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来生,我守护你 > 第111章 调查研究

第111章 调查研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之然却一锤定音,他知道阿蓝真的行,上一世他见识过阿蓝描绘过实物图,简直像真的一样。

    “阿安,阿蓝的安全交给你。”

    “放心,少爷!”阿安是属于人狠话不多,平时木讷,但对于危险的人和事他都有一种惊人的敏锐,练武最勤快,下手狠,忠心。

    他能答应,绝对做的到,目前能和他打平手的只有宋之然。

    阿蓝能承担了这一个责任,大大的减少了宋之然的担子,他和梅翎走访街市,看看出产和消费水平。

    阿蓝每天和阿安早出晚归,带回来大量的手绘图纸。还标注了地名。他们两个还租了一条小船,阿安会划艇。

    十天功夫,阿蓝已经完成任务了。每一处的海岸线,阿蓝以一比一百的比例画出来。宋之然和梅翎非常赞赏,他们的工作也接近尾声。

    南丹这边咸鱼最出名,但没有一个大作坊,都是一些散户制作,数量不够多,而且品质良莠不齐。

    没有好的运输途径,很难往内陆销售,只能内部消化,所以经济不发达。

    宋之然见到他们的工作完成的比预期快,海运可做!

    他们会沿着海岸线继续前进,听南丹本地人说,他们的上方沿海大量出产珍珠,还有大量的海盐,但是盐业是属于朝廷控制,普通人不能染指。

    反正一路上,各地的特产都有所不同。

    在京城,那些富贵人家也喜欢吃海产品,但是因为运输困难,大多一货难求,珍珠是首饰市场上的必需品,需求量很大。

    至于长途运输保鲜法,有了阿蓝这个穿越大神在,小菜一碟!

    南丹必须得有一个大码头,这个要经过朝廷的允许才能修建,而且宋之然还要有运输执照。

    这时候需要动用欧阳靖的背后的力量才能做到,就是有求慎郡王的支持者。

    宋之然立刻写信给欧阳靖,让他开始在淮城造大船,要三艘!

    半年后要交付使用,他相信舅舅能将事情办妥的。

    同时,宋之然收到了胡一杰的来信,隧道已经挖好,可以转移培育优良杂交的矮脚马,那地方能容纳三至五万匹。

    人员方面也在同步进行,都是经过考验的,信得过。

    由于名种马在京城打开了市场,现在名种马的交易量大大提升,其他马的更是批量售卖,这两个月销售额有五十万。

    林丘的工作是负责监督训练马匹,工作时是骑在马上的,他适应得很好。

    宋之然将消息转告阿蓝,阿蓝也放下心来。

    五个人收拾行李马不停蹄的离开了南丹,去了下一个海港城,距离南丹不到三百里,这里叫满江,满江属于一个比较大的城池。

    这里的人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和凌州府差不多。

    这里的海产更丰富,出海的大船比较多,收获自然多,居然还有人养殖了珍珠。

    所以,这里的珍珠比较便宜。码头是现成的,一切都更方便。

    宋之然他们在这里的工作反而不多,而且在这里开店比较理想,人流量大,五湖四海,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货运客运都好做。

    宋之然他们只停留了六天时间就继续前进。

    一千多里的海岸线,十几座城镇,宋之然他们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走访调查,发现最适宜他们发展基地的居然是南丹。

    虽然南丹县最原始落后,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容易垄断控制。

    在造船的同时,等朝廷的文件下来,宋之然就打算开始动工。

    转了一圈后,宋之然暂时打算长驻南丹县城。

    梅翎却开始各地奔跑,各项合适的生意在沿海城市要开展起来了,梅桦也来了南丹,他们现在需要大量的人手。

    搞基建正是阿蓝的本行!

    在等待批文的时候,阿蓝和宋之然已经开始搞设计图。

    阿蓝根据上辈子的码头建筑,加上本地的实际地形,进行了相应的改变,让码头更加方便实用。

    在这方面,宋之然自愧不如,阿蓝果然是他的福星,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宋之然也没时间去考究阿蓝的知识从哪里来的,上一世阿蓝就是这样的了。

    没让宋之然等很久,批文就下来了,和批文一起来的还有欧阳靖的两个心腹,他们原是江南的大掌柜,两个人都带着家眷来,他们打算在这里扎根了。

    欧阳靖给宋之然来信,他表示全力支持大外甥的事业,需要的人力物力,全部由他提供,让宋之然大胆放心的去做!

    宋之然自然开心,舅舅连后顾之忧都帮他解决了。

    等码头建好,咸鱼作坊也要开起来,他还无偿为当地渔民提供比较大的的渔船,当然,这种渔船在南丹县就能造,宋之然补贴银子就成了。

    大型的渔船比较安全,也能收获更多的鱼类,还有宋之然帮他们大量收购,这是天大的好事。

    一时间,南丹所有的渔民都来争相报名提取渔船。

    阿蓝一统计,这样的小户渔民居然有五百多户,跟他们以前看到的多了不少。

    来南丹县城,自然要与当地县令打交道。

    县令姓李,三十多岁,他本是没什么靠山之人,否则也不会被下放到这里那么偏僻的地方。

    这里的人贫穷,海上还时常打风,每年的税收少得可怜,这里没有一年税收是达标的,他已经在这里当了两届县令也没能上调。

    李县令也不忍心苛刻百姓,是以,他以为自己在这里慢慢的熬资历到致仕,然后回老家养老就算了。

    今年突然来了一个少年商人,他一来就改变这里的死气沉沉的状况。

    李县令非常惊讶,后来经过几次接触,连他这个正儿八经的同进士出身的人也自愧不如,他们当即成了忘年交。

    宋之然带了上面的批文要搞码头,李县令自然十分配合。

    以前无所事事的整天在衙门摸鱼,现在他天天在码头亲自督工。要不是他只有两个儿子,他都想招宋之然做女婿了。

    有钱有物,自然人手就不缺,码头很快就建造起来,海鲜加工作坊也同步进行,而且两地相距不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