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人间天堂河西村
江柳月坐在柜台前,看着她娘打算盘。
还真别说,这手法还挺熟练的,看来没少跟小姨学。
“娘,吃果,这是苹果可好吃……”江柳月把一个洗干净的水果递给她娘亲。
沈氏一顿,崩溃道:“哎呀,我算到哪儿了?小月!你吃果到一边去,别吵着我算账了呢。”
江柳月笑笑,“娘,您就别算了,这都打烊了还赶紧去休息一下,每天这么累,我有时候真的怀疑,给你们盘下这个酒店,到底是对还是错的!”
“这孩子,看你说的是什么胡话呢?如今酒楼的生意好,每天有银子进账,还能帮村里销一些河鱼瓜菜,何乐而不为呀?”沈氏不以为然。
“行行,娘说的都有道理!那您可不许太累了。”江柳月叮嘱她,然后匆匆出门去了。
沈氏在后面大喊,“小月,你又干嘛去啊?天黑了呢。”
“去葛大夫他们那边看看情况。”小月说着,已经走远了。
*
葛家药堂里,小月把所有的虎骨金疮药下架收走。
“葛大夫,以后咱们药堂不能再卖这种药了,要是有人受伤用这种普通的金创药吧。”江柳月说着,拿出十瓶普通金创药给他。
葛大夫有些担忧,“小月,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为何不让卖虎骨金创药了?”
“葛大夫,也没别的事情,就是一般的伤员,普通的金疮药也一样能用,没有必要用到虎骨金疮药。”
听到说没事,葛大夫这才放下心来。
江柳月在镇上待了两日,实在觉得无聊,干脆回村开荒去了,顺便攒点命值。
*
“小月姐回来了!”
“哎呀,小月,有一阵子没见你,好像个头还长高了?”
“是是是,我看着也这么觉得,个子确实高了些呢?”
……
村里的人看见小月回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过来凑热闹。
“来来,大家吃糖糖果。”
江柳月从背包里拿出一包糖果,分给村里的孩子们。
“谢谢小月姐姐。”
荣儿抱着她的大腿,要眼巴巴的要她抱,“小月姐姐抱。”
江柳月心里一阵柔软,急忙把这小人精包了起来。
“荣儿,这阵子乖不乖啊?有没有认真吃饭呐?”
“嗯,我很乖,小月姐姐,阿爷说你在马山镇,距离我娘家很近,你明天可不可以带我去找我娘啊?”
小荣眼巴巴的问,好像她要是拒绝了,小家伙的眼泪就要出来了似的。
“好!下次姐姐带你去找你娘!”
“耶!太好了太好了。
这时,村公舍旁边的学堂里,走出来一位夫子,孩子看见他,一窝蜂的跑了。
姜氏正从家里走过来,看见这一幕,笑着说道:
“这些皮孩子~生怕夫子叫他们进课堂读书,跑得比兔子还快!”
“呵呵呵~”
村里的人哄堂大笑。
“姜婶~”
“唉,小月,今日什么风把你给吹回来了?”
“在镇上待着挺闷的,还是村里好啊!”江柳月浅笑。
*
姜氏跟着小月坐在院子里喝两口茶。
“小月,我们家准备建新房了,等砖瓦房建好了之后,就开始张罗我家大儿子的婚事了,给他提亲纳彩……哎呀,光想想都后忙一两个月了。”
姜氏乐呵呵的,跟她分享家里的喜事。
“这些事我跟你聊一聊,心中有数,到时候再忙也要回来喝我家的喜酒喔!”
“好好,我们全家都回来的。”江柳月也替她高兴。
“小月,听说镇上的店铺,三四十两银子也能盘一间了?”姜氏向她打听。
“嗯,三四十的也有,位置偏一些,怎么你们想在马山镇买铺子吗?”
“先问问,到时候我那个大儿子和儿媳要是想做些小买卖的话,就给他张罗一下。”
江柳月替她高兴,家里的好日子就快一步步实现了。
*
江柳月挥着手里的锄头,汗如雨下。
【叮,开荒除草,寿命值+5分钟。】
【叮,开荒除草,寿命值+5分钟。】
……
【叮,开荒砍树,寿命值+10分钟。】
她回村三日,药园后面的荒地,全给开荒出来了,村里的人看了表示不解。
“这小月全家都去镇上开酒楼了,咋还回村开荒种地呢?”
“小月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能受什么刺激,非要这么劳苦自己啊?小月那是勤快!你们不懂!”
……
江柳月悄悄用风系技能,把锄好的荒地,成片翻一下土,重复几次,整细土壤,最后铺一层杂草烧了一遍,算是有机肥料了。
【叮!开荒整地,生命值+10分钟。】
……
她从空间拿出已经培育好的玉米苗,这片新开荒的土地,全部种上玉米。
【叮!开荒种地,生命值+10分钟。】
【叮!开荒种地,生命值+10分钟。】
……
路过的村民,啧啧称赞。
“哎呀,小月的开荒种植速度,简直神了。”
“谁说不是呢,短短几日,这后山的一大片荒地,变成一片玉米地了!”
“这有什么稀奇的?小月她有天生蛮力,干起活来,你们谁也比不过她!”
