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教育一事
山村的河边,丁铃又把自己好好的洗了一遍,然后,湿漉漉的待在河边,小声的啜泣了起来。
这件事她不敢回家和爷爷说,爷爷为了她能上学,已经很劳心劳力了,不应该再给他增加更多分压力了。
不过在这河边的,除了小丁铃,还有一个小女孩,她的肤色比较黑,也在这里默默的抽泣着。
丁铃认得她,她叫张赛赛,她也是和自己一样被欺负的,她爸妈一辈子在山村种地,而她的皮肤不知道为什么,生下来有些偏黑。
当然,不是黑人的那种黑,而是正常的,比其他孩子找我黑上了一点。
于是……一些高年级的孩子稍微学了点地理和人种,就开始管这个稍微黑一点的小女孩叫非洲野人了。
毕竟是村小学,其实各种方面管的不是很严,年级划分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这个外号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村小学。
一瞬间,非洲野人这个称号,就被戴在了这个只是皮肤偏黑的小女孩的头上,没有人在意小女孩是否愿意,他们只是觉得,这个外号很好玩。
就好像自己的小名,二狗,狗子之类的小名一样——
感觉很好玩。
但是,这个外号实际上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侮辱性真的很强,杀伤性也很强,只不过,一般的孩子,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是觉得这个外号很好玩,让人很开心。
或许,这在孩子们的眼里算是合理的玩闹吧。
当然,这个或许是可以去掉的,这就是一种玩闹,对于女孩子的一种愉快的玩笑。
只不过,对于当事的女孩来说,这个玩笑并不好笑,甚至可以说……是恶意满满的。
只不过,除了当事人,又有谁会在意呢?
大多数人的本性,都是混沌的,不否认有天生善良,亦或者天生恶棍,但是,人是有极强的可塑性的。
这也是教育存在的意义,不论是否学习知识,人在世界上,就是在无时无刻地接受着教育,只不过,现代社会将教育更加的集中,细化。
它让人在获得一个相对善良的个性时,也赋予了所有人一个自我思考的能力,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本质。
那些顽劣的欺负人的孩童,不管愿意与否,在未来的日子中,都会在各种教育下渐渐的变得像个正常的人,善良的人。届时,他们回忆起童年,他们当然也会记得那些被他们欺负的人。
只不过……在记忆与大脑的美化下,他们变成了一个个不怎么合群的朋友。
当然,这只是个小山村,大家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远方的县城,所以,孩子们玩心来的快,去的也快。过了两年,大家虽然还记得臭妞和非洲野人这两个绰号,但是用的也不那么频繁了,也算是有些成熟了。
只不过,因为之前的那档子事,反而让这个黝黑皮肤的张赛赛和丁铃成了好朋友,算是一种抱团取暖,也可以算是互相安慰吧。
但至少,她们的友情没有变质,就算大家因为日渐成熟接纳了她们,她们也没有和团体走的太近。
说句实话,毕竟已经被团体伤害过了,之后又怎么可能真正的融入进去呢?
时间逝去,两个女孩一同上了初中,因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她们从村小学出来之后就到了县里上学。
不过由于路途遥远,所以两个女孩一同在县里的初中住宿,爷爷的话,他也是很努力的种地干活,把钱都凑了出来,用来供孙女上学。毕竟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但是学校还是收各种零零碎碎的学杂费的,加上住宿费,伙食费,其实在08年前,还是一笔不小的钱的。
不过这有什么呢,或许很多人会有不满,但是丁老头可是很满意了。
这点钱,不算贵,或许自己要辛劳大半年,才能供的起娃子上学,但是这和过去比起来,算的了什么呢?
在自己小时候,可是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地主老爷家的孩子读书,哪怕是村里的富农,花再多的钱,也不会让你读书的!只有那些被地主老爷看上眼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老爷们的伴读,能读上些许书,可以识文断字。
再过些年啊,那边瀛洲人就过来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倒是会开学校,但是开的大多都是教日文的学校,为了让咱们亡国灭种的。
而且,那帮有书读的大老爷们甚至有不少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投了瀛洲人,做了他们的帮凶。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也是大多数了。
不过好在自己加入了那支队伍,那里有政委教自己识文断字,自己也认识了一个女孩,也相互表达思念,约定打跑了鬼子,就成婚。
可惜,她最终还是没能看到国家焕然一新,打土豪,分田地——国家日益富强起来。
虽然那些地主全杀了可能有无辜的,但是十个只杀九个绝对有漏网之鱼,尤其是北边的孔家!当然,也没杀,说实话上面还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呢!你看,连那个超级大汉奸,卖国的末帝都没杀。
而且,国家还普及了教育,丁老头对未来是充满了希望的,在未来,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直到真正实现完美的教育免费!
现在这点钱,资助给国家,丁老头觉得值!
当然,不可否认养育孩子,出大头的就是教育的钱,但是如果让他读国家指定的教育,还会付那么多钱吗?
实际上,如果去掉补习班,课外辅导班,兴趣班,家教等等一系列开支,小孩从小读到大学,恐怕也消耗不了一个家庭多少钱,更多的情况是,自己咬咬牙,苦上一两个月,孩子一年的学费就挣到了。
以这个视角来看,或许对于那些日子穷苦的农村人,亦或者老一辈的人的眼光来看,国家对各种教育的补贴已经到吓人的程度了,再说花钱,那不是自找的吗?
于是,生孩子里面最大的支出,教育一块,对他们来说反而不是问题,这或许就是这两三代人对于教育养娃之间不一样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