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拔

第三百一十六章 开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起初,在听着李景隆要打头阵时,朱棣还有些许的不屑。

    旁人不知道,他可是对李景隆清楚的很。这个纸上谈兵的富家公子哥,哪能做得一方主帅,带兵出去打仗呢。跟在后头,做个参赞,都得想着李景隆是不是该少吃点,节约粮食。

    清早,这边与别处相比,太阳要起的更早些。

    朱棣提着一捆刚刚送来不久的干草,到马棚喂马。

    已经是没了印象,这匹马上一次跟着自己一块儿去打仗,那是个什么时候。

    “委屈你了,窝在这棚子里,动弹不得。”朱棣将干草塞进食槽,一只手轻轻的抚摸马脖子上的鬃毛。

    马叫唤几声,嘴里嚼着草料。

    朱棣叹一口气,打开整个马棚的大门。刚刚走进去一步,朱棣就愣在原地。眼睛环视一圈,一个挨着一个的数着数。

    数完这些,朱棣心里头凉了半截。

    他急忙的冲出马棚,大声叫着,“来人,来人。人呢,都他娘的死哪去了。”

    马倌系着腰带,赶紧小跑着过来,“燕王,小的在呢,您吩咐。”

    朱棣手指着马棚里头。大声质问,“马呢,里头的马少了一半。没老子的将令,谁他娘的允许你把这些马放出去的!”

    马倌有些委屈,却又不敢辩解。

    后面,闻声而来的赵思礼,微微皱眉,冲马倌摆摆手,示意他先去。

    “什么事,值得燕王如此大动肝火。”

    朱棣回过头,火气仍然不减,“赵思礼,这些马呢。就李景隆那个德性,你让他带这么多人走,又与送死有什么区别。几千人的性命,就要白白葬送在他李景隆的手上。”

    听着这直呼其名,赵思礼有些不舒坦。

    虽然读书不多,但赵思礼却也知道。被人直呼其名,多半是对方真的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而且,这其中多多少少的,还有侮辱的意思。

    可赵思礼并不发作,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燕王,曹国公可是奉旨来的。”

    “旨意也没说,准他带兵打仗!”

    赵思礼一时语塞,他可摸不准,这是不是朱允熥的意思,又或者是朱元璋的口谕。

    吸一口凉气,赵思礼回头吩咐,“来人,去把曹国公给追回来”

    “行了!”

    朱棣不耐烦的抬手打断,转身进帐,“吩咐下去,咱们就出发吧。他就算是死,也别死在老子的面前。要不是看他和老爷子那实在亲戚,老子真不给他啥脸面。”

    “大明朝会打仗能打仗的多了去了,何时需要他李景隆冲锋陷阵了。带着几千人,就这么去找鞑子去了,简直胡闹!”

    瞧着朱棣的背影,赵思礼摸了摸脑门。

    一边是燕王,一边是曹国公。

    两边的话,他都不能不听。而且,李景隆只带走了少量的骑兵。他们今早出发,兴许还能追上李景隆。

    只不过,赵思礼看着朱棣的眼神,愈发的不同寻常。

    “高丽侯,那咱们”

    赵思礼淡淡的开口,“拔营吧,就照燕王说的那样,追上曹国公。”

    “嗯?”朱允熥又笑着反问道,“怎么,没想好?既然没想好怎么说,就回去驿馆,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过来说。没事,孤有的是时间。”

    使者趴在地上,头碰在地砖,全身发抖,“殿下恕罪,我家大人,绝不敢欺骗大明,更不敢于大明皇帝陛下不敬。我家大人迟迟不进军,是因为”

    使者全身都软了,“因为,我家大人在等皇帝陛下的旨意!没有旨意,我家大人,也不敢擅自动兵。”

    使者放下茶杯,又跪下,“我家大人,他始终是大明的臣子。既然是臣,那就没有不奉旨的道理。请殿下放心,旨到即行。”

    从永安宫出来时,朱允熥贪婪的猛吸一口气。空气中,淡淡的花香,确实沁人心脾。坐在花园里,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自打上次之后,朱允熥就几乎没见过他的这位二叔了。不仅如此,他还听说,他的二叔跑到景仁宫告状去了。

    听朱樉这么一说,他也就知道,朱元璋的旨意发出去了。三位藩王,各有所用,又合一进了大都督府。

    朱樉没想过皇位,他对朱标心服口服。他也自知,就算朱标人没了,皇位也不会落在他的头上。

    朱允熥使劲摇头,“这是皇爷爷的意思,与侄儿无关。启用藩王,这本是祖制。除了皇爷爷,谁敢去改。”

    前者运筹帷幄之中,后者冲锋陷阵杀敌。但无论是哪一种,朱元璋都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接着,朱允熥起身就要走,“二叔,高丽如何,这该是皇爷爷定的。咱们都是臣子,按着旨意来就是了。事情还没根呢,您就给定好了。这多多少少,有些没把皇爷爷放在前头。”

    朱元璋喘着粗气,右手指着朱樉,“你个狗羔子的,玩心眼,玩到你侄儿身上了。你多大,他又多大。”

    在得知朱樉和朱允熥说,要让老四入高丽(朝鲜)时,朱元璋一口闷气,憋在心里,怎么也吐不出。

    旁边,朴无用跪在地上嚎哭,“殿下,您就认错了吧,皇爷心底子软,您说几句软话,就也成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朱樉的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高丽,现在似乎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朱元璋扔开竹挞,拍一拍手上的竹屑,起身往榻子边走,“说呀,不是挺能说的嘛,咱听着呢。”

    可再往后时,后世的皇帝与后世的藩王,能不能继续维持着这种较为微妙的关系。扪心自问,朱元璋没什么信心。

    朱允熥坐在御案边,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看的清楚。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是来回看了多少次了,朱允熥深深的叹气。

    目前来看,这是最为恰当的选择。但制度,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