*
江柳月找里正帮忙,安排人管理她在村里的所有田地,收获农产品的时候,三成归村里公用的建设金,她只要七成。
王大富明白小月这为村里好,谁都知道她家种的东西,产量高得离谱,三成归公,已经不是一笔小数了。
这阵子小月还在马山镇开了几家店,把村里的农产品全都收购了,不管是村里人挖的药草、山上摘的野果、河里捕的鱼,地里种的杂粮,她都照收不误。
这让村里家家户户的口袋里,都攒了余钱,日子可见的好了起来。
“小月,村里的田地你放心,我们回替你照看好的。”王大富排着胸脯保证。
最近村里的人手里有了余钱,也学着狗剩和里正,开始筹备建新房了。
江柳月想了一下,花了半日功夫画了几张河西村的建设规划图纸,交给里正。
“里正伯伯,这是村里的建设图纸,村里的房子可以统一建起来,家里人口多的可以建这种四合院式的户型,这样户型方便三代同堂一块儿居住,房间多,一家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还能互相照顾。
人口少的人家,可以建这种户型小一些的房子,一居两室,厨房、柴房围着一个小院。”
王大富看完江柳月画好的房租图纸,觉得很好。
他决定把自己家的房子也建成这种大四合院的户型,将来两个儿子成家了,东厢房西相房各一屋,他和老伴住一屋,大家还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其乐融融。
“小月,你这住宅的图纸很好,回头我召村民大会,跟大家说说这个全村统一建房的事。”
江柳月又抽出底下的两张图纸,“里正伯伯,这是村里公共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图,从村口到村尾,所有的路面都用这种石头间隔绿化草地做成的路面,路边统一种一些小叶茶树。”
王大富有建筑方面的经验,他看了小月画的图纸,觉得很新鲜,没见过这样铺石路,中间还留空种草的。
他找人去河边山头捡了几箩筐拳头大小的石块,再让人去挖一些连根带泥的草皮回来。
小月亲自指导,当场把村里的泥路铺了一小段,些段道路变得美观又干净起来,大家都觉得好。
“哎呀,真是好看,下雨天走上去还不脏鞋,不会一脚泥,使用又美观。”
里正,以后咱们村里的路都这样铺吧!”
……
王大富也觉得好看。
*
村民大会上,里正把村里统一建新房子的事情,很大家公布一下,顿时炸开了锅。
纷纷凑过来看新房子的“图纸”,虽然看不懂,可听村里的建筑队王五他们都说好,那一定是好的。
又听里正说,建新房的砖瓦木料都是不要钱的,小月把砖窑给了村里,以后就是公用的了,她还在山上砍了不少木材,只要村里的人去拉回来,就能用了。
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建四合院的人家,要出二十两银子,小户独院的人家出八两银子。
不过建房子的时候,全村的人都要参与进来,帮忙干活。
这可把村里的人高兴坏了,建个土房子,还要花十两银子呢!如今村里福利好,只要八两银子就能建砖瓦房了。
“哎呀,说到底还得多谢小月,建房子的砖瓦和木料可是占了大头,给咱们省了很一大半的建房钱呢!”
“对对,多亏了小月,不然二十两银子哪里够建四合大院的房子?”
“哎呀,太感谢了,小月你是我们村救星、福星啊!大恩人呐。”
……
【叮,村民的感激,人缘值+2000】
【叮,村民的感激,人缘值+2000】
……
村里一百多人口,江柳月一下收获了20万人缘值,她获得了两次系统抽奖机会,可是都没抽到九转回魂丹,一次抽到了五年的寿命,一次抽到了第二块灵田。
多了一亩灵田,也很不错,这下她可以一块种粮食,一块种灵草,赚银子和赚灵石两头都不误。
江柳月心里高兴。
*
两个月后,河西村的集体建房已经完工了,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大瓦的新房,很是气派,村里村里大大小小的路都铺上了石头和草皮,在路上走半天,脚也不沾泥,实在是太好了。
还一个用砖头加石粉铺平的村广场,能晒稻谷,还能晒大被子,也是孩子们玩闹的场所。
老岩他们看着河西村的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不想走了。
反正他们补办的身份户籍,也是在河西村落了户的,只不过不分任何田产土地,他们向村里正请求,想在在河对岸建房落户。
王大富征求全村人的意见,一下加里十几户人,村里人开始有些不同意的。
后来小月说,村里人能这么快住上大瓦房,也是多亏了老岩他们这几个月没日没夜的赶着烧砖窑。
再说以前打仗的时候建村门楼,也是用了老岩他们烧的砖,才能保住村里的一份安宁,我们要知恩图报。
后来这么一想,村里的所有人都同意老岩他们在河对岸落户了,不过他们只能在对岸开荒种地,不能到村这边来。
老岩他们之前寄出去寻亲的信件,终于有回信了,有几个亲属流落到了曲南县城。
他们打算去曲南城里接亲属。
如今外面战后重建,世道还不算太平,小月让他们再等几天,等她安排好了人护送他们去。
*
这阵子,附近十里八乡出去逃难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看到自己村里一片废墟不由悲从中来,听说河西村不但完好无损,而且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吃上饱饭,纷纷过来投奔河西村。
有女儿的人家表示,愿意把女儿嫁给河西村的光棍,就这样,三天内村里发了好几张喜帖了。
以前人人嫌弃穷乡僻壤的河西村,如今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瞥开战乱后的对比不说,就算他们的村子没被毁,眼下河西村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也能甩他们村子几条街!
河西村的福利好,不但能家家户户住上大瓦房,还能天天吃上肉,孩子还能上不要钱的学堂,家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能领十斤米粮,在村里的加工坊干活,每个月还能领300文工钱!
这样的生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简直是人间天堂!
“哎呦,这河西村这么好的福利,我都想休夫改嫁了!”
“切,你这臭婆娘,说这种话也不害臊!七老八十的,脸上的皱纹都能夹死蚊子了,除了我,谁还愿意要你?”
“唉,你死鬼!我脸上有皱纹,你脸上就光溜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
村口门楼外前来投奔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这让王大富很为难,村里不能盲目接收流民,可那些人都宁愿留在河西村的门楼外吃野菜,也不肯离去。
想想都是十里八乡的百姓,王大富于心不忍,可又想不出合适法子安置他们。
小月头脑活络,聪明点子多,于是找小月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