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出大泽记 > 第59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

第59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凭唐德春多年的煤矿气体检测经验,第一天揭煤的时候他作为工程发包人进场就闻到空气中一股臭鸡蛋味儿,这是典型的硫化氢气体,安全浓度不得高于000066,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是可以作为民用燃气的,它就是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在安全浓度之内待久了,人都会红眼流泪、鼻涕止不住的往下流。同时,高硫化氢伴随高瓦斯,随掘随采的话不出事才怪。这种矿放地球上都得提前把巷道打出来晾上几年,资方有条件的还得上预抽预排系统。最牛的企业是可以预抽且与民用燃气网络并网供气的。这个世界虽然采矿业不发达,但是有土系修炼者。要是真的穿回地球上的大宋,唐德春也只有望煤兴叹,然后去投奔岳家军或者梁山泊,或者投奔高太尉给他聊聊蹴鞠规则的现代化改革……

    煤层裸露几天后,煤面上生了一层白白的玻璃纤维和细小的结晶体,这个唐德春同样不陌生,这是硝和盐的混合结晶体。同时,煤壁上还有不规则黄色钟乳石状结晶,说明这个煤炭还是高硫,就是说还含硫磺……这样的煤质在地球上很普遍,没想到,异世界的第一个煤矿就让唐德春遇到了。那有什么说的,煤洗一下再用呗。于是煤矿平硐前五米的地方,组织人挖了一长宽五十米深两米的洗煤池,还专门从门口横渠凿了一条水沟进来,矿上的厂区内防涝排水沟蜀人喊的檐沟也专门修了一条岔路通往洗煤池。当然,无论横渠进水沟还是檐沟,通往洗煤池的地方都有闸门。

    洗煤水就留给自己的子弟兵们研究提炼……一千五百名孤儿加工坊、安保部的职工子女四百多人合共两千多人。不可能人人都往修炼上引领,自己从地球上带来的实用技术总得有人学不是。

    两位孙师兄很给力,唐德春在地面上给他们画了一把梳子形的通风巷道布置图,稍稍讲解了一下,他们就心领神会了。兄弟俩兢兢业业的忙活了六十多天,工程准时完工。所有的巷道在驼峰下会被一条横向贯通的巷道串联起来。横贯巷道的正中从头顶上会有一根烟囱样的风道布置在驼峰稳固的石灰岩中,直接把矿内废气排出。到了正式开采的时候,这些巷道的进风口大多数都会封闭起来,只留下正在开采的巷道,这样就可以保证准采巷道的风速风量。这种由下向上的排放方式不要太科学,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布置,几乎可以吊打盘古大陆所有的矿井。

    煤矿投产后,给蜀岭陶业供应的燃料煤又传来消息,这煤在家用陶瓷车间和建筑陶瓷车间的龙窑首烧和火砖轮窑的使用中烧不净,居然还会剩下一部分焦炭。好事啊这,本来唐德春就有打算建钢铁厂的,目前选址在十号驼峰三阶地,已经派人去平整土地了,现在不敢再请宗门土行术法修炼者了。那里土地整好后,会建化工厂、炼焦厂、炼钢厂,后面根据情况可能会上马煤制油、煤化工项目,工艺唐德春都懂,毕竟上辈子有丰富的打工经历,那时也许是苦难,放到这辈子这就是财富。不过这里炼焦从五号驼峰运煤过去放到现在就划不来,一百里路,牛车要走三天,再算上来回,划不来。马车单程两天,来回四天,划不来。于是,就地开矿采煤就地炼焦就地消化就提上日程。

    现在可不能动不动请大能过来帮忙搬山和打洞了,那就靠人力呗。说到人力咱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于是新组建的蜀岭石炭二矿就成立了。

