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那些事 > 第94章 刘仁轨火烧日本兵船

第94章 刘仁轨火烧日本兵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唐高宗李治任命:

    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总管。

    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总管。

    程名振为镂方道行军总管。

    契苾何力为测贝江道行军总管。

    分多路前往攻打高丽。

    唐朝大臣刘仁轨,为官清廉刚正。因为他不受拉拢,在皇帝皇后面前得宠的李义府很是厌恶他。

    刘仁轨因处理毕正义案得罪了李义府,被李义府弹劾贬为青州(今山东青州)刺史。

    讨伐高丽大战在即,李治命刘仁轨督运东征军粮饷。

    李义府在明知海上可能起暴风的情况下,强行督促刘仁轨率领运粮船队启航出海。

    运粮船队在茫茫黄海升帆远航,遭遇强劲台风,狂风巨浪里运粮船剧烈摇晃颠簸,大部分侧翻沉没,押运护卫军粮的唐兵大都葬身大海。

    这是失职渎职罪,朝廷派监察御史审讯刘仁轨。

    李义府向高宗李治说:

    “淹死在大海里的兵士都是百姓的孩子,不杀刘仁轨,没法向百姓交待。”

    中书舍人源直心说:

    “海上突然遭遇风暴,这不是人所能预料的。”

    高宗李治只是把刘仁轨撤职,让他在郎将刘仁愿属下的军队里,充当普通士兵。

    李义府又示意刘仁愿找个借口杀死刘仁轨。刘仁愿看见刘仁轨象一名普通士兵一样,训练吃苦、作战勇敢,一直没忍心杀他。

    以前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日本国通好,把日本当做依靠。他并且送自己儿子扶余丰到日本充当人质。

    百济亡国后,百济逃将僧道琛、鬼室福信收集残余兵众,占据周留城,迎接被放回国的扶余丰为百济新国王。

    他们兴起轰轰烈烈地“百济复国”运动,打算恢复旧国,并且领兵围住旧都于府城。

    刘仁愿兵少力单,勉强守御于府城。

    这时李治任命的熊津都督王文度,刚上任就开始生病,很快就死了。

    刘仁愿更觉得没人援助,不得不派人飞速报知唐朝廷求援。

    李治想:刘仁轨不就是刘仁愿属下的现成人才么?他熟悉百济当地情况,起用他还不用另派人万里赴任。

    于是朝廷紧急起用刘仁轨,任命他为检校带方州刺史,统领王文度旧部兵马,以及部分新罗兵,带兵前往援助刘仁愿。

    刘仁轨毫不畏惧慨然前行,把从原青州官署中带出的唐朝日历及唐朝皇帝庙号禁忌表,随身携带,并对属下们说:

    “我从此领你们荡平东夷,推行大唐历法。各位应该齐心协力帮助我,跟着我不用担心不能建功立业。”

    刘仁轨强调军纪,属下军队纪律严明。沿途征战勇往直前,每战必胜。

    百济将领鬼室福信领一支军队军堵住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树立两道木杆栅栏于江水中,做得坚固异常,堵截刘仁轨领兵援助刘仁愿。

    刘仁轨领手下唐军和新罗兵一起攻击,好多人一齐用刀剑猛砍,把两道栅栏全部毁去。

    百济兵众或被杀,或被赶入水中淹死。被杀死的和落水冲走淹死的,没法统计。

    僧道琛得知鬼室福信已败退,也把围困于府城的百济兵撤了,退守到任存城。

    刘仁轨和刘仁愿两军会师,暂且按兵不动。

    退守任存城里僧道琛自称领军将军,鬼室福信自称霸岑将军,两人互不相让,各领部下相互攻击。

    僧道琛被鬼室福信所杀,鬼室福信掌管百济全军。

    刘仁愿和刘仁轨商量,认为百济都城于府城,全靠熊津口为屏障,熊津一丢失,都城就守不住。于是决定放弃于府城,两军全部移驻到熊津城。

    唐朝任命刘仁愿为熊津都督。令休整军队,再行进兵。

    唐朝一面召回刘伯英、程名振,改派任雅相为贝江道行军总管。

    转调契苾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征集三十五路军队,及番部各兵,速攻高丽。

    高宗李治改元龙朔,打算亲自出征,被武皇后劝阻才作罢,传诏调各路进兵。

    苏定方先进贝江,连战连捷,于是进围平壤城。

    高丽莫离支(宰相)盖苏文派儿子盖男生领兵四万,守卫鸭绿江,堵住任雅相率领的唐军。

    任雅相得知高丽兵人数多,不敢前进。这时契苾何力领兵到来,主张进军。

    鸭绿江江面结冰,契苾何力领着唐军踏着结冰江面,呐喊着冲上对岸。

    高丽兵毫无防备,措手不及,立即溃逃。

    契苾何力领兵追杀,斩首三万多级。盖男生骑马快跑,没被唐军追上,保全了性命。

    契苾何力再打算进攻,不料贝江道行军总管任雅相病死在军中。只好暂停发兵,并且向唐高宗李治传递消息。

    高宗李治觉得任雅相刚刚死去,对行军作战不利,下诏让契苾何力班师回朝。

    苏定方久围平壤,屡攻不下,反而军中有沃沮道总管庞孝泰阵亡。

    因为接近年底,又下了大雪,天气严寒积雪不融化,兵士疲乏挨冻,也解除对平壤围困,回师归唐。

    新罗国王金春秋,得了一场大病死了。他的儿子金法敏继位,金法敏在国内勉强支撑局面,没有能力派兵再援助唐军攻打高丽、百济。

    高宗李治颁诏书给刘仁愿刘仁轨,大意是说:

