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既不开心,又不甘心(1)
林小麦一怔,也是觉察到自己问得突然了一些,麦希明低下头去吸溜面条,掩饰着突如其来的尴尬。倒是一旁的郑叔说话了:“靓仔,你又说对了。我们大妹心灵手巧有想法,很是能得阿茂几成功力的啊……” 肉眼可见的脸蛋由白变红,林小麦连耳根子都红了,嗔怪着瞪了郑叔一眼:“郑叔……” 郑叔哈哈一笑,说:“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好害羞的?我就没有阿茂那么好福气,生了两个乖女。不过各人有各人享福,我没有两个女,我有一堆学生等着我开饭,而且年年不一样。偶尔有一两个好像小麦这样的,毕业之后回来看看郑叔,郑叔就好开心啦!”
看着郑叔笑得开心的模样,林小麦也跟着一起笑,“做人最紧要开心嘛……但是郑叔叔,大家那么熟了,我就多口问一句。刚才那位……好像叫罗经理来着,跟你在这儿脸红脖子粗的,这是有什么龃龉吗?”
眼瞅着郑叔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麦希明说:“郑叔,我们不是故意的。就是刚好看到了。”
郑叔说:“没事,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个老罗呢……人是没什么问题,就是爱抠钱眼里。自从承包了这层饭堂之后,又说要抓高质量伙食,又要搞特色的东西……好了,销量口碑搞上去了,又开始作妖,嫌我熬高汤做好面搞自制点料成本太高,又觉得可以增加销路……反正这里头啰里啰嗦的,展开一匹布那么长,都是些糟心事……” 把筷子放在已经吃光抹净只露出个碗底的面碗上,林小麦说:“既然做得那么不开心,你家又有楼在收租的……为什么还要在这儿呆着?不如回去收租饮茶叹世界更舒服啦……” 郑叔又是摇了摇头,说:“那怎么行,我不甘心啊,如果说是我做得味道不好,又或者口味不对,没有人来吃我的东西……那我自己也没脸往这边搁,自动乖乖走人。问题是……现在那么多学生老师喜欢吃我的东西,那证明我的东西好啊?我干嘛要认怂?”
他越说越激动,脖子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林小麦递给郑叔一瓶没打开的矿泉水,说:“郑叔别激动,先喝口水顺顺气……你这么说,又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我还记得我们宿舍答辩结束那天,难得人齐,原本想要去外面烧烤园搓一顿的。不知道谁提议说,还是得吃一碗逢考必过面……大家二话没说的就一起来了1号饭堂。没想到那天恰逢考公,你的窗口挤得水泄不通,还是我刷了脸才搞到四碗面……那时候大家就说毕业之后大家可能会不记得学过什么知识,但一定会记得1号食堂的逢考必过面。”
郑叔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你们有心。所以我就觉得还是能够做下去的,哼,我这个面档可是摇钱树,铁鸡罗就算再怎么看不顺眼,在找到人顶替我之前,肯定不舍得放我走。我就看看到底谁命长……” 一直听着他们说话没吱声,这时麦希明对林小麦说:“看来真的是世界不如意事常有,这么说来,吴叔自个儿在东区开档,辛苦是辛苦,落得个自由自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
林小麦点点头说:“对呀。就算丢了老手艺,不做松针面了,卖卖牛肉面也能够养活一家子。只可惜之后再没有松针面了。但是做人嘛,最要紧的不就是活得开心么。”
她说话是真心实意的,郑叔在旁边听见了,撇了撇嘴摇了摇头:“丢了好几代人传下来的手艺……你要说老吴自在,我信。要说他开心……我就觉得未必了。”
麦希明说:“人各有志,这也算是求仁得仁吧。如果是我自己,我当然喜欢做自己拿手的,得意的好东西,然后招揽一帮会吃懂吃的、真心喜欢美食的客人,就比如郑叔你说到的这个学校里的学生……客人吃得开心,自己做得甘心,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说到后面,麦希明脸上一直挂着的笑意越发浓厚,就连在旁边听着的郑叔,那双浑浊的老眼也跟着闪闪发亮:“谁不知道阿妈是女人……有那样日子就好过了,给我皇帝都不做……” 打饭的人群喧嚣声响仿佛浪潮一般打向食堂,几百上千个饥肠辘辘的大学生从校园各个角落里冲了进来,各个打饭窗口前排起了又长又粗的人龙,窗口后面全套装备穿戴好的食堂工作人员就跟上足了马力的机器似的,耍开了食堂特有秘传“逢肉抖三抖”“肉还多就再抖三抖”的绝技…… 朝着已经在童子面窗口聚拢起来的学生们看了看,麦希明说:“郑叔,那边开始有人了……您需要回去吗?”
摇了摇头,郑叔说:“不急。”
林小麦提醒麦希明道:”老板,你还没有喝汤呢。童子面虽说是拌面吃法,但是汤是毫不含糊的。你尝一下……” 脸上露出赞许神色,郑叔微笑着点了点头:“大妹说得对了,吃面怎么可以不喝汤呢,汤面也好,拌面也好,汤都不能少……我用了猪骨、牛头、鸡架、牛大力、淮山、洋葱萝卜来熬这个汤底,还放了特等海米、蟹籽蟹甲来吊味,煲足了火候的。就算直接打来喝,也比那边快餐窗口清水白汤的要有营养得多。有几个家里比较困难的学生……就打饭只能打个白饭加青菜那种,会来我这儿打汤回去喝。人家一样拿奖学金考研究生。”
低头喝汤,林小麦抬头就笑:“好啊,原来不光是逢考必过面,还有逢考必过汤,而且面要钱,汤还免费……早知道我当年也来蹭汤喝啦。好怀念的味道啊,特别鲜,洋葱胡萝卜把牛骨的腥味中和掉了,而且打了泡沫杂质,汤特别清。里面浮沉点缀的,是葱白和韭黄……叶子菜会有臭青味,按规矩不兴见半点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