    蜀岭二矿就简单多了,在已经平整好土地的山脚边正对着北边驼峰开出一条明槽,因为泥岩占多数的时候,就全部挖走,到煤层变厚的时候顶板岩石也变厚了,等煤层厚度变成二米五左右的时候,就停止挖掘了,开始支模画碹(半圆形拱形巷道),然后另一路人马就开始在山坡上从平硐口到驼峰脚下拉绳画石灰线,石灰线每五米画十字。再然后就架木架,绞盘,用冲击钻在十字点打干井,直到打穿岩层,深入煤层一米多才停,所有的十字交叉点都要打。纵向打完了,再在这条明槽的左右十五米画平行纵线,线的五米节点处打旱井。驼峰岩壁下最后一个旱井打好后,还要从山下运砖头石灰、沙子等材料修筑一个高十米以上的烟囱样风井。旱井在地球上把这垂直但直径不大的通风井叫天槽,当然,地球上不可能从地面打天槽,都是从井下煤层或岩层中往上升,所以新疆以前的小煤矿把这项生产活动就叫升天槽,它的作用是通风。

    五米这是唐德春根据地球上《煤矿安全规程》得出的数据,这个世界虽然灵气充足,人的耐受力大大增强,但咱不能拿人命当儿戏是不?虽然咱也杀银,但那都是些坏银。对不惹咱的银还给咱工作的银咱还是要好好爱护滴,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就是咱的责任和义务。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风筒出风口距离工作面(这个工作面就是指工人挥动矛牛挖的迎头石壁或煤壁)不得超过五米。在这个没有风筒、没有风机的世界,唐德春只有尽量在其它方面想办法了。好在,无论地球还是盘古大陆,冲击钻都是咱华夏人民尤其是蜀人很早就掌握的技术,要不然,你以为自贡盐井是咋回事?我甚至敢说,我们四川人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冲击钻的族群,不服来辩。这样,当硐子里工人挖通第一号天槽的时候,第一号天槽就是出风口。继续往前挖,这里就是新的0米。挖通二号天槽的时候,把一号天槽地面井口盖住,二号天槽就是空气新鲜的0米位置……

    当这条一号巷道整个贯通后,回过头来给一号硐子加支撑木,再把一号硐子硐口一封,它左右两边就可以各开一条巷道,挖到五米时,只需要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挖穿已经被应力压碎的一号硐子煤壁,就可以享受到小风在后背呼呼的吹啦……

    说回围合体,意外收获是围合体东面只有靠近北壁的一半有煤层,三个石灰岩和煤的混合岩壁溶洞一字排开镶嵌在正东岩壁上。长都有一里多,一个宽五十多米高五米多,另两个都宽三十一、二米高五米多。里面应该不够年份还是地质水质的问题,没有石钟乳,但是四面石壁上有一层略带波浪纹的石钟乳质附着物。揭煤的时候,三个洞里的存水加陨石坑湖水可是顺着大路流了三天三夜,好在三天后慢慢变小了直到彻底断流。

    三个天然石洞没水之后,唐德春请两位孙师兄出手,从洞尾串联后单独整了根总回风到驼峰上去。

    这下,酒坊的大框架有了,唐德春决定把这一片建成酒坊。民工里迅速组建了几个工队,有人负责把洞壁整形,有人负责把底板铲平。

    有人负责把最宽的洞子底板上开凿出长一里宽三米五深两米五的发酵池,然后运来森林里沼泽地深处的万年老瓮泥(蜀语:淤泥)加上采摘队采回来的各种何首乌、葛根、菊芋、石苇等药食同源植物及豌豆碎、黄豆碎、绿豆碎、胡豆碎、大麦、小麦、莜麦、稻米、酒米(蜀语:糯米)黄米碎、谷糠、麦麸等再加上五彩紫砂土混合和前期做的大麯充分混合后,以此药泥为原料在这条长一里的深沟里筑隔墙,深槽两边及底板同筑五十公分左右厚度的药泥护壁护底,做好的发酵池长四米宽两米深两米。这样的发酵池这个洞里要做八行八百口左右。

    有人负责在三个山洞前修建木石混合建筑,还有人负责把凹字型围合体左部整个从工业区隔绝开来。工业区大门进来后,贴大门东壁砌一堵高墙把围合体从南至北一分为二,东边是酒坊,负责酿酒、及酿酒粮食的储藏、酒麯制备储存车间。其它酒糟养殖又是另外的人负责,这部分工程也很快完工。一座高大的建筑把山洞挡住了,建筑内有人在划定的大灶旁架上木架,用轱辘绞盘冲击钻打井,五米厚的底板岩层下就是地下水,唐德春尝过后,井水甘甜,没有被煤层硫磺硝盐污染,值得庆幸。大山洞负责发酵生产,两个山洞作为产品的储藏空间……洞藏老酒,嘿!上辈子奢侈的代名词。

