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土著的逆袭 > 第106章 稿酬

第106章 稿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56年的元旦,赵鑫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她的小型硝酸制造设备,已经被胜利厂和锅炉厂给合伙生产出来了。连接管件用的是胜利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鑫还愣了愣。怎么会用无缝钢管呢,不是有耐压焊管吗,但是仔细想想也是,现在的焊接技术还没有那么厉害,估计生产成本比无缝钢管还要高。

    除此之外,赵鑫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就这几天就要开钢炉的庆功会了,到时候赵鑫也要出席。

    所以正在组装硝氨生产设备的赵鑫忙里偷闲,去参加了一场庆功会,这一次庆功会规模很大,召开的单位就很高,重工业部,虽然现在已经确定了,今年重工业部就要拆分成钢铁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和建筑工业部三个部门,但是人家不是还没拆吗。

    和正常庆功会一样,在领导讲完话之后,先发奖金和加班费,毕竟现在是个荣誉为王的时代,各种荣誉的颁发要放到最后压轴。奖金非常高,高达二十块钱,是当初研究焊机的两倍。当然大头永远是加班费,除了赵鑫和何雨水加班时间没法计算之外,剩下的人加班最多的就是金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突击出了接近四百个小时的加班费,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六个小时以上。当然除了他之外,也有很多人的加班时长突破了三百个小时。

    赵鑫和何雨水的时间没法算,但是上级在全面整合了相关意见之后,给出了一个最基础的预估,两千个小时。何雨水还要更多一点,她在施工现场刷出了六百个小时的加班,没办法谁让她是学生呢,她干的每一分钟都是加班。这一次上级定的加班基线也很高,六毛钱一个小时,毕竟炼钢是重大突破。两个人各拿着手里一千多块钱的现金,还多少有点激动,谁说科研人员就一定清贫的。

    但是她们俩似乎忘了,她们俩当时是学生,等以后上了班,可就没有这种好事了。比如说赵鑫研究的小硝酸设备,基本上都是在厂里弄出来的,她平时也不加班,所以厂里自然不会给她算这么离谱的时长,截止到现在,在小型硝酸设备上,厂里给赵鑫统计出来的加班时长才二十几个小时,稀松了了。

    接下来的荣誉才是重头戏,首先就是这一次参与单位的集体一等功,赵鑫和何雨水的个人一等功。怎么说呢,这些不是军功,虽然名义上平级,但是在地方上受到的重视不够,最起码一点,没人给你送牌匾,最多在墙上挂一张喜报,偏远一点的街道还会上门慰问一下,但是这里是京城。

    但是除了加班费和荣誉就没有其他收益了吗?错,大错特错。等庆功会结束,大家转道去食堂的时候,金工拦住了两个人,“何雨水同学,赵鑫同志,等一下,有一笔钱要给你们。”

    “钱?奖金不都发了吗,怎么还有钱?”

    “这是你们两个的稿费,我把你们得研究成果整理成了一篇论文,交到科学院工程学部去了,他们已经决定正式收录,然后按照千字三十块钱的顶格标准给你们发的稿费,我一共整理了不到两万字,总共是五百九十块钱,我现在给你们。”论文是金工整理的一式两份,一份是自己人看的,没啥问题,另一份是要刊登的,金工在里面省去了非常多的关键数据和技术,虽然没有跟毛熊似的数据造假,但是你想通过一篇论文就搞定钢炉,那也是不可能的。

    “千字三十,这么高?不是著作稿最高才千字十五吗?”

    “这可不高了,一般咱们系统内部论文最高可以到千字四十,但是那个对发的论文要求很高,你们两个千字三十就是顶格了。至于你说的千字十五,那就是一群酸文人,无病呻吟的东西,还动不动就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字,人家都能拿到十五块钱,咱们这搞得的都是怎么发展国家的东西,千字三十怎么了。”看的出来,金工对文学界能在工资之外获得高额的报酬也非常不满,他可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

    现在文学圈著作稿每千字为4元、6元、8元、10元、12元、15元,翻译稿为每千字3元、4元、5元、6元、8元、10元。理工农医方向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千字五块起步,最高可以到三十,译制稿低一点,但是突出成果,突出贡献,领先世界的最高可以破例给到千字四十。转炉炼钢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说没有破例的资格,就是顶格三十块钱。

