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话 当地传说
我说道:“因为《旧唐书》不可信,所以五代十国时期写成《新唐书》”。
阿约叫我别说话,他的手在旁边红木箱上反复放下收起,应该是想打开箱子。
枣红色油漆,四个木箱排成一排在墙边。开始就觉得不像少数民族的手工家具,方方正正非常实用。阿约道:“阿姆走了以后,阿爹从未打开过,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不在家都是塔鲁大叔给照料的”。
犹豫再三,阿约还是打开了。
箱子盖打开,一股刺鼻的樟脑味,我赶快扭过头。
和我猜的一样,被翻开的盖子放在旁边箱子上,内里上的是亮漆,原本木纹一览无余,是柞木手工打造,并非橡木。
橡木质地坚硬,属壳斗科的一种,因为我国产量少所以价格较贵,东北的柞木和它是同科,质地相近,国家建设初期,北方地区支援了很多优质木材,这些大箱子选用了北方的木料。
我在旁边显得十分专业,有板有眼的观察每一个细节,盖子和箱子,内里亮漆非常新。每块木板的相接部分,木工刨刀的刨痕还可見。阿约说十多年未打开,估计在使用之前,这些箱子才做好没多久。
“你看它干什么?”
阿约道。
回过头来,阿约对我观察盖子有些不满,让我帮他一把。
从花布下面,我帮阿约抬出几个大木盒子,放在地板中间。
箱子的东西上,盖着一块叠了数层的大花布,好像是一匹布卷直接裁开的,布上的花大小有差异,但都是圆花。这布我认识,扎染。
回头看到阿约瞪得大大的眼睛,看得我有点不知所措。“你干什么?弄得我家跟案发现场似的”阿约道。
“对不起,我只是想烘托一下气氛。十多年没打开了,我们要记住每一个细节,保存你的回忆”我道。
阿约在地板中间摆弄半天,才打开六个木盒。在地上依次拼接起来,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不敢相信,几个木盒打开,拼接起来长宽都近于两米,放在地中间,是一部完整的立体中国地图!
青藏高原的冰川山脉,用菊红色的油漆调合色差,山峰山脉,峡谷河流,做的十分细致。长江黄河流域,包括长城都准确无误。在这立体地图上,最显着的是四川盆地,地势是个大坑,却用了深绿的油漆。
“我去,居然能找到松花江!”
我感叹道。
刚才从箱子拎出来,只是木盒较大,并不算重。分装组合的设计,显然是人造的,并非工厂批量制造的产品。分开合成6个木盒,打开12块拼成立体模型。
准确的说,这应该叫沙盘。
做沙盘的人,是以木盒为基座,在中间堆填充物,粘合后上不同颜色的漆,来区分地表特征。主要城市虽然没有,但所有省份的地形地貌展示的非常清楚。此人这副地图模型只想展示山川河流,包括地形特征,甚至连秦岭,都能看到用小字标出。虽然不能做到毫无纰漏,必竟大小有限,但是那些填充物将丘陵山坡,大致外貌展示清楚。
如此制作比平面图给人的视觉直观得多!
两人很容易找到鄱阳湖的位置,湖泊用浅蓝色油漆,与旁边群山的绿色特征对照鲜明!
鄱阳湖附近的主要山峰,高度差也做得清楚无误,大的赣江支流位置正确,这制作模型的人,至少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程度。
“没错,确定制作材料是水合硫酸钙”我说道。
“说人话”阿约说道:“你直接说医用生石膏,谁不知道怎么回事!”
。
鄱阳湖旁边山峰林立,彼此紧簇相连,却又存在很多低于水平面的洼地。
“你觉得哪里是咱们去过的四阴之地?”
阿约问道。
“大哥,让我说人话,先把我当个人行不!”
我说道:“虽然模型做得很好,但是中国九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东西不到两米长宽,能把四阴之地那屁大地方也展示出来嘛!我不是神呐!”
。
“在这附近”阿约指着模型上的一点说道。
经阿约指出,仔细回忆进山当天的路线,从老爷庙算起,路上几次换车,山路上的转弯,大概距离只能估算出来,差不多是阿约指的位置。但是模型上那么小的山脉山峰,并不像当时眼中所見的四阴之地。
阿约听来的故事,是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记得早晨上山,在山顶上的情形历历在目,那种人在云上的感觉,是不是“御翎行云”四个字形容的样子不知道!
“那么多小河流,在这上面体现不出来”我说道。
阿约没理我,继续说那故事!
