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掉馅饼 二
余爸出院那天,余飞一早给余妈做了一天的吃食,就提前去了县里。 陈双和文涛已经在县一中门前的小吃店里等着她了。 余飞到之前,陈双已经把余飞要留在老家种田的事跟文涛说了。本以为文涛会跟自己一起劝余飞去锦城,没想到文涛觉得余飞留下种棉花是条路子。 陈双白他一眼:“你瞎说啥呢?种棉花能是什么好路子?”
“你以为飞哥跟你一样,拍个脑袋就做决定?”
文涛拿出手机给她看上面的新闻:“这是今年的棉花改革政策,国家从今年开始改革棉花政策。从今年开始,国家在棉花产区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也就是说,当棉花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将对棉农予以补贴。她所在的西贝村就是试点之一,有国家政策兜底,只要她肯种,种出来的棉花质量不差,收益就能得到保障。飞哥看到也是看到了这个新闻,结合家里的各种因素考虑,才决定留下种棉花的。飞哥这脑子的确活,怪不得人能念到研究生呢。”
陈双将信将疑,还没等再说话,余飞就走进店里来了。 余飞一来,文涛就直夸她有魄力,一上来就敢种四五十亩棉花,不愧是那个敢想敢干的飞哥。 店里抱着小孙女的老板娘一看到他们三人就笑开了花:“哎呦是你们啊,好多年没见你们三个一起来了。”
文涛笑说:“老板娘,给我们三个来三碗老三样。”
余飞笑笑:“老板娘,再加个咸鸭蛋。”
说完回头问两人:“你们还要不要再吃点别的?今天我请客。”
文涛摆手:“怎么能让你请客,今天谁都别跟我争。老板娘,她加咸鸭蛋,我再加个油饼。”
陈双食量不大,没什么想加的,她只是好奇的看向余飞。从小到大,余飞开心的时候会吃咸的,不开心的时候吃甜的,今天她这是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是不是余妈想通了?”
陈双急急问余飞。 余飞摇头,神神秘秘的看向已经有些微微谢顶的文涛和头发浓密得梳不开的陈双,开口说:“你们觉得五十亩少不少?三百亩怎么样?”
陈双夫妇对看一眼,陈双率先反应过来:“你说什么?三百亩?”
余飞把二叔之前跟她说的话跟夫妻俩说了,问他们意见。 文涛听完问说:“飞哥,你的意思是,你不但要留下种棉花,还要扩大面积,想种三百亩的棉花?”
余飞点头。 陈双从刚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边扒蒜边摇头:“我还以为你是能出去了,没想到这是铁了心要留在这种棉花。五十亩都够你累的,二叔还让你再加二百五十亩,还真把你当二百五了?他之所以让你把那些地都承包下来种棉花,是因为他要竞选村主任,现在村里耕地闲置的太多了,他要是能让你把地都种了,这就是功绩啊,他还有选不上的道理?你可别真傻,把苦活累活揽自己身上,最后给他人做嫁衣。”
文涛掰开筷子,边搅和面条边说:“我倒觉得吧,二叔说的这事也不全是坏事,毕竟这是免费的地。”
陈双在桌下踢了文涛一脚:“你少坑飞哥,地是免费的,在上面种东西不用钱啊?”
文涛一脸委屈:“你这话说的,我怎么能坑飞哥呢?我是真觉得可以干,毕竟今年棉花市场有了新政策,人飞哥自己肯定也思量过,觉得这事可行,不然也不会加咸鸭蛋了是吧。”
三人都是老同学,对彼此的喜好和性子都摸得一清二楚。 余飞笑笑,文涛说得没错,她的确觉得这事有搞头,所以昨晚上她几乎没怎么睡觉,一直在算这其中的成本和受益,就是想用实际数据去考虑这个问题。 但考虑了这么久,她还是相当的纠结。在国家补贴的利好政策下,多种确实可以多赚钱。但多种,也意味着更多的开支,更多无法预测的问题和更多的责任。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翻开其中一张,上面是罗列得十分清晰的各种数据。 “承包的费用方面,我昨晚算了一笔账,除了地皮费,这么大的面积,我需要的人工费,加上病虫害防治,水费,农资这些一系列的支出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我爸这些年的实际收益的平均值来看,一亩地的棉花成本大概在1600元左右,而这1600元的投入中,是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水费。”
余飞逐行解释:“我爸之前种棉花,2010年的时候雇人摘棉花的成本是每采摘一公斤是一块钱,二叔跟我谈之后我就去打听了,现在雇人成本已经翻了一倍,每公斤两块钱。加上打药,我要种肯定就要打正规药,所以都不便宜。10年的时候每亩地都要接近四十块,现在只多不少。里里外外算起来,这些地我要是承包下来,每亩收益要超过一千五才有盈余。就算免了地租再加上补贴,赚得也不多。”
陈双越听越糊涂:“你知道赚得少还想要种三百亩?”
