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洪都之战
【陈友谅,出身渔家,曾任县吏,后来投身于红巾军中,成了徐寿辉的部下。公元1360年,也就是红巾北伐失败,刘福通退守安丰的第二年,陈友谅弑主自立,号称汉王,便将目光投向朱元璋的地盘。他先克太平,又约张士诚一并夹攻金陵。】
【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麾下大震。】
从高空俯瞰而下,渺小的应天府随着镜头的靠近而越来越大,直到一间议事大厅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厅中气氛沉隶,仿佛风雨欲来,一干文臣武将纷纷出言:&34;陈友谅好生猖狂!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夺回太平,如此才能牵制敌军……”
“某自请领兵,去会一会那陈友谅…”
“为今之计,先复太平……”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但看法竟出奇的一致,都是要收回太平。偏偏偏朱元璋却力排众议,拒绝了所有人的提议。】
镜中,朱元璋铿锵有声,把所有人的提议都反驳了回去,让人无话可说:&34;陈友谅占据上游,其舟师十倍于我,太平轻易无法收复,若是我亲率主力去攻太平,就怕他们以小股部队牵制于我方步骑,大股部队顺流而下,直趋金陵!”
【在座的众人都麻了:行,大家的提议都不行,那让我们看看你准备怎么办?】
【————朱元璋给出了他的方案。】
【他飞马传书,派人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后方。接着又找到陈有亮的故友康茂才,令其假装投靠陈友谅,给陈友谅送出一封书信。信中内容无人知晓,大抵就是一翻虚构,告知陈友谅朱元璋这边出了什么问题,是攻打的好时机,机会稍纵即逝。】
水镜之中,朱元璋侃侃而谈,正在解释自己如此设计的原因:&34;若是等陈友谅和张士诚会合再大举来攻,我必首尾受敌,难以招架。不如让陈友谅先来,只要打败了他,量张士诚也没有胆量来进犯!&34;
【陈友谅果然上当,引兵东来,结果正中朱元璋埋伏,遭其大败,只能乘船逃走。朱元璋就这么轻轻松松取回了太平。】
【————至于张士诚?陈友谅这么快落败跑路,还未出兵的张士诚当然就不来了。】
【于是一场危机就这样轻而易举化解。】
【但这显然只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二人交锋的开端,此后几年间,二人为了争夺地
盘打得不可开交,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总的来说,陈友谅输多胜少,地盘越来越小,这让他愈发渴望将朱元璋一举掀翻。】
【公元1363年,一个机会出现在陈友谅面前——早已投降元朝的张士诚派部将吕珍攻打安丰,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危急。朱元璋亲自领军救援安丰,逼走吕珍,送韩林儿前往滁州,自身则回归应天府。】
【归途中,一则紧急军情从洪都方向传来——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兵围洪都!】
“六十万大军?这是把全部家底都压上了啊?”听到六十万这个惊人的数字,许多人难以置信地爆出了粗口,“他疯了吗?”
“陈友谅这是孤注一掷,企图一战而定乾坤!”卫青盯着镜中地图,目光灼灼。仿佛穿越干年时光看到了那场惊世的大战。
汉武帝刘彻十分不解:&34;既然如此,他为何去攻洪都,而不是出兵直取应天?&34;
他话音落下,卫青愣住了。在汉武帝刘彻求教的目光中,这位大将军的眉毛袅袅秋成了一团,眼中同样露出深深的迷惑。
汉武帝刘彻顿时更加惊讶:难道朕无意之间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深度的难题?没想到就连大将军卫青也被朕的问题难住了耶!这岂非证明朕于兵家一道天赋不俗?
但转念一想,这也有可能代表陈友谅那方拥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家,其率先选择攻打洪都的用意,竟然连仲卿都难以参透!
汉武帝刘彻倒吸一口凉气,猛地摇头。
……不可能的,不存在的,朕不相信!
见状,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卫青徐徐打出一个问号:“陛下这是……?”
“没什么。”刘彻当然不会说出自己刚才那个想法,这不是摆明了低估大将军吗?不过他很好奇大将军想了半天想出了什么答案,于是便问,“仲卿可参透其中缘故?”
长平侯卫青老老实实回答:&34;陈友谅为何弃应天而攻洪都,臣亦不知。&34;
汉武帝刘彻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而另一道年轻的声音却突然插了进来:&34;舅舅你自然不知,打应天才是上策,谁知那陈友谅为何先攻洪都!”
两人视线所及,霍去病用难以理解的口吻道:&34;正如我亦不知匈奴为何总是待在那几个好找的地方,让我一逮一个
准。”他们就不知道藏到自己找不到的地方吗?
汉武帝刘彻从卫青沉默的眼神中看出了赞同之意,他的嘴角忍不住轻轻抽动了一下——所以卫青之所以猜不出陈友谅的用意,只是因为对方的选择太过愚蠢了吗?聪明人容易揣测,蠢货反而难以理解。
刘彻:“……”
……为此认真思考的朕好像是个傻子。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水镜,此时镜中正在播放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在水镜的上方,是时间记录,每隔数息时间,上方的时间就会跳过一天,此时已经来到第45天。
时间显示下方,是血腥气息弥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场。
轰隆一声,一段城墙倒塌。
不等城外大军冲入城中,就听枪声齐鸣,火铳齐射,来自城里的猛烈冲击将敌军纷纷逼退,转眼间,一道道栅栏就在倒塌的城墙处立了起来,守城的士兵通过栅栏将长矛刺出,几乎将涌来的敌军刺成了筛子。
趁敌军被击退之际,后方的工程兵顶着炮火开始修补城墙,等敌军卷土重来之际,城墙的缺口已经被补好,于是双方展开新一轮的攻防战……
“这洪都城守将绝非一般人物!”
