒,从四面八方而入。
经过整整一夜,倭国三十万降军被四将全部成功送回老家。
“将军,为何要选在夜晚时分?”陈平不解的问道。
“大人,这样的话,那些降卒便会只记得我白起一人。就让我白起来背负着三十万降卒吧!”白起沉声说道。
一旁的陈平闻言,钦佩不已。
就这样,白起坑杀三十万倭军的消息很快传遍世界各地,举世震惊。
京都内,被抓起来的正保得知这件事后直接吓得昏死过去,嘴里一直嘟囔着明皇饶命。
“大将军为何不让我来执行!!”得知这件事的明军诸将大多沉默不已,只有一人不同,那便是冉闵。
听到此话的白起有些哭笑不得。
“冉闵,不得放肆!还不快退下!”苏定方立刻呵斥道。
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呵斥,冉闵立刻不再言语。
当此事传到大明本土之时,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书生百姓全都分为了两派。
一派认为皇帝应该下旨治罪白起,如此惨无人道,坑杀降卒。这一派占据主流,多以满朝文臣,书生为主。
另一派认为战争本来就是这么残酷,你不杀他,到时候他便会来杀你。这一派以武将和部分百姓为主。
“陛下!白起此举,实在有损我朝威名,有损陛下仁义之名,请陛下立刻召回白起将其问罪!!”弹劾白起的奏折如雪花一般传到崇祯的殿前。
平时被被崇祯呵斥怕了的御史们,这一次不要命一般弹劾白起。
“皇爷,内阁又送来一些弹劾白起将军的奏折了。”王承恩说道,身后的两名小太监抬着整整一筐奏折。
“全都拿出去给朕烧了!”崇祯怒斥道。
与此同时从沙俄一路出发,借到沙皇十二万大军的多尔衮,刚刚跋山涉水,万里迢迢的抵达草原北部之时,便收到了这晴天霹雳的消息。
“什么?倭国败了?德川家光身死,三十万大军被白起斩杀?”
“这个白起又是谁?”多尔衮看着情报怒吼道。
在大清战败之时,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白起的名字。
“回摄政王,白起乃是崇祯皇帝亲命的征倭大将军,行军道大总管。”一名建奴连忙回答道。
听到回答的多尔衮脸色阴霾无比。这才几年,大明就出现了这么些人才。
如今自己的大军还未赶到大明边境,倭国便已经战败,这对自己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