詹仙甲和刘江东在山野中穿行数日,逐渐了解到当地情况。风景怡人,物产富庶,山中密布的江河水流,给人们的只有安逸生活。
“这种地形,山下有水,水下又有山,水网密布且高低交错,你觉得能数百年无水患吗?”
阿约问道。
阿约重新提起,让我又想到活墓上的崖中村,那被洪水冲击填满的样子,连同跨飞栈几百米瀑布下的碳酸钙结晶。
还真是山下有水,水下有山!
这些情况是阿约听来,我又隐约想起,丁晓东在枯木神像前夸夸其谈,阿约可是说过,都是半斤八两。阿约当时听到故事的地方,就是枯木神像前。
“你想说的是鬼力大王,阴山道对吗?”
我说道:“与盘古大王同一时代,那是上古巫术”。
阿约点头,山民信奉鬼力大王,只是人们说话的方式,用来概括。真正的信奉,是丁晓东说的,山民每逢重大事件,都要祈神。
祈求神的庇佑!
事实上信奉远不止如此。阴山道鬼力大王,只是具像化的神祗,而真正的阴山道,有一整套修习法门,当地山民身体力行,供奉五仙,连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和合、墨符、调魂的影子。
“重实修”我说道:“这不就对上了,那些奇怪的蛋,一定也有关联”。包括丁晓东当时说的六仙,天神地人鬼,完全正确,但他当时也只是根据祷鬼抓住个苗头,那枯木神像的确是五仙之说衍生出来的。
阿约示意我不要说话,故事还没开始。
师兄弟两人,在山中走访。发现了山民除了身体力行修习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易数风水”之说。
这里要重点说詹仙甲,杨济贫的徒弟,人人必有一套过人本领。传说中詹仙甲的水性,无江河大泽不可去,入水波可胜鱼。
“那有什么呀!从古至今,论在水里能抓鱼的世家,要属老张家,浪里白条,小兵张嘎都行”我说道。
“那老阮家不也行吗!”
阿约的语气急躁,叫我别插话。
詹仙甲依照恩师传授的寻穴口决:“主水上口,结穴而生,朝迎往替,寻断龙蛰”。找遍江南西道江州所有江河湖泊的水湾,凡是遇到上水口的急流,就要找出潮汐水落时水流汇集之位,确定水龙结穴。
十六个字相连解读,虽然只提到上水口,但朝迎往替,却说出了去水口与上水口同样重要。水口来水,要与去水平衡反复。水来多而溢,去多则竭,只有来与去反复交替朝迎,方可使江河平息。
关键是第二句,结穴而生!
水龙有穴,潮汐而结,每当潮起潮落,就是人们所说的水涨水消,在水口上下,都有一处龙穴,那里水涡环绕。至于水涡,有的在水面缠绕气势磅礴,有的藏在水中,水面无法见到平静无波。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水龙晕!
传说中詹仙甲入水可胜鱼,那不是能抓住鱼,也不是游水比鱼快。顾名思义,这个可胜鱼,是说他比鱼更适应水中环境,在水中吞息吐纳,可潜游数日不出。
水瀑下的深潭,江河水口的水湾,詹仙甲无一例外潜下去一探究竟。
“那一定是个特殊体质的人”阿约说到这里,感慨一声,眼睛望着天花板。
两人用了一年有余,探遍江南西道江州水域,詹仙甲在所有河流水潭下,共找到七尊镇水石猴!
“猿王入海,帆蚣伏身”我说道:“自古风水口诀,还是有对应的”。
帆蚣即是趴蝮,龙生九子之一,本性善水,喜食水妖,原是镇水神兽。镇水不用趴蝮而用猿王,说明江南西道江州的水域,本是龙息汇聚之地,也是镇水龙王栖身之所。龙王之地,怎能用帆蚣!
那猿王也不是猴子!
相传古代先民治水,连年治理连年灾患,先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一位中华先祖在黄河中发现,原来是两条妖龙隐于其中,无论哪种镇水神兽都无法降服。
所以古籍上‘四极废,九州裂’,千里家园无一宅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后来,那位中华先祖身旁的堪舆师献策,妖龙本是海生,不会居于江河,想必是那东海之外,甘水之间,已无容身之所。海生妖龙,来到江河之中,所有水妖镇水神兽的真身无所遁形,想要降服,必须去求东海之外。
堪舆师命巫彭前往东海去请颛顼,然而这一请就是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