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高考来临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村里的知识青年们就趁着还没开始春耕,就去县城的新华书店或收购站找书。
可能是大家都没想过高考会恢复,所以他们去找书都找的挺齐全的,不管是初中的书还是高中的书他们都找到了不少。
找到书之后,他们趁着高考恢复这个消息还没传开,他们就一天到晚都在复习,到了春耕的时候,他们下了工就用空余的时间复习。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毕竟他们放下书本这么多年,不勤奋点怎么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
上大学估计是每个知识青年做梦都在想的事,就连郭宇也不例外。
虽然郭宇没说,但周丰回家后看郭宇大着肚子还这么拼命学习,他心里就有数了。
毕竟军区的消息要比乡下的消息灵通得多。
“媳妇儿,你这是准备去考大学呀?”周丰道。
郭宇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说。
不过郭宇也没想瞒着周丰,还要靠他做爸妈的思想工作呢。
郭宇:“是啊,我也想上大学。”
谁还没个大学梦呢?
想当年她的成绩可是在学校位列前茅的存在,要不是这场风波 还好过去了。
周丰看郭宇说起上大学,那模样,就像当初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自信张扬。
郭宇看周丰沉默不言,还以为他不同意,连忙问道:“怎么?要是真有那一天,你不同意我去高考?
还是你担心我考上之后会抛夫弃子?”
周丰:“我没有不同意,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考上了,你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自己好不容易才追到的媳妇,可要看紧了,可不能让外面的野男人骗走了。
听到周丰说的话,郭宇心里松了一口气,她伸手搂住周丰的腰,眉开眼笑道:“周丰你真好,要是真有那一天,到时候就把孩子送回乡下给妈带,或者是在大学附近租房子住,带上我妈让她帮我们带孩子。”
周丰摸了摸她的头,“好,不过你也别太拼了,要注意休息。”
郭宇笑了笑抬头对周丰说道,“我知道的,我就是每天闲着没事多看看书而已。”
郭宇怀孕八个月之后就申请休假了,现在每天在家里待产。
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开始,各个大队牛棚里的人陆陆续续的平反回城了。
随着牛棚里的人逐渐离开,村里的知青们就知道高考真的快要恢复了。
他们就更加努力复习了,恨不得一天到晚埋在书堆里。
他们盼啊盼,从春天盼到金秋十月。
1977年10月21日,全国各地的报纸广播都公布了高考恢复的消息。
国家鼓励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的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参加高考。
并公布了一个月后,在全国各地陆续举行考试。
郭有兴在家里的收音机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就立马跑去村部队,并用广播播报了高考恢复的消息。
霎那间,整个大队都热闹起来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着这个消息。
特别是那些下乡的知青,终于让他们等了。
知青们都激动不能自已,有的激动到呐喊,有的喜极而泣。
大家都被他们激动的心情感染到了。
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要是能考上,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一生,说脱贫致富也不为过。
当时在地里干活的知识青年们都纷纷请假回去看书,大家都不想在地里浪费时间。
毕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复习了。
生产队也同意了,也没有硬要他们参加劳动,反正地里也没什么事做,还不如让他们回去复习。
村里也有不少人回家复习。
因为时间紧张 ,学校为了让陈晨和马丽影他们安心复习,还特意减了不少课。
但马丽影她们担心课少了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所以马丽影她们就请邓清灵帮忙顶了不少课。
她没拒绝,还让她们好好复习,邓清灵没想高考上大学,而是想等改革的春风,到时候好乘春风起,出来捞黄金。
毕竟改革开放初期,遍地是黄金,不捞它一笔,怎么对得起她穿越一回。
上大学这事还是交给家里的小朋友吧。
而学生们知道马老师他们要复习参加高考,就鼓励他们为他们加油打气。
马丽影他们心里既感动又激动,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11月28号那天,村里派车送他们去考试,为了送他们去考场,大队还特意去县城借了一辆拖拉机回来。
不为别的,村里就有不少人报名去参加高考了。
要是村里有人考上了,那他们大队就是十里八乡的先进大队了。
要是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大家走出去谁都会高看他们一眼。
这时候高考没有全国统一试卷的 ,命题权在各个省,考试时间也都有所不同。
因为高考没有统一命题,时间也由各个省自定,最早的是11月21日,最晚的是12月25日,跨度近1个月。
考试分文、理两大类,文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地;
理科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各科满分100分,总分400分,个别地区有附加题加分;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
1977年的首次高考是11月21号。
与现在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
虽然当年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但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
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