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有读书的机会了!扫盲教育。
一个月,整整花了一个月!
养鸡厂终于建成了。
村民们分到的田里,或多或少种上了麦子。
村子的发展也趋于平稳,呈直线上升趋势。
幸福感也呈倍数提升。
人人都在为拥有自己的土地,眼中都有了希望。
杨小虎这些天没有闲着。
三国演义也看得差不多了。
村里想读书的孩子每天都会来找杨小虎玩。
杨小虎身上有一个小包。
小包只负责装书,里面躺着一本字典,一本三国演义。
“兄弟们,今天养鸡厂建成了,我们仓库里面的鸡也该带出去了!
这些鸡也总算是有地方待了。
但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我们不能闲着,鸡吃的各种草我们依旧要去采摘。
粮食我们没有,但草这种不要钱的东西,咱们是管够的,不能让鸡饿着了!
一百只鸡我们都管不过来,那以后一千只呢,一万只呢?
我们的将来是星辰大海,决不能骄傲自满!”
杨小虎站在高处,一手指天,“你们觉得怎么样!”
“中!我们跟着小虎哥干!”
一个比杨小虎小几个月的小子喊道。
而后,响起了阵阵童音,“小虎说得对,一百只鸡我们管得过来,难道以后多了,我们就管不过来了吗?”
“小虎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听小虎的!”
杨小虎最熟悉的同伴这时候更是捧场。
赵小龙跳起来说道:“小虎年纪不大,但他脑瓜子聪明。
他说的对,养鸡厂是咱们村子人的。
我们大人有大事要做,这种喂喂鸡的活儿我们不干,我们家大人也要干。
与其让他们来,浪费下地干活的时间。
不如我们替大人分忧,以后有了书读,我们也不能懈怠!”
“对,不能懈怠!”
一声熟悉中夹杂着陌生的声音响起。
众人朝那个方向看去。
是一个戴着蓝灰色帽子,帽子上还有一颗红星的女人。
“你是谁?”
“对,你谁?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孩子们看着这个女人,都是满脸疑惑。
对陌生人,他们会心生警惕。
女人穿着一身灰黄色衣裳,衣裳比较鲜艳,这也是为什么孩童们会惊讶的原因。
这衣服穿在女人身上实在是惊艳,村里长大的孩子哪里有见过,此刻眼睛都不眨的盯着。
“我叫赵小凤,你们没有见过我,我是你们的老师。”
当得知自己是要去农村教导学生,赵小凤就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麦香村。
即使家里反对,他也没有想过不来。
“你是老师?你就是村长说的,来我们村子里教书的老师?”
“老师你穿的真好看!”
“老师,我们麦香村还没有学校呢,咱们在哪里读书啊?”
“对啊,哪里读书啊!”
听到赵小凤说自己是一个老师。
孩子们心中是高兴的。
家里的大人在家念叨过不只一次。
说要听老师的话,要是不听话,老师就不要他们了。
如果不读书,就只能在田里干一辈子农活。
读了书就能像杨小虎那样,成为村子里别人家的乖孩子。
以往,杨小虎只是乖巧。
这些孩子还不甚在意。
觉得他们自己也可以。
但杨小虎最近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
实在是太夸张。
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比得上的。
而且,杨小虎带着村里孩子养鸡,割草喂鸡,铲鸡粪。
读书厉害就算了,还爱劳动!
杨小虎就彻底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究其原因,杨小虎读书了!
马仁礼给他上过课!
因此,在面对女老师的时候,他们很是尊敬。
只要自己读书了,就能和杨小虎比肩了。
也能得到家里人的重视。
杨小虎也朝着女人围了过来。
这里是麦香村,不管这个女人身份是不是真的,都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
赵小凤正巧看向杨小虎,他没有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而是反问向杨小虎,“你刚刚话说的不错,你应该读过书吧?”
“我?”杨小虎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想了想点头道:
“我只看过三国演义,还有一本字典,我包里还有一本gcd宣言,就没看过别的书了。”
“你有字典?还有gcd宣言!”
赵小凤长大了嘴巴,不由得他不惊讶。
这个年头想要得到一本字典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连上大学的里加些学生手里。
都可能没有一本完整的字典。
“你的字典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康熙字典?”
“对,就是叫康熙字典,”杨小虎想了想,补充道:
“字典是康熙字典,但也可以叫麦香村字典,这只是一个名字。”
赵小凤眼前一亮,只觉得杨小虎聪明。
这强调的这一句乍一听没什么意思,但在有心人眼里,这就是站队。
“我听村长说过你,你很聪明,以后我是你们的老师,”
赵小凤看向其他孩子,“在哪里上课我听村长的,村长一定会给我们一个不错的课堂!”
赵小凤说完话,孩子们就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养鸡厂周围是有大人的,见这边情况不对劲,也朝这边走了过来。
一听之下,心头大喜。
读书的机会,这可是读书机会!
“先生,先生,你说你是教书先生,我想问问,怎样才能去读书吗?
我家孩子很聪明,能给她一次机会吗?”
“我家孩子也很聪明,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上的,要是有机会我家孩子能去吗?”
“你家孩子就是个傻子,傻子读啥书!”
“傻子怎么就不能读书了?”
赵小凤分开正欲动手的两位家长。
“傻子也是人,我教书育人,重要向着gcd都是我授课的对象。”
“不论聪明不聪明,主要是麦香村的孩子,我都能教!”
他来到麦香村是有任务的。
教书育人是其一,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
“上面有指令,农村教育差不得,不能落后城市太多。
我们麦香村,青草村,丰收村……
我们十几个村子,就只有麦香村能有教书先生来。
我不能请求他们来农村教书。
但我既然来了。
就一定会竭尽全力,给村里人扫盲!”
教书育人是他所愿,扫盲是关键。
在文盲率80%的今天,不可能用更多的资源来在农村教育出精英。
她来到麦香村,想过教出厉害的学生。
可从来没想过,教出来的学生能比城里的孩子更厉害。
只要能对村里人进行扫盲运动,扫盲成功,她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有个人给了她惊喜。
未来一篇《金色的鱼钩》让她这个年轻女教师的名字出现在了《工人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