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生活的情趣 (14)吉首行 (求投资)
吉首行 吉首市是xxtjzmz治州首府,位于hun省西部,武陵山脉东麓,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 我是第一次去吉首。对吉首最初的印象,来自妻子的口述。妻子常谈起她在吉首求学时的刻苦和勤学,以及她的两个闺蜜。 每说到闺蜜,她总是满脸笑容,而且滔滔不绝。妻子对大学生活甚是怀念。我知道妻子很在乎闺蜜,虽然如今天各一方,一位在广州,一位在株洲,但她们并未因距离而生分。 妻子还说了吉首有两个旅游胜地,一个在德夯,一个在凤凰。我记忆犹新,且有了向往。 德夯,苗语为“美丽的峡谷”。此地自然风光迷人,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许多断崖、石壁、峰林、瀑布、原始森林。它藏在武陵山脉中部,距市西部二十公里处。 凤凰是座古城,建于清康熙时,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古城依山傍水,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这次旅行,由学校组织,但属自费。妻子想去,我也想去。地点是德夯。虽不去凤凰古城,稍有遗憾,但自然风光也是我的向往。我开心了好几天。 旅行前一天,雨突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当晚我就开始郁闷,整晚辗转反侧,总担心接到通知,行程取消。 第二天清晨六点,闹钟突响,我迷迷糊糊,有点头晕,显得无精打采,推窗而望,雨却停了。两只眼睛突然亮堂起来,整个人立马精神抖擞。 我叫醒妻子和女儿。妻子洗漱,我给女儿穿上厚衣。大约十分钟,一切搞定,急急忙忙前往约定地点学校。 到达学校,原以为迟到,却发现还有好些同事未来。见有小摊卖早餐,便过去买了包子和牛奶。付了钱,走了不远,小摊老板却跑了过来。我以为钱不够,准备再掏钱。小摊老板却递给我一块钱,说是找我的。我说算了,当时没算清楚。小摊老板说:“那不行,我不能多收。”
我赶紧双手接住这一块钱。钱虽少,但思想受到了洗礼,人可以活得卑微,但精神不能卑微。 人到齐,汽车终于行驶。开始在市内,窗外除了房子还是房子,我闭目养神。到了高速公路,本想欣赏窗外风景,汽车却像快艇飞驶在海上,能见的只有飞速倒退,模糊的树影。我只有睡觉。 汽车到了矮寨镇,速度慢了,开始在颠簸中行驶。女儿突然哈哈大笑,我侧目而望,原来她以为在坐摇摇车,随车子的摇摆,晃来晃去。妻子有点晕车,受不了连续颠簸,开始呕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只有抱着女儿,让妻子静靠一会。我偶然间望向窗外,此时的风景已是另一番天地,沿岸筒车、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 车上的同事,原来还死气沉沉,突然像吃了兴奋剂,有些人还忍不住站了起来,望向窗外。在车里闷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要到了。 汽车路尽,就是德夯苗寨。苗寨依山而建,四周山色清幽,悬崖如削。诗人石元机赞曰:德夯冲溪水粼粼,千里碧波下洞庭。翠峰峭壁玉龙飞,重峦叠章高入云。单村百门对山开,日照窗前闺中明。苗家素室胜绣户,男耕女织人端勤。 导游介绍,这里住的全是苗族百姓。女人喜欢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 首先欢迎我们到来的,是苗族鼓舞。鼓舞需要技巧,讲究棒槌角度、力量、停顿时间,以及脚步配合和转身。没有相当功力,舞蹈与鼓声很难融合。有些同事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当地舞女一起跳舞。 接着是拦门对歌和敬酒,才能进入苗寨。导游早在路上说了暗语,我们跟着她唱就行。这关还是比较容易过。 进入苗寨,是清一色灰瓦木屋和石板路。其中有栋大圆形建筑,外面墙壁有许多当地习俗的壁画。里面有许多笑声,正在表演节目,因来得晚,观看不到两分钟,节目就已结束。虽然台上讲着苗语,但从衣着判断,应该是表演苗族婚俗。 导游介绍,附近还有条流纱瀑布,落差达216米,如白练凌空,似银沙悬臂。妻子不想爬坡,抱着女儿和同事一起游玩。我却来了兴致,立马沿路前往流纱瀑布。走了不到几分钟,突然狂风暴雨,让我兴致全无,又不想原路返回,就冒雨沿对岸行走。途中遇上一座石桥,古朴优雅,桥呈半圆形石拱,两端是青石板砌成的石板路。桥下溪水清澈,缓缓而流。 回到原地,妻子和女儿已在房里的凳上休息。刚放下旅行包,导游就过来招呼去吃合拢宴。这是庆祝苗家三月三情人节举办的宴会。我也正好肚子饿了,当然高兴前往。 到达宴会,却略有失望,只有过程,没有气氛,太商业化了。又因人数过多,饭菜不足,我们还未吃饱,便离开了宴会。 我们出发前往玻璃栈道,途经矮寨天险,从山麓到山顶,全长只有六千米,却转了十三道湾。公路如白带盘旋于青山之上。 在玻璃栈道上行走,是需要勇气的。胆小的人,没走几步,腿就开始发软,停止前行。有些人要握着栏杆才能前行,但走的很艰难,因手还在不停地颤抖。有些人干脆行走在靠近岩石的狭窄的木板上。 难得来一次,不去体验下,未免有些可惜。对我而言,如走平地。这是训练出来的。想当初,我也是极恐高的。公司每年检修,我们都要去十多米高的塔上检查设备。一来一去,也就不怕了。 站在玻璃栈道上远望,风光迷人。新雨初晴,雨滴沿岩石滴在玻璃上。远处的绿山绿谷中,一缕一缕白云从山上飞出。 这是仙境。我去过不少地方,从没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应该出现一位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头上戴着花环,赤着脚,在山上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栈道两旁遍山细竹,因是应景的,更添仙境色彩。 路尽,到矮寨大桥。大桥横跨德夯大峡谷,落差达400米。当年湘川公路修至矮寨坡腰,遇上两峰对峙,公路走向令工程师一筹莫展,只好望山兴叹。 一日黄昏,工程师在此忽见暮霭中有一牧童骑牛而来,将手中竹鞭穿绕不止,工程师恍然大悟,遂设计了“路上天桥桥上路”的工程方案,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天桥。 这座天桥创造了四项世界第一。一是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二是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三是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四是首次采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 我们坐电梯前往桥上。行走在观光通道,峡谷风景尽收眼底。或许是上面通过汽车过多,产生共振,桥身突然微振,许多人害怕,转身返回。我们继续前行。 通道中间有块玻璃,从上面往下看,仿佛自己身在云端。我们轮流在上面留影。因风大、很冷,怕女儿着凉,不敢停留过久,随后就返回。 天问台值得一看。突兀而立,为四周磅礴山峰所包围,云气雾岚,壑谷翻涌。当地居民认为这里是沟通天地之处。景区牌上介绍,此处乃当年楚国大诗人屈原发出“天问”之地。 这值得怀疑。据清康熙《益阳县志》载:“相传屈原作《天问》于益阳之桃花江。屈原放逐江南,作《九歌》于玉笥山中,山在湘阴,则《天问》作于此间,不为无据。”
这或许是当地居民纪念屈大夫。或许是《天问》过于出名,唯此处能应景,特意为之。或许是想打造景点,提高其文化内涵。 不管这些,历史难以考证,许多自认为是真实的不一定真实。人民愿意去相信,就让他相信吧。这样一个人,是值得大家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