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两小儿辩论
“都是这个秦桧耽误朕的时间,你看看,天色都晚了。”
走出牢房,看着马上落山的太阳,刘禅心中郁闷。
皇宫有规矩,必须在特定的时辰之内赶回来,就算自己是皇帝也不能轻易违背,不然会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鹏举,到时候他又要劝谏。
再者说了,修建昭烈庙,刘禅对手下的工人、农民待遇极好,绝不会让他们在夜晚继续加班,免得他们偷工减料,或者在建造的时候对父皇和相父心怀不敬。
所以,如果现在赶过去,等到那里的时候估计已经乌漆嘛黑啥都看不见了。
“那明天散朝之后再去,陛下先回皇宫用膳吧,龙体要紧。”
黄休小声的问道,其实没在秦桧身上浪费多少时间吧,主要还是岳元帅汇报的时候用的时间多些。
不过谁让秦桧被陛下厌恶呢,所有的不顺心都是秦桧的错。
用个屁的膳,这里的菜水不拉几的,除了甜都没啥味,每次还得朕下令重做。
刘禅叹了口气,但又无可奈何,“走吧,回去吧。”
回宫以后,饭菜果然和刘禅预料的一样,不过这次刘禅并没有撤下重做,反正也不饿,就这样吧。
匆匆用过了晚膳,就有魏振来禀报说要打造的床已经好了,刘禅看都没看就让他把床放进了御书房。
也不知怎的,明明平时在御书房看书的时候困得要死,可真在里面放了张床刘禅反而有些睡不着了,人啊,真是贱。
再接下来就到了喜闻乐见的侍寝时间,这次刘禅本想玩个花活,把妃子带到御书房中颠鸾倒凤。
可是一进御书房刘禅刚好对上了诸葛亮木像的眼神,吓的刘禅兴致全无,最后在妃子幽怨的眼神中将她送走,自己独自在御书房中过夜。
……………
“唉!”
又是无聊的一天。
由于朝政已经处理完了,而上元节的假期还未结束,刘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
“鹏举应该已经接过了张俊的一部分士兵,正在按自己的方法训练;
陆游应该还在和他的青梅竹马游玩;
李清照……八成又去饮酒赌博,我靠,我想她干什么,明明已经答应了鹏举不再碰的。”
刘禅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好像自己也不知道找谁玩,真的好没意思。
“孤家寡人呐,朕不开心!”
刘禅叹了口气,这个鬼季节,朕就算是想斗蛐蛐都找不到。
“陛下!”
刘禅正躺在御书房的床上思考人生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黄休的声音。
“陛下,您昨天不是说今天去看看昭烈庙的进度吗,现在天色正好,不知何时启程?”
“哈欠~”
刘禅伸了个懒腰,好吧,目前也就只有这件事能吸引起朕的注意力了。
“走,现在就走!”
刘禅打开门,强烈的阳光让他有些睁不开眼,“大冬天的阳光这么大干嘛,烦人!”
黄休缩了缩脖子,谁惹陛下生气了,怎么这么大的火气?看来今天我得小心点。
“黄休,愣着干什么?快去准备马车!”
“陛下,要不要多带些人,今天可没有张宪将军在侧,奴才手无缚鸡之力,如果有什么意外怕是无法保护陛下。”
“带个屁的带,随便弄辆马车去宫外等着朕。”
刘禅瞪了他一眼,我是去观察进度顺便体察一下民情的,带这么多人岂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皇帝驾到吗,臭显摆什么啊。
“奴才遵命。”
黄休暗暗摇头,陛下是不是做噩梦了,感觉今天心情不好。
“这还差不多。”
等到刘禅走到宫门外的时候,黄休驾着一辆较为简朴的马车等候了。
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果是那种很华丽的马车,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朕还要骂你。
“你们是不是都会驾车啊,朕记得上次就是忠贤驾车,车厢中坐朕、鹏举还有陆游。”
“禀陛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的。”
黄休摇了摇头,“只有我们这些经常出现在陛下身边的才都会一些,其他的奴才一年半载见不到陛下一面,哪会这种技能。”
“哦哦哦。”
刘禅点着头进入了车厢,虽然马车看起来很简朴,但是里面却另有乾坤,最起码空间足够,“走吧。”
“奴才遵旨,但是有一件事奴才不知当不当讲。”
“有什么当不当讲的,说出来便是。”
得到刘禅允许的命令,黄休才继续开口,“陛下要修建昭烈庙的事情早就在民间传开了,武侯以及大汉那帮人在民间的声望可是极高的,所以经常有人围观正在修建的昭烈庙。
这都是奴才听维护马车的小太监说的,他说那里自从陛下下旨后常常水泄不通,马车难以通行,所以,陛下可能要受累多走几步了。”
这就啊,朕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刘禅不耐烦的声音从车厢中传出,“知道了,好好驾你的马车,多走一会又能怎样。对了,到了地方叫我老爷即可。”
“遵旨!”
感受着已经走动的马车,刘禅在车厢中陷入了沉思,最好不要让朕发现什么偷工减料的事情,不然我一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
……………
“老爷,已经到了,请下马车。”
刘禅睁开眼睛,真慢啊,朕都快睡着了,“知道了!”
走下马车,果然和黄休说的一样,现在的栖霞岭南麓不复当日之冷清,人们摩肩接踵,似乎都在等待着昭烈庙的建成。
“没想到汉昭烈帝的名气这么大啊。”
刘禅重重的吐出一口气,心情大好,看到父皇在民间这么受欢迎我就放心了。
“刘备名声是不错,但汉文、汉明、唐宗,哪个不比他的名声好?“
黄休旁边一位老头出声反驳道,“我们这些底层百姓啊,真正想要看的还是武侯祠,刘备他是沾了光了。”
刘禅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父…昭烈帝如鱼,武侯如水,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谁是沾了谁的光。”
“你这年轻人读的书多,什么鱼啊水啊我都听不懂。”
那老头摇了摇头,自顾自的离开了,“不过你说的也有点道理,要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出山。”
刘禅笑了笑,没有说话,然后一道稚嫩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妄佛求仙之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陛下应该崇儒抑佛才对。”
“你胡说,佛家只是劝人向善,并无过分行为,妄佛求仙不还是那些儒家士大夫们的一厢情愿吗,关佛家何事?”
这声音好耳熟啊。
刘禅循声望去,见是两个小儿在一旁争吵,后者好像是之前在这里救过的男孩,叫什么修缘。
前者与他年纪相仿,但刘禅并不认得,只觉得他身上的气质有些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真有意思,两个小孩怎么吵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