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歧

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人,派出去了不少。

    可回来的,就寥寥无几了。即使是有回来的,也都是无功而返。

    天色渐暗,赵思礼已经完全的坐不住了。这不知道还好,一知道朱棣独自去围猎,将近一整天没回,就更加的心烦意乱。

    他可不希望,燕王朱棣,在这个时候,出了什么事。

    “高丽侯,燕王回来了。”

    赵思礼高悬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可他依然咬着牙,站在门口,借着月光与地面积雪,这才看到隐隐约约的几个人影。

    “把门打开。”赵思礼吩咐了一句。

    一边说着,赵思礼还加快了脚步,朝着朱棣的方向走过去。

    完全的看清楚,赵思礼不由得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好,“燕王,您这是去哪儿了。这兵荒马乱的,您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下官死罪倒也罢了,可惜这么多将士呢。”

    朱棣正是高兴的时候,听到赵思礼的话,瞬间凉了一半。

    他悠悠的看一眼像是来兴师问罪的赵思礼,心中有些不悦,可还是强压着火气,“嘴馋了,上山去寻些野味来吃。”

    就要进营时,被赵思礼拦住。

    “燕王,您即便不愿说,下官不听就是了。您又何必,编这些谎话,来为自己搪塞呢。”

    朱棣脸色一沉,“高丽侯,您未免管的也太宽了。”

    周围人都不敢说话,只能是眼巴巴的瞧着。尤其是赵思礼,整个人,都处在一片阴郁之中。

    他不吱声,帮着把朱棣的马牵过来,“天色不早了,燕王早些歇息吧。”

    扣好了绳子,放好了草料。

    赵思礼先一步回营,在经过朱棣面前时,停住脚步,“燕王,下官说句不当说的。敬您是大明燕王,下官自然是不能多问。可抛去大明燕王这个头衔,您只是营中副将。”

    “副将去往何处,告知主帅,这是礼数,也是规矩”

    几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

    朱棣红着眼睛,嘴上骂道,“赵思礼,你可拿鸡毛当令箭了。父皇那是看得起你,给你这个主帅。不管怎么说,孤这个大明燕王去哪儿,也是没必要跟你一个侯爵去说的。”

    事实上,朱棣并非是围猎去了。

    几天窝在这里,动弹不得,他也是心急。

    跑出去,带着些人,硬是从山上,摸出了一条小道来。这条小道原本就有,只不过被连日的大雪,给完全的盖住了。

    这条小道,完全的连接大宁府与兀良哈的地界。

    赵思礼不知,可朱棣又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究竟为何离营给说出来。

    还要争辩几句,朱棣突然不说话了,抬起头,凝视着他刚刚来时的路,“鞑子来了,这看样子,可是不少的人。”

    地上的雪在晃动,得超万人,才能有这样的动静。

    朱棣无心再去争吵什么,把刚刚脱下的战甲,再给披上。转过身时,要与赵思礼商议,却见赵思礼已经是在营外骑上了马,扬鞭要去。

    “高丽侯,留步。”

    朱棣笑了笑,快步走过去,在赵思礼身边低语,“山上有条小路,直通兀良哈的地界。你去正面迎敌,我去把这路给堵上。”

    朱标突然转头,意味深长的看着朱允熥,“你是不是有什么私心。”

    不等着朱允熥说话,朱标就自问自答,“罢了,估摸着,你皇爷爷听见这事儿,和你想的一样。”

    “皇爷爷气盖寰宇,他们害怕。如今忠心,却不代表着他们的子孙。分而治之,才能长久,”

    朱标突然的起身,先走几步,“走,咱们去奉天殿。”

    跪在最前头的那个,詹徽微微侧目,瞧见朱标,心中一紧。

    朱标冷笑道,“既是舞弊了,你们又有什么脸面,让孤替你们说话。”

    “太子,他们”大狗帮着朱标把门打开,嘴上习惯性的去多问一句。

    嘴上喃喃自语,“大明朝的天,这回真的塌了。”

    朱标与朱允熥,一左一右,轻轻拍打朱元璋的后背,帮着顺气。

    其中缘由,都是因为礼部与朝中的大臣们,以私心选录进士。

    朱元璋直接打断,“熥儿,你爹不明白,你说给他听。董伦是不是冤枉,咱心里比谁都清楚。”

    “父亲,董师可不杀,却也不可留。整个礼部,都得给置空了。否则,难平天下学子之心。”

    朱元璋转过身子,坐在御案前,给自己灌了一大口浓茶,喘着粗气。

    而那时的方法是,补录北榜,重新确定状元、榜眼、探花。

    “南北分录,确实不错。但一定得落实到各省,要让每个省,都有学子中进士。以此,让他们互相牵制。”

    可他没想到的是,乡党所涉人数,远超洪武三十年那一次。就这么,朱允熥开始觉得有些不安。

    原本是三十年的南北榜,在朱允熥的刻意而为之下,提前了十二年。

    偶然的,朱允熥扭一扭酸痛无力的脖子,却看到院子里跪着一人。瞧着身影,似有些熟悉。

    朱允熥赶紧的伸手去扶,对于董伦,朱允熥心中更多的是感激,出于纯粹师生之情。

    朱允熥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蹲下来扶着董伦,“董师,你先起来说话。”

    董伦语重心长,“殿下,如今有一人,可镇住整个文官。这人,也在等着殿下您去呢。”

    董伦苦笑着摇头,“殿下,臣已经是臭名昭著了。在学子之中,又何来德高望重一说。”

    “南北分榜一事,也可由韩国公来处理。臣断定,不消七日,那些学子,就得都把嘴闭上。”

    前世虽不通政事,但朱允熥却也知,在朱棣几次北伐时,朱高炽以太子行监国之事。

    主要的,是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台阶。因此,于朱元璋而言,补录北榜,最好不过。

    但不同的,空印案是瞒上。而这一次的南北榜,则是欺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