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裴子清一家人
裴子牧心里咯噔一下,曾祖父这么严肃,不会,真有什么大事吧。心里打秃噜,动作就犹豫了一下,还是,妻子袁招娣,推了一把,嘀咕说“你愣着干啥,进去不就知道了。”
洗完手的,裴子清娘亲卢青草,扯着女儿,裴子暖也进屋了。等大家都坐好了,老爷子才开始讲话。
“你们可知道,清儿这次,回来的本意是什么?”
一众懵了,他们怎么知道,裴子清为何会来?他们也纳闷,不是说年前最后一次休沐不回来了吗?
“清儿这次回来本意是,是想不读书了。”
“啊?二哥,为何啊?”裴子暖不敢相信。她二哥她是了解的,特别爱读书,而且还很刻苦。怎么突然就不想读书了呢?
裴子牧也懵了,疑惑的说道:“就是,二弟,书读的好好的,怎滴突然就不想读了呢?”
“哎!说来都是我这把老骨头闹得。前阵子风寒拖久了,子清以为家里没钱给我看病,就起了这心思。”
裴老爷子这么一解释,裴子牧了然了,于是安慰弟弟说道:
“二弟,我已经给祖父抓药了,银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专心读书,莫要思虑过多。等过了这个年,哥出去干泥瓦工,还能再挣些银子回来。”
“嗯!子牧不错,虽然读书不行,但是也是咱家里的顶梁柱。不用过年了,眼下子清得了恩人再次施恩,我们家人,只要不偷懒,都会有活计做。”
“祖父,这是真的吗?我也可以吗?”裴子暖急切的问道。她知道家里现在的情况,也很想为爹娘,为哥嫂分忧,但是自己啥也不会,出去做工都没人要。
裴老爷子被自己孙女这么一问,顿时也心里打秃噜,是啊,自己孙女好像不适合干那些苦力活。
裴良松打岔问道“爹爹说的恩人是?”
“上会子清回来不是说,咱们给他凑的银两,差点让小偷给偷了吗?是那位恩人追回的束脩银。”
卢青草一听,儿子上次束脩银差点丢的事情,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哎呀!那还真是恩人呐!是又遇上了吗?那我们得好好感谢人家啊!”
“是啊,我们还没感谢人家呢,人家这次又要给咱家提供帮助了。”
于是老爷子就把孙子转述宋楠的话,再次转述给家里人听。
“哎呀!祖父,这是天大的好事啊!这样夫君,也不用跟村子里的瓦匠,跑远路找活干了。”
裴老爷子也高兴啊,笑着说“所以啊,你们尽快把家里地都翻好,等恩人那边需要人手,我们也好帮忙。”
裴良松也觉得是好事,松口气说道:“爹,不打紧,恩人那边什么时候需要人,我们就什么时候有空。田里的活大不了下工之后干,每天干一点,总归能干完。”
裴老爷子听了,觉得也是个办法。便又说道“恩人再次施恩的事情,先放一边,也不要到处宣扬,最终还没定下来。只是我们报恩的时候到了。我是这样想的,左边宅基地,子牧小家的院子也建好了,右边子清的宅基地就先搁着,他现在读书费钱,一时也不说亲,这几年攒的材料,先给恩人搭桥用,你们看怎么样?”
“搭桥?材料怕是不够!”裴子牧说道。
“哥,是搭简易桥,让人和板车,临时通过的桥。真正的拱桥,要能把建桥的工人运到对岸才行。”
“哦,临时桥倒是用不了多少材料,这些年给你凑的八根主梁倒是可以临时用,只是那些木头的确很好,搭桥倒是浪费了。”
裴老爷子连忙说“不浪费,不浪费,子牧要往远处想,以后恩人那边哟啊建宅子,要种农庄,如果都用上我们的话,有了余钱,再买也可以的。况且恩人的事情是大事,可不能计较这些。”
“是祖父说道有道理,是孙儿狭隘了。”
“没有,没有,那些木料都是你这些年跟人家做工时攒下来的,其中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祖父倒是有点不珍惜,你的辛苦了。”
“没有,祖父,恩人帮二弟追回束脩银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木料以后慢慢再收集就是了。”
卢青草突然想起什么,赶紧问儿子“清儿,恩人他们还在附近吗?这眼瞅着快中午了,我跟你嫂子去做饭,你邀请恩人来家里吃个饭吧。”
裴子清一想,他们刚刚是说过来考察的,一时半会的确不会走,倒是可以去邀请试试回道:“娘说的是,儿子这就前去邀请。”
“去吧,去吧,孩他娘,赶紧带着媳妇多做几样菜。我去裴四叔家找裴能割两斤五花肉来。”裴良松说道。
胚子暖听了,笑着说道:“爹爹真是着急,恩人他们还不一定来呢!”
裴老爷子打发裴良松,“去吧,去吧,应该的,即使有事不来,咱家也好久没吃肉了,就吃上一回,让大家见见荤腥。”
其实裴家日子本来过得也可以,都是老实本分又勤快的人家。就是供裴子清读书后,家里经济拮据起来。这个普通农耕家庭,供个读书人,就要全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裴子清再次来到河边,宋楠他们早就没影了。他蹙了蹙眉,心想着,不是说考察吗?这么快就回去了吗?但是,放眼四处,都没有宋楠他们的身影,只好失望的转头。这一转头让他发现,地上只有马车前行的痕迹,没有掉头往回走的痕迹。那就说明,他们有可能继续往前去查看。四角山上千亩的地,都是长方块形,往前走走,看个全貌也是理所应当了。
裴子清想明白了,也不着急回去了,寻路边一块大石头,坐下来等着。这一等,可不少功夫,他估计娘亲和大嫂饭都快做好了。正当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判断错误时,远远看见有马车驶来。
裴子清赶紧站起来,沿河村这条路很少有马车经过,来的方向也对,顿时激动起来。
宋楠带着三个下人,一直跑到叉流河再次汇聚的地方,停下马车。的确如宋楠所说,要想看山背面的荒地,还真得有条船才行。
“说说吧,你们有什么看法。地就是荒地,两边有水,就这么个情况。”
“种庄稼无疑是用水最为便捷。尤其是种水稻,我们这个地方,只要水源充足,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