余飞笑笑:“我刚才说的那些,是按照以前的老思路老办法的种植成本,要是有新的方法,不用请这么多人,又不用出这么多力,成本还能少大半,那赚的就肯定不是这么点钱了。”
陈双摸了摸她的额头:“这孩子怎么了?余婶是不是又气你了,都把你给气糊涂了。”
“农业植保无人机你们听过吗?”
余飞眼睛亮亮的。 之前在海城的时候,因为余爸还在种棉花,所以她对棉花种植的新闻是有关注的。她记得有个新闻曾经说过有家公司研发了一种农业无人机,能够解放棉农的双手,这个无人机不仅能打药,除草,还能打顶,当时余飞就觉得这机器真是神了,但那时的她也没去深入了解,一是觉得新闻上夸大了,二是感觉余爸的棉田也用不上。 如今轮到自己种棉花,她忽然想起这件事来。棉田的打药除草打顶等人工费不菲,如果能用机器来代替,那省下来的钱,可不是一星半点了。 陈双一头雾水,文涛擦了擦嘴,兴致勃勃道:“巧了,我还真听过。这不过两天县里马上就要开农业智能产品推广会了嘛,我前段时间为了这个推广会也联系了不少农机厂家,其中有个来参展的产品我印象非常深刻,就叫做农业植保无人机。”
“真的?那公司叫什么?”
余飞瞬间来了精神。 “擎翼科技”文涛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那公司的广告宣传和产品功能我可是看了,神奇得很,说是不仅能喷施农药外,还可以进行土地测量,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生长监测,土地墒情监测等等。这些原本要人工来做的事,现在全都交给机器做,只要让无人机作为搭载平台,搭载不同的设备,就能完成不同的功能。要是这个产品真有宣传的这么厉害,有了这个机器,包下三百亩,可真能赚不少。”
“宣传片你手机里有吗?”
余飞恨不能现在就看。 “我现在没有,宣传册是对方来参加推广会的时候才带来的” “那实物你见过吗?”
余飞又问。 文涛又摇头:“也没有,实物也是厂家人员推广会才带来。但那个宣传ppt我是看了好几遍,真的太神奇了。那机器好像叫什么擎翼一号,就拿喷农药来说,那擎翼一号携带调配好的农药,飞到空中进行遥控喷施农药。高压喷施,据说这样农药使用量少,喷施更为均匀。而且高空喷施可以沾在叶片表面上,减少农药残留。对了,这个农业无人机效率极高,几百亩地,嗖嗖就喷完了,不仅时间减少,费用减少,相应的农药和水费的支出也少了不少。”
“你这吹得有点离谱了吧?”
陈双听文涛说得神乎其神,忍不住打断他:“你这不是科技,这叫魔法。”
文涛看老婆不信,也不跟她辩:“推广会那天你俩去现场看,现场不仅有厂家的技术员直接讲解还有产品演示。到时候我把厂家的专家介绍给你们认识。”
“好。”
余飞一口应下,心说今天真是收获不小。 如果这个农业无人机真这么厉害,对余飞来说,就相当于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她一个新手,种植和管理的经验都不够,管理机器,比管理人要省心多了。 陈双嘴巴一撇:“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人工用机器来替代,那三百亩的水肥和种子这类钱总是要花不少钱的吧?”
余飞开口说:“我来之前专门去农村信用社打听过了,我可以去申请小额贷款。”
文涛插了一句:“你这种情况,应该可以申请家庭农场贷款。这个贷款额度可比小额贷款高多了,但好像需要一些资质,到时候你可以去银行再详细问问。”
“涛哥你今天给我的金点子可真是太多了,大恩不言谢,今天这顿就让我来请吧。”
文涛爽朗笑道:“少不了你那顿,等你把棉花种出来,再好好请我们。”
陈双看两人越聊越嗨,叹了口气:“你俩把贷款都想好了这万一。”
看陈双欲言又止,余飞了然,拉着她的手说:“放心吧,我现在也不是马上就要去贷款包地种棉花,这不是还要考察嘛,推广会咱都去,要是那机器不行,我们就不包。”
余飞是大胆但不是冒进。如果那机器真可以省钱省力,价格她又能接受,那她当然有信心用这三百亩棉田来练手。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新农人该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