    金工把钱给了何雨水之后,还在抱怨,“你说说咱们,正常上班时间干的活,出来的成绩不算加班,没啥钱,人家说咱领了基本工资了。确实咱们拿着国家的工资搞研发,也是应该应分的,可是你说这些文人,也是拿着国家工资的,他们上班时间写的东西,就能额外赚钱,这算什么公平。”

    虽然那些能拿千字十五的都是真正的大佬,大部分人也是苦心孤诣一两年,憋出十万字,然后去赌千字四块的最低标准,而大部分人是赌不赢的。但是和戏曲演员一样,正是这些头部文人造成的幸存者偏差,让大家对文人的收入产生了极大的不满。问题是和那些戏曲演员一样,你发了财,也向相声演员学习,没事哭穷,也没人说你啥。他们也显摆,戏曲演员是在报纸上发文吹嘘自己多厉害,能挣多少钱。这些文化人,那是绝对在生活上不亏待自己,那真是吃头份,喝头份,领导面前充大辈。七八十的老头娶个十七八的小媳妇,婚礼还办的满城风雨的,你说招不招人恨。

    而且这还是是个头呢,现在文人书稿付印那就是按照千字多少钱直接买断,一本二十万字的书稿,按照千字十五,也不过才三千块钱,要是按照千字四块,也才八百,好家伙,也才八百,八百块钱是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全部收入。可是这些人基本上还都担任着一些职务,有工作的,领工资的,而且工资并不低,基本都在六十块钱以上。正常情况下,一般的记者,或者写豆腐块文章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学爱好者或者工作者他们很满意。

    但是那些作家可不满意了,多次给领导写信,就一个意思,我的书出版社直接用一笔钱买断了,然后他印多少都和我们没关系了,你一本书印上十万册,但是就给了那点稿费不公平,是白嫖他们的劳动力,不利于大家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所以后面稿酬里面又加了一笔钱,叫印数稿酬,这笔钱以千册为单位,依次递减,还比如那本二十万字,千字十五的书,基础稿酬定死了,三千块钱,印一千到五千,每千册额外支付基础稿酬的百分之八,如果印五千,就是三千乘百分之八再乘五,就是一千二。五千到一万,额外每千册支付基础稿费的百分之六,如果印一万,就要再加上3000x6x5,又是900。一万到两万是百分之五,印两万册就是3000x5x10又是一千五。这样加起来,总稿酬就达到了3000+1200+900+1500=6600,是不是很离谱了。在往上呢,统一是百分之四,如果印到四万册,还要再加上3000x4x20,两千四百块钱,是不是更加离谱了。一本书挣二十万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这么离谱的稿酬只有部分头部作家能拿到,但是大家记住的可是整个作家群体,甚至是所有的文字工作者。终于一群人不干了,工人,农民,基层干部,医生,老师等等各行各业,给上级写信说明稿酬实在是太高了,已经让这些文人过上了大老板的生活,已经完全脱离群众了。为此文化部门建议鉴于“过高的稿酬标准,使一部分人的生活特殊化,脱离工农群众,对于繁荣创作并不有利”,所以希望各地报刊、出版社将稿酬按当时标准降低一半。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些人组团穿着破烂衣服,拿着破碗到当地工厂,机关门口要饭,并且在文章和书里,暗戳戳的讽刺国家,最终两方妥协,降低百分之二十,部分进步团体,选择降低百分之三十。

    但是这些事发生在58年底,59年初和六零年初其他人也经历了两次降工资,六类地区一级机工由56年定的425降薪到了大家熟悉的335,八级机工由原来的123降低到了99。大家的降幅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而稿酬并没有跟着下降,就等于大家的工资一起降了两成,甚至工人降得还更多,所以大家对文学工作者,甚至扩大到了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就更大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说这些人要是有了机会,会不会挨收拾。所以有些聪明人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风险,直接给出版社写信,说:我领着国家工资,已经够我吃喝了,我的作品就是在我工作期间创作的,是我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国家已经给过我工资了,实在不应该再要稿酬。然后直接拒收稿酬,到了比较危险的时候,人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基本没出啥问题,甚至公开批评当时文学凋零,都没事儿,是不是不可思议。

    这些都是后话,现在就是还执行的买断稿酬,都已经高到让金工这种大工程师不满了,更别说普通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