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好好好,这么看不起大宋是吧?
韩林宣布纵兵的消息,在毫无掩盖的情况下,迅速的就传到了宋军的耳中。
当宋望湄得知了这件事后,
别提有多气了。
什么意思?
把我当软柿子了是吧?
现在宋军在管仲提供的布防图的帮助下,
可谓是势如破竹。
如今已经深入齐国境内六十里,连下十余座城池。
大军士气正盛。
结果你那边,慢如龟爬的行军速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到呢。
就已经开始想好要纵兵劫掠了?
真觉得我们宋国好欺负是吧?
竟然还想着对宋国劫掠,
宋望湄直接被韩林的行为给气笑了。
“好好好!”
“这么看不起大宋是吧?”
“来人,传令下去!”
谁是猎物!”
宋望湄拔出腰间的佩剑,狠狠的插在面前的案桌上。
“待大军攻破临淄之后,纵兵七日!各军将士所劫掠的财物,只需上交三成,其余的全归本人所有!”
“你齐国不是想来宋国境内劫掠么,看看最后谁是狼
说到后面,
宋望湄脸上的表情,已经有些狰狞。
本来因为名将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宋望湄对齐国就很不满了。
结果现在,
居然还被齐国这么的轻视。
你齐国有什么资格,这么瞧不起宋国?
就凭你在军中饮酒作乐?
还是凭你在军中夜夜笙歌?
如果齐国主帅不是岳云飞的话,宋望湄现在早就率军直奔临淄了。
哪用得着步步为营,这么稳妥。
说白了,
宋望湄就是瞧不起韩林。
一个登基之后,取消早朝,每天就会躺在女人肚皮上的好色昏君。
在宋望湄眼中,就是只会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就这样的人,
在齐国竟然还会被称为千古圣君?
简直笑死个人。
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韩林这样的昏君,都能称为千古圣君。
那其他国君算什么?
万古圣君
至于说齐国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力蒸蒸日上的原因。
宋望湄跟叶清秋保持同样的观点。
无非就是韩林走了狗屎运,
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霍去病、卫青、管仲等等,几个有不错才能的人。
不然的话,
现在的齐国怕是早就被折腾的民不聊生了。
看看这一年多以来,
韩林干过的事情吧。
屠杀官员、滥杀忠良、科举改制、鼓励读书人学习各种奇淫巧技。
至于鼓励商业?
这一点上,倒是跟宋国有一些重合的地方。
在这方面上,
宋望湄不像叶清秋那么极端,
虽然各国都在重农抑商,抑制商业的发展。
但是在宋望湄看来,这么做太过极端了。
而且若是没有商人的存在,
各国之间的货物、商品无法流通,日常生活所需的日用品,百姓无处购买。
这样社会无疑是畸形的。
在这一点上,
也是韩林在宋望湄的心中,为数不多的闪光点。
一年前,
韩林宣布鼓励发展商业时,
周边各国,基本都认为,韩林这是亡国之道。
可是现在,
临淄的繁华程度,可谓是天下之最。
就连原本以商业繁华而著称的宋国,都甘拜下风。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事实会证明,仅仅是经济繁华毫无用处,如果没有能守住的相应武力,一切都只会成为别人的嫁衣!”
叶府大院内,
叶清秋看到父亲从外面回来,走上前去开口问道:“父亲,可有近期的前线战报传来?”
这次赵宋两国联手进攻,
在叶清秋看来,已经是她为数不多的机会。
所以自然十分的上心。
面对女儿的问题,叶景隆略带深意的看了她一眼后,摇了摇头。
“没有。”
叶清秋明显不信:“真的没有?”
这回叶景隆没搭理她。
直接回屋。
留下叶清秋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这可把叶清秋气的直跺脚。
自从齐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之后,叶景隆对叶清秋的态度,就愈发的冷淡。
最近更是三番两次,要求叶清秋尽快嫁人。
要不是叶清秋如今手握大量的工厂,拥有很多叶家产业,不然的话还真顶不住叶景隆的压力。
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叶景隆所在的房间,
叶清秋咬着牙,转身离开。
“如果齐国大胜,报纸上肯定第一时间就会刊印。”
“齐国和宋国相邻,现在已经过去这么长的时间,没道理两军还没碰面啊。”
“但是既然今天的报纸上没有,那就说明齐国并没得胜,亦或者两军还没交战。”
叶清秋皱着眉头,心中在不断的思索。
现如今齐国抽调八万人马,前往南线抵御宋国。
根据齐国的战前部署,以及自己的分析。
西线战场,面对赵国应该是采取守势。
尤其是长林关的存在,
齐国在西线上,根本没必要冒险。
这样一来,
齐国的主攻方向应该就是南线。
若是能尽快击败宋国,这样才能抽调兵力,支援西线。
当然了,
这只是叶清秋对齐国战略想法的猜想。
而且,这还只是理想状态。
叶清秋根本不认为,齐国有能力同时面对赵宋两国的进攻。
西线面对李木的进攻,死守长林关就完事了。
至于南边,以劣势兵力面对宋国大军,即便主帅是岳云飞,叶清秋也不认为齐国能占到什么便宜。
而且
韩林都御驾亲征了。
一想到这里,叶清秋就止不住冷笑连连。
韩林御驾亲征?
三军这不得造反啊?
就韩林出征时,大张旗鼓的携带后宫佳丽,随着大军出发。
就现在这个时间,
叶清秋敢打赌,
韩林绝对再跟宫女嬉戏。
军营之中,
有人在那里跟宫女嬉戏,三军将士哪里还有士气可言。
想到这里时,
叶清秋忽然想到一种可能。
到现在南线还没有战报传来,
会不会是因为,齐军遭遇了惨败?
所以齐国才封锁消息,报纸上更是连个只言片语都不提?
好像也只有这种解释了。
就在叶清秋胡思乱想之时,
之前被叶清秋安排,打探前线消息的人,骑着快马奔入临淄城中。
很快,
那人来到叶清秋面前,
翻身下马,
将前线最新的消息,汇报给了叶清秋。
(月底了,各位读者老爷们,作者跪求一个‘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