    “攻打高丽的各路军队都撤回来了,只剩你们在守在百济那里。

    你们占据熊津一城,势孤力单。一座孤城,你们没法坚守,不如转移到我国友好的新罗去保存兵力。

    如果金法敏愿意留你们在新罗国镇守,你们就暂时在他们国家那边。

    如果他不愿意,你们就乘坐战船返回我国。”

    刘仁愿看了诏书犹豫不决,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刘仁轨奋然说道:

    “臣子为国家利益盘算,如果需要舍命一死就绝不含糊。怎么为了活命就规避危险处境?

    试想皇上打算灭掉高丽,所以先灭百济。占住百济从南边攻打,我朝大军从北面攻打,南北夹击,高丽必亡。

    我们留兵守堵在百济,是制住了它的心腹要害。

    如果我们磨快兵器、喂饱战马,充分备战,攻击敌人不防备。理当攻无不克。

    打了胜仗之后,兵士们就会更加充满必胜信心留在这里。

    然后分兵占据险要位置,发展势力,写奏章给皇帝,再求些增援。

    朝廷知道我们做事有成,当然特别欣喜,必定派兵派将,援助我们。

    这样能歼灭敌顽,不但不会丧失当前我们占据敌国城池的功劳,还能永久肃清东夷。

    如今平壤我军已退师,熊津也再丢弃,眼看着百济残余势力,不用多久又气焰嚣张起来。

    高丽国敌寇,要想歼灭更遥遥无期。

    一旦丢弃熊津,这几年血战战果,打下的良好基础,彻底归零。

    熊津孤城在敌人中央,我军现在是扎进敌人心脏一颗钉子。

    我们如果撤离,刚一挪脚,马上被敌军占领。

    就算我们转移到新罗国,那又怎样?也还是占据一个角落一个外来客。

    万一情况生变,仍然面临灾祸,那时也是后悔无及。

    我判断鬼室福信凶狠残暴,他们君臣相互猜忌。

    将来鬼室福信必定实施屠杀政变,现在扶余丰和福信谁死谁活还不一定。

    我军应坚守待变,抓住时机行动,不用忧虑不会获胜。

    古人有说法叫做“将领在外,面对战场实际情况做决定,国君的命令有时不执行。

    还请刘总管详察!”

    刘仁愿说:“刘刺史你说得非常对!”

    众将领也表示赞成。于是激励全军守城备战,等待时机开战。

    忽然百济国王扶余丰,派使者前来。城门守卫派人报知刘仁愿:

    “刘大总管,有百济国王使者来访。”

    王仁愿说:“领他进来吧。”

    来使对刘仁愿说:

    “唐大使是什么时候领兵回国?

    我们国王说到时候派兵士护送你们。”

    王仁愿想:这是等不及了,盼着唐军退走,刺探消息来了。

    王仁愿一时没有回答。刘仁轨一边回答说:

    “我军很快就要启程回国了,正在打点行装。

    难得你家主人一番好心好意,你回去替我谢谢他,不用你们护送!”

    扶余丰的使者探听完消息就回去了。

    刘仁轨对刘仁愿说:

    “狡猾的敌虏太蔑视我军了,居然派人打探消息,催着我们快走。

    眼下敌虏使者刚刚回去,他们认为我们正准备回师西去呢,我军正好不发出声音,悄悄进兵,攻打他个毫无防备。”

    刘仁愿大喜,说:

    “这个主意棒!”

    当即领兵袭击支罗城,一战即攻下来了。又进击岘城、大山、沙井等城寨。杀敌和俘获敌兵特别多。

    福信得到战斗情报,才派援兵守岘城。

    刘仁轨装作传令放缓进攻,趁着晚上令兵士背柴草杂树,填护城沟。

    很快堆积的杂树柴草和城墙一样高,将士们踩着柴草杂树登上城墙。

    百济守兵得知唐军已上了城墙,知道已经来不及抵挡抵抗,只得打开没有唐军围困的一侧城门逃走。

    刘仁轨领唐军安安稳稳地占据了岘城,从此可以和新罗国运军粮通道连接起来,不用担心唐军断粮了。

    刘仁愿写了奏章给李治请求添兵,李治传诏调来淄州、青州、莱州、海州兵士七千人,火速奔赴熊津。

    又派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领唐军继续前进。

    百济国王扶余丰,正和鬼室福信争夺军队指挥权,扶余丰领亲兵杀了福信。突然听说大量唐军渡海而来,急忙派使者向日本请求援兵。

    日本齐明天皇,亲自去筑紫(今日本福冈),调兵援救百济。

    齐明半途中生了病,到达筑紫就死了。日本皇太子天智,举丧听政。派部将阿昙比逻夫、阿部比逻夫等,先率水师战船二百艘救援百济,又派人三万人随后跟进。

    这时孙仁师也领唐兵到达熊津,和刘仁愿、刘仁轨会师,唐军声势大振。

    各位唐军将领提出要攻打加林城。刘仁轨说:

