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和亲
嫔妃之间的明里暗里的斗争不会结束,紫禁城里的风波也不会平息,可众人似乎都很有默契,并没有把这样的事情带到寿康宫里。
寿康宫就像是个热闹和谐的“乌托邦”,所有人和和气气的陪着太后,撸着猫猫,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好像苦涩的日子也好熬了几分。
寿康宫里气氛是祥和,养心殿就不那么顺心了。
雍正政治作风同康熙极为不一样,他厌恶结党营私,热衷党争构陷对手之人,欣赏埋头苦干,有治国安邦真材实料之人。
如今年羹尧虽然人在西南,掌兵无数,但从上一次入京后,年羹尧收敛锋芒,大事小事皆要过自己一遍。
去了西南后,更是时常有请安折子送上,年世兰有孕后,年羹尧的折子几乎是不断,言辞恳切,透露出想要回京看看公主的心思。
雍正心里对年羹尧的忌惮并不会完全松懈,但见他如此也知道分寸,倒是也考虑暂缓对他的制裁,若是一直这样倒也是个能用的好武将。
这一对比,隆科多就显得极为骄功自傲,丧失了对帝王威严的敬畏之心。
隆科多虽然威胁不及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但他是京城的步军统领,整个京城的军权在他手中,加上隆科多有选官的权利,还打算提前笼络太子,这样的文武两开花,雍正反而对他的不满与日俱增。。
雍正对隆科多忌惮许久,可如今更为重要的是允禩、允禟虽然被自己圈禁,可支持者却还存着心思,尤其是老十敦亲王,私下里不知道藏着什么祸心,等着给自己送一个大礼。
内部的斗争已经让雍正力不从心,外部的压力雍正更是不得不防。
雍正如今敬重李茉,加上皇后如今有了六阿哥,身份不比从前,许多事雍正更愿意去寿康宫同太后交流。
雍正知道白天里寿康宫有嫔妃和孩子们在,这一日特地晚间来寿康宫陪着李茉用晚膳。
李茉见雍正心事重重,饭也没吃几口,自然知道是有事绊住了皇上的心思,怕不是要同自己商量。
“皇上今日怎的如此劳累,是有什么烦心事吗,先用膳吧,这汤是小厨房盯着熬了三个时辰的,无论怎样,身体是自己的。”李茉亲自给雍正盛了半碗。
雍正见皇额娘如此体贴,心里也有些感动,双手接住了这碗,嘴上却说着,“如此小事,怎能劳得皇额娘亲自动手?今日儿子来,确实也是有要事同皇额娘协商。”
寿康宫的宫人都是人精,见两位大佬有话要说,伺候的布菜的都退了出去,只留了苏培盛和竹息,这样的心腹贴身服侍着。
雍正见没有外人,这才娓娓道来,“今日早朝,准噶尔派人入朝求亲,为他们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的公主做王妃,以安边民之心。”
李茉见雍正提到这个,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要到朝瑰公主和亲的剧情了。
原著里,皇上是在一日早上同皇后商量的,彼时许多嫔妃也都在,也都提出了意见。这一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这只蝴蝶的原因,皇上倒是先来了寿康宫里同自己讨论了。
“皇帝的意思呢。”李茉没说话,只是望着面露难色的雍正,等着他的回答。
雍正同太后在一起,许多时候都不需要说一些体面话。太后不知道何时开始,说话直截了当,雍正也习惯了这样利落的太后,也就不需要维持仁君的人设,继续说了起来。
“若是往常,挑一个宗室的适龄女子,封个和硕公主,给些好的嫁妆,下嫁便是了。只是准噶尔这次要的是嫡亲公主,而不是宗室女子。”
“嫡亲公主?”李茉眉头皱了老高,“英格可汗年过六十,谁去哀家可都不舍得。”
“淑和和温宜岁数如此小,朕自然是不愿意的。若是和亲,朕是想”雍正顿了顿,看着李茉说道,“不如从朕的妹妹里挑一个。”
李茉在心里大骂雍正,看电视剧的时候李茉就觉得雍正又当又立,心里怕不是早就想好让朝瑰去和亲了,还非要借着皇后的嘴说出来。
李茉既然来了这个世界,除了要满足嫔妃娘娘的心愿外,也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多改变一些事情。
“皇上,你可想过,若是这次轻易答应了准噶尔,他们狼子野心,包藏祸心,日后还会起祸端?”
“皇额娘,朕自然是知道,准噶尔乃是朕的心腹大患,如此虎视眈眈,朕必然会将其收复。只是如今,朕登基不足三年,西北刚刚平定,准噶尔又那样厉害,若此事得不到妥善解决,恐怕再起战事。”
雍正没说出口,李茉心里却清楚,康熙末年贪腐不断,等雍正继位的时候,朝廷财库已经是空虚的状态了。
雍正这几年勤俭,又抄了好几家贪官,这才勉勉强强的撑起了整个帝国的运转,若是这个时候再大兴战争,雍正是担心钱马军粮的。
更为重要的是,雍正生平要说唯一缺陷,那便是军功方面确实比不上康熙和乾隆,能用的武将着实少了些许。雍正的政治环境恶劣,能信任的武将着实也不多。
李茉记得历史上,雍正后期就没打赢过准噶尔,还往后退了许多地方。年羹尧如今并不在皇帝心里有太大的忌惮,还是打算再试上一试。
“皇帝,哀家知晓你的顾虑。只是年羹尧西北一战,准噶尔如今对大清还有忌惮,此时未尝不能一试。”
李茉又记起,好像朝瑰刚嫁过去可汗就去世了,便继续说道,“更何况,英格可汗已过花甲,垂垂老矣,若是公主和亲,等到下一任可汗完全接任,皇上不担心他们反扑吗?”
李茉记得英格可汗活不了多久,朝瑰刚刚嫁过去,可汗就死了,按照民族习惯,朝瑰还要嫁给可汗的儿子,从正妻贬为妾。
李茉心里还是不愿意让朝瑰过这样水深火热,痛苦的生活,极力劝着雍正,希望他能考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