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办家宴
朱允熥答应一声,清了清嗓子,上前几步,朗声道。
“皇爷爷有旨,凡是随军者,皆赏银五十两,布两匹,白面十斤。有立功者,再行封赏。军中百户升千户,千户升万户。晋王府所有兵士,编入京师大营,以供朝廷调遣。”
三军高呼万岁时,朱允熥跳下台子,蹲在朱元璋身边,“皇爷爷,今儿三叔也总算是回来了。咱们这一家子,也算是团聚了。”
“孙儿提议,来一次家宴。把姑姑、叔叔们,都一并叫到宫里来。咱们这一大家子,好好的热闹热闹。”
人上了年纪,就愈发的喜欢热闹。
他们嘴上不说,可又有哪个老人,不希望儿孙们,多多的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呢。
别看朱元璋内心坚强,也从不在脸上表现出什么。
但朱元璋,是最重视亲情的。
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这怕是朱元璋,最喜欢看到的一件事了。
“不必了,费那个劲干啥。”
朱元璋犹豫了片刻,还是摇头拒绝了,“去年百姓收成不好,朝廷的税没收多少,还支出去打仗用了不少。这才哪到哪,不过年不过节的,别浪费这个功夫了。”
嘴上拒绝了,可朱元璋的内心深处,还是十分渴望一大家子在一块儿吃吃饭、说说话。
朱允熥拽了拽朱棡的衣袖,“皇爷爷,这钱啊,就从孙儿那吴王府里的俸禄里扣。今年的这个日子,可不常有。恰好趁着叔叔、姑姑们都在,这家宴可一定得有。”
朱棡也接着说道,“父皇,这钱也可从儿臣晋王府的所用里去扣。”
“儿臣这回打仗,抢了不少,足够用的。熥儿说的不错,这家宴,确实得办。”
一儿一孙这么劝着,朱元璋有些犹豫了,手指在桌面上点着。终于,朱元璋叹一口气,“老三,你也是这么想的?”
朱棡笑道,“爹,上回二哥和老四回来,您就给他们开了次家宴。这回儿子回来了,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再说了,咱们兄弟几个,可好久都没和您一块儿喝酒了。”
提到喝酒,朱元璋一拍大腿,“成,那就这么着吧。你俩都说行,那咱也不说这个不字了。”
站起身,双手扣着,背在身后,“老三啊,这事儿,就由你去操办了,咱也不想掺和。就一条,别用太多钱了。都是自家人,又不待客的,不必吃那么好。”
“要咱看,一人两块烧饼,也足够吃了。”
朱棡苦笑着答应一声, 与朱允熥一块儿跟在后头,“旨意,我收到了。你小子,到底还是对咱们这些叔叔们动了手。打你小时候,我就看得出,你是个不安分的主。”
听着这句似夸非夸的话,朱允熥也学着朱元璋,双手扣住,背在身后。
“三叔,这种事,让皇爷爷来做,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好,只要皇爷爷把这事儿给完全的定下来了。那后头,再想改,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轻重了。”
“因此啊,侄儿倒是觉得,这对叔叔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李景隆挠挠头,“三爷,臣倒是觉得,吕氏有喜,于三爷来说,倒不是什么坏事。孩子多了,吕氏自然分心。”
桌子上的蜡烛,一天之中,也换了近十根。烛光映在墙上,朱元璋的半张脸,都处在阴暗之中。
至于今天蓝玉的寿辰,本该由朱标去贺寿。但这一次,朱元璋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摇摇头,“孙儿给皇爷爷道喜,只是日后,皇爷爷又要少一份心思在孙儿身上了。”
朱元璋放下最后一本折子,起身有些费力。坐了一整天,几乎没有怎么动弹。双腿,已经有些脱力麻木。
朱元璋直接打断,“哪来的太子嫔,咱儿子只有一个太子妃,就是常家那丫头。”
兄弟几个之间,总开着玩笑。那些规矩, 是留在外人面前的。而现在,周围都是自家人,朱棡也没什么忌讳。
长灯之下,一根蜡烛上的烛焰在风中跃动。忽而熄灭,又突然的亮起。这样的忽明忽暗,搅的朱元璋心烦意乱。
朱标推开奉天殿的门,步子走的很轻。即便如此,在空寂的奉天殿内,还是有沉重的脚步声。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朱标虽然心疼,却也做不得旁的。把手伸进了前朝,即便是朱标,也饶恕不得。
想到这儿,朱元璋不禁握紧茶杯。手掌心的温度,越来越高。厚重的老茧,在杯壁摩擦。
“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咱这两个孙子。他们中,没几个是真心实意的,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虽然也是气话,但朱元璋说的却很认真,也想的很清楚。虽然不能都杀了,但为了大明朝,杀一半,也不是不可以。
景仁宫东雅阁,王八荣没了后,梳头发的事情,就交给了另一个小太监。只是这个小太监,总是不称朱允熥的意。
走出东雅阁,礼部侍郎董伦手捧几本书,站在院内。花白的头发,再加上短而密的胡子,戴着一顶素帽。
“爹,明儿三爷受封,您准备了什么贺礼给送过去。我可是听说,颖国公家的那两小子,是准备了一对玉麒麟送过去。”
“不近外臣,不亲内侍。牢记圣学,方得始终。不急,不骄,不躁。如此,殿下当为天下之典范。”
可这次却是不同寻常的,把消息给放了出来。李文忠就知道,朱元璋这是想要钓鱼呢。
李文忠看向大门的方向,微微迟疑之后,“不见,就说老爷我卧病在床,就只剩一口气了,谁也见不了。”
常升连忙打住,“三爷和咱们说过,越是拿不定主意,就越不能去找舅舅。听三爷的,没错。”
和尚也不急,“小僧是奉曹国公世子之命,特意来为曹国公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