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搭车
这些衣服个个价值不菲,半路丢弃了可惜不说,最重要的是她们现在已经走了有2/3了,再忍忍就到了,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的一幕。那就是沈迟迟是要将衣物丢掉的,却被林清雅装进手提袋中挂在了行李箱的拉杆上:“再坚持一会就到了,这些东西半路丢了不值当的,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在途中多休息一会儿。”
林清雅的话虽然说的有道理,但是沈迟迟总不能真的按照她所说的来做。这要是累坏了爷爷期盼多年的曾孙,那可就真的是闯大祸了,更不是用钱就能弥补的。正当沈迟迟准备极力说服林清雅要将这些东西丢弃的时候,下一秒就瞅见不远处一辆老式汽油三轮车朝他们这边驶来。汽油三轮车的声音也随着距离不断拉近加大,迫使林清雅的眼神也跟着投去目光。沈迟迟灵机一动,二话不说来到了道路上拦住了车子的去路。中年男人脸上的不满归不满,但是口中仍就是询问原因。在得知林清雅和沈迟迟是要和他去往同一个方向,热心的将两人的行李放到了车内搭她们一程。聊到沈迟迟和林清雅来到这里的原因,中年男人也从沈迟迟的口中得知了林清雅是个孕妇,就连车子行驶的速度也跟着减慢了不少,只有为了稳稳当当的。“我说你们两个小子一看就是外地人,怎么有兴趣跑到这里来旅游了。”
前面的中年男人询问。林清雅和沈迟迟相互对视一眼,随后就见林清雅开门见山的说道:“不瞒你说,其实我们这次过来一方面是为了旅游散心,另一方面是为了见老朋友。”
老朋友?说到老朋友,前面的中年男人来了兴趣:“难不成有亲戚在这儿?”
林清雅抿了抿唇后开口:“算是吧。”
在与中年男人的聊天中,得知林清雅和沈迟迟是来找赵大栓以及耿之秋的,中年男人跟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也正是因为气氛跟着拉低下来,这才让林清雅察觉到了不对劲。中年男人感叹道:“耿之秋算是找了个好男人,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可要是没有个孩子怎么都说不过去,在我们这里要是换做其他人,恐怕耿之秋有得苦头吃了。”
关于孩子的事情林清雅也听耿之秋透露过一次,只不过当时只是粗略了一笔带过,并没有这邻村的中年男人讲述的详细。说是耿之秋的婆婆为了能够尽快抱孙子这些年没少被寻找各种偏方,婆婆是个好人,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也能看出来想要抱孙子的急切心理。沈迟迟感受到林清雅的情绪也跟着低落起来,她开口道:“可能是和孩子的缘分还没到吧,而且很多人都是备孕很多年怀不上,再后来就能拥有一对孩子,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沈迟迟的话语算是终止了这件事,也算是将林清雅在情绪低落中有所拉回。三轮车在村口停下。为了表达谢意,沈迟迟还特意取出几张准备好的现金想要推搡着交到中年男人的手中,到头来还是被中年男人拒绝了,再让沈迟迟再一次见识到了自己的民风朴实程度。两人站在村口处目送中年男人离开。沈迟迟转木便看见了村口处屹立不倒的百年银杏树,而且树上系满了红色的带子,这也迫使沈迟迟心直口快的询问:“二嫂,这就是你当时所说的百年大树吧?那……”转目,她的眼神看向一旁的民宿上:“这就是之秋姐经营的民宿和饭庄吧?”
这民宿看起来好像是用实木打造的,一共有三层,4楼的话是为了美观而建造出来的阁楼,再加上两旁是挂有红色灯笼的,看上去俨然有一种酒楼的感觉。林清雅的默认已经回答了沈迟迟的话语。二人相视一眼后迈开步伐向民宿走去。没到来到民宿的门口,下一秒就听见了耿之秋招呼客人的声音,除此之外还有从厨房里面传出来的砍肉声。这让沈迟迟见识到了耿之秋的豪爽洒脱以及赵大栓的能干。“走吧。”
林清雅拉着行李箱进入了民宿,沈迟迟紧随其后。听到有脚步声传来,耿之秋还以为是有客人来了。她将客人点的花生米摆放在桌子上后,转过身来便要招呼新的客人,下一秒就瞅见了林清雅已经站在旁边的沈迟迟。耿之秋的脸上立刻有了笑意:“清雅,是你回来了,我还以为是客人来了正要打招呼呢。”
说完,耿之秋含笑的眼神挪到了沈迟迟的身上:“这是……”沈迟迟洒脱的打招呼:“之秋姐你好,早就听我二嫂说你人很好,今日一见果然和我二嫂口中讲述的一模一样。”
讲述了这么多,沈迟迟一句话也没有说在重点上。林清雅在旁边帮忙补充一句:“之秋姐,她叫迟迟,你是我婆家的妹/妹,早就听说你人很好,再加上回去之后我的确有点想念你们了,所以迟迟就随同我一起过来了。”
这下耿之秋的心里一目了然。她的眼神还不忘向林清雅的身后打量两眼。洞察到耿之秋的心思,林清雅开口解释道:“奶奶的身体不太好,没能和我们一起过来,不过在飞机起飞之前奶奶特意叮嘱了一定要带她向你们问好。”
“好好好,都是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说完,耿之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开口道:“瞧我,只顾着和你们说话了,大老远过来一定累坏了。”
话音落下,耿之秋立刻帮忙倒了两杯水递给林清雅以及沈迟迟。沈迟迟是个心直口快的主儿。而她们所坐的位置刚好可以透过民宿的门口看到那棵百年银杏大树,这也让沈迟迟带着好奇的心理询问起了耿之秋:“这棵树真的灵验吗?”
耿之秋的脸上跟着滑过了一抹苦笑:“应不应验我不知道,毕竟只是传说,我只知道当年在结婚时因为当时近几年不打算要孩子所以许下了愿望,再后来又因为一直怀不上孩子而着急,所以又许了愿望,所以说应验也对,不应验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