    藏酒洞前的房子空间就是酒水勾兑定型车间。

    三号洞子和北壁间的煤就成了优先开采的目标,因为唐德春要把这里采空后再建几个藏酒洞。

    位于六号驼峰三阶地西区由唐德春和朱家合伙的陶瓷坊~蜀岭陶坊开业了。朱家出人出技术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唐德春出地出资源出资金出设计负责高端陶器的零售业务和生活用陶、工业用陶的采购。

    还又厚着脸皮请昝氏兄弟把围合体前的巨型土堆搬了过去,空出的地与酒厂隔着一条马路。

    目前东边和酒坊一河一路相隔的空地东边建立了一个安保部和猎户区,目前安保部成员伍百人,这是蜀岭集团的军事力量,所有成员都是从灾民中优中选优,唐德春准备等开荒开到七峰之地的时候扩充到两千人。这两千户猎户就是后备队,他们接受和安保部一样的武力培训和武装。唯一的区别只有服装,安保部着统一制式乡兵军服,猎户队则本应是穿得五花八门,但是唐德春也给他们统一了黄麻外衣和葛衣,他可不想让人说自己手下的庄户像丐帮。

    按大宋制,伍丁抽二,组建乡勇,协助官府缉盗拿寇、修桥补路、协同边防……还都是自带干粮。

    西边已经建立起一家孤儿学校,唐德春还是按设想搞成了产学研一体的综合体,校名恬不知耻的取了一个《蜀岭新世界学校》。

    学校占地整个西区,它西接西边四号山沟,东搭五号驼峰两条南北向主灌渠西渠,之所以要把这条灌渠圈进来,是唐德春要为孩子们的教学活动成立几个水力车间,其中的炼器部,主打的就是金属研究,其中矿石破碎、合金锤炼都得要用到水力锻锤吧!合金钢材打成刀,得用水力砂轮、水力油磨吧!酿造部研究粮食酿酒是破碎好还是阃(蜀语,囫囵个的意思,读kun,所谓的坤沙还是碎沙是地球酒界的误用,实际上应该是这个字。因为坤沙就是指粮食颗粒完整,碎沙是指粮食破而不碎或粉碎)的好也得用水力石磨吧!还有水力钻床和水力鼓风等机械都在陆续的研发中……

    他把孩子们分成了三个群体,三岁以下,六岁以下、六岁至十岁,十一岁至十三岁。

    目前三岁以下这批孩子都寄养在农区家庭,待他们长到三岁就接回学校,所在寄养家庭除了女人不用出工也能得到每日三十钱的工钱外,孩子日常的用度都折算成钱粮提前支付,如果将来他们双方感情深了,愿意形成事实上的收养关系,唐德春是乐见其成,这群孩子有三百多人。

    六岁以下由唐家坝选上来的女职工中和灾民中读过族学的女子带着,该教点什么呢?唐德春又把这批孩子分成大小班,小班孩子唐德春精选了地球上的儿歌如《小兔子乖乖》啦!《虫儿飞》啦!《挖呀挖呀挖》啦……

    大班孩子就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文化课了,唐德春新编的拼音字母歌和识数。然后是游戏,游戏分两种,一种是固定情节的《熊家婆》,取材于地球上四川民间传说。(别的地方都叫《狼外婆》,唯独四川化狼为熊,因为四川就是熊多,说句不客气的话,四川自然环境好的时候,见山见熊。上世纪刚建国那段时间五几年,山上的豹子狗熊甚至到平原地区活动。)这个故事当唐德春在屋里回想的时候,不由泪流满面,应该是所有流浪在外的四川籍灵魂都会有的吧?由孩子们轮流扮演熊家婆、妈妈和姐妹俩,孩子们接受度很高,即使天天玩也乐此不疲。另一个游戏就是《老鹰捉小鸡》啦!这个游戏大小班孩子都可以玩,也很得孩子们欢心。

    六到十岁的孩子则是由从蜀山城请的一帮落魄秀才任教,但教材是由唐德春自己的印刷厂印刷的拼音注音版《弟子规》、《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及《新算学上册(加减乘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