    “加林城在水陆要冲,地形险要、城墙坚固,我军为如果急攻,反而损伤兵士。

    如果缓攻必旷日持久,几个月打不下来,也会导致兵士疲劳。

    不如直捣周留城。

    周留城是百济敌虏的老窝,所有的凶恶之徒都集中这里。

    除恶要除去根本,一旦攻克周留,顽敌强敌被消灭,其他城市不用发生交战就占领了。

    于是分路进兵,孙仁师、刘仁愿,邀请新罗玉金法敏,一起从陆路进兵。

    刘仁轨和别将杜爽、扶余隆,率水军及运粮船从熊津进入白江水面,打算与陆地行军的唐军会师。

    663年八月二十七日,唐朝水师和日本水军在白江口相遇,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打响。

    唐军战船和日本战船隔水相望,双方的桅杆船帆林立,如同水上一片片移动的树林。

    这时日军在附近的战船是分多批从日本赶来的,已有一千多艘,唐军战船不到两百艘。

    唐军战船体形庞大,每一艘能载士兵600名,因为船上还运载着作战物资和军粮,每艘船只能载士兵120人。日军战船体形小,每艘船能载士兵40人。

    一千多艘对阵不到二百艘,战船数量规模存在巨大差距,日军没有料到唐军会主动展开攻击。

    刘仁轨指挥唐军以黄龙船和海鹘船带头列阵,其它船分左右两队跟上,以人字队形包围日军。

    日军所能做的就是设法突围。唐军舰队占领白江口两侧,日军船队包围在中间无法逃出去。

    唐军用拍杆打击日军船只,很多日军船侧翻,日军兵士落水入海,日军将领朴市秦造田来津战死。

    日军船队好不容易强行突围后,唐军连续四次追击日军舰队。

    在白江出海口,刘仁轨指挥唐军实施火攻,命兵士在箭矢上绑上小布团,布团浸满桐油,点燃,弯弓发射。

    唐军万箭齐发,无数携带火球的小火箭飞落敌船。

    日本战船纷纷起火燃烧,熊熊火焰和滚滚浓烟遮蔽天日,火光映红了日军船队的附近江面。

    日军将领阿昙比逻夫还想冒火来战,怎奈火势太猛,又有大风助力火势,把日本兵烧得焦头烂额,一步也无法接近唐军战船。

    河岸上忽然战鼓喧天,呐喊阵阵。

    原来是唐将孙仁师、刘仁愿领陆上行军的唐军部队赶到战场,他们一时没法下水作战,就在岸上击鼓呐喊给唐军水师助威。

    日本水师哪里有心恋战,慌忙组织还没烧烂的战船,转舵逃去。唐军大获全胜。

    百济国王扶余丰脱身投奔高丽国。唐军进逼周留城,扶余丰的儿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率众兵士出城投降,百济亡国。

    只有百济将领迟受信领兵占据任存城,不肯投降。

    刘仁轨命百济降将常之、沙吒相如为前锋,刘仁轨自领兵在后,奋勇进攻。

    迟受信知道守不住了,也领着老婆孩子投奔高丽去了。

    胜利捷报传到唐朝廷。李治下诏让孙仁师、刘仁愿还朝,留刘仁轨镇守百济国。

    百济遭受战乱,需要恢复生产生活。

    刘仁轨命安葬战死兵士遗骸、进行祭奠。

    又重登记户口户籍、设置官署、任命官吏、修缮道路、建造桥梁,建设村庄。

    修补堤坝塘堰,鼓励种田养蚕,赈济贫穷人家,出台政策补助孤寡老人,建立大唐宗庙、颁立唐朝历法,百济百姓一片欢悦、人们安居乐业,一片安宁祥和。

    唐军守军也耕种土地,筹划平定高丽。

    刘仁愿到达长安,李治在朝堂接见他,设丰盛酒宴慰劳。

    刘仁愿说:

    “取得灭掉百济这样的辉煌战绩,全是刘仁轨的功劳,不是我所能办到的啊。”

    高宗李治决定,给刘仁轨提升官阶六级,具体仍任带方州刺史。

    由唐庭安排人力物资,给刘仁轨在京城长安修建一处气派的宅院,让他的妻子儿女安居再新府宅里,给予丝帛金银等丰厚赏赐。

    百济已平,正打算进攻高丽,这时突厥铁勒部又叛唐,屡次在边境州县抢掠,李治决定先讨伐铁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