仅仅只是守城的些许片段,就让无数平行时空的名将们纷纷惊叹:“临阵指挥,有条不紊,重围之下,调度非凡。不知城中守兵几何,观之绝不多于五万,拒六十万大军一月有余,天下名将不外如此!”
画面上方的时间继续流失,直到最终定格在第85天,水镜中适时传出那道女声。
【陈友谅举全军而来,自以为找到了一举击垮朱元璋的机会,没想到却沦为踏脚之石,将另一个人送上了名扬天下的舞台————】
【一颗名为朱文正的将星横空出世!】
【他以陈友谅为踏板,凭借“以两万人拒六十万大军,坚守洪都八十五天”的战绩,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让无数平行时空都陷入震撼。他们发现之前还是低估了朱文正。
汉武帝刘彻忍不住发出想要的声音:“此子真是天纵奇才!冠军侯乃无坚不摧之矛,这朱文正便是无物可破之盾。倘若大汉也有这等人才就好了……&34;
霍去病却是眉毛一掀,豪气万千:&34;只要打得匈奴不敢南下,即便
边关城墙不堪一击,又何尝不是无物可破之盾!”
他一番话说得人热血沸腾,汉武帝刘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得好,我大汉何需朱文正!是匈奴需要此等人才才对!”
除此之外,宋朝之前的平行时空,亦有人注意到了出现在画面之中的火器。
此前盘点南宋灭亡之时,就出现过回回炮之类的火器,但由于出现次数不多,且水镜中画面经常一笔带过,大家就算好奇也没用。但元末的战场上,火器的运用比百多年前更加普遍,火器出现在水镜中的画面也愈发清晰,自然引来众人的注意。
&34;……那便是千年后的兵器?&34;年少气盛的霍去病双目亮闪盯着火铳之类的物件,相较于朱文正,这更令他感兴趣。
他能注意到,汉武帝刘彻当然也没放过:&34;朕已令少府研习后世器具,无论兵器抑或农具,但凡在镜中有所见,俱已刻画,召能工巧匠研习,日后或许能有所得。”
与此同时,水镜中的画面缓缓变化———
【坚守八十五天后,朱文正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朱元璋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到!】
【收到消息的陈友谅顿时放弃与朱文正死磕,而是尽起六十万大军冲向朱元璋,殊死搏杀。】
【不久后,双方在鄙阳湖展开最终决战!】
只见黑压压的战舰出现在水镜之中,一眼望去,仿佛无穷无尽。每艘战舰都高达数丈,足有三层,其上士兵往来如云———陈友谅的六十万水军,似有排山倒海之势。
而与之交战的朱元璋这边就相形见绌了
不仅兵力落在下风,就连战舰都比陈友谅的大船小了一圈,看上去简直一个碰撞就能被对面击垮。
事实也正是如此,大战一起,明显能发现朱元璋的军队落在下风,小船主动冲击大船,犹如螳臂挡车,大量船只纷纷侧翻。
就在此时,一道人影从小船中杀出,率领部众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杀向一艘巨舰。
他的头顶上,是金光闪闪的“徐达”二字。
【朱元璋以徐达为先锋,后者也未辜负他的重用,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一战击败陈友谅一艘巨舰,杀一千五百人。双方互有胜负,而朱元璋这边稍落下风————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在混战中杀向朱元璋,偏偏后者所乘的小船陷入泥
沙之中难以后退,幸而常遇春突然出手,一箭射中了张定边,又有援军及时赶到,朱元璋这才逃脱!】
【双方继续交战,朱元璋这边船只更小,冲击陈友谅军乃是仰攻,而陈友亮这边只需要居高临下以炮火洗礼,就能轰得他们惨不忍睹,胜负之分只是时间问题。】
【意识到这一点的朱元双章亲自上阵督战,斩杀退缩者十余人,以示全军上下誓死不退之决心。他又派出敢死之士操控七艘小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冲向陈友谅军,趁东北风起,纵火焚烧!】
【风助火势,火随风涨。熊熊燃烧的火焰将鄙阳湖都染成了一片赤色!陈友谅的巨舰,与他称雄天下的理想,在滔天火海与漫天烟雾中,仿佛一并飞灰烟灭!】
东汉末年。
刚刚兵败赤壁的曹操怔怔望着这一幕,水镜之中漫天的火海就像不久之前赤壁的大火,仿佛要烧到他的身上,燃进他心底。
不远处夕阳如血,残阳映在曹操眼中,仿佛也化作那天赤壁的大火。
“我曹孟德的教训,后人都忘了吗?”
这一刻,他对陈友谅生出深深的共情。
————老天爷刮大风相助,不讲武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