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居家隔离
“军爷,放我们出去吧……”
村民们开始跪地哀求,有些胆大的村民试图往前冲。
“砰砰砰砰”又是几声震耳的枪响,靠前几排的村民们应声倒地,又引得周围尖叫、哭喊声一片。
赵月宁见状内心无比害怕,
她抱着脑袋,紧紧蜷缩着身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视人命如草芥。
要不是跟贺君霆相处过一段时日,生活在法制社会的赵月宁真当是没有办法接受眼前的这一切。
虽然整个村子有两千多口人,而围在村外的士兵只有区区一个连,也就一百来号人。
但民不与官斗,
且论战力,农具又怎会是火枪的对手?
见势,村民们不敢不从,只得战战兢兢地各回各家,
赵月宁没有住处,就住进了赵伯伯家。
不一会儿,有两名用帕子蒙着口鼻的士兵,上门做了登记:
“家中几口人?”
这二人应是怕传染,离得远远的,
同时,他们的态度极其恶劣与不耐烦。
“三口。”赵伯伯点头哈腰。
其实这赵家原本有四口人,不过两个女儿已出嫁,所以现在家中就剩下赵伯伯和赵伯母两人,加上赵月宁三口人。
“家中可有出现咳嗽、热症者?”
“没有。”
“……”
“不想枪毙,就给老子安安分分待在家中。”
“知道了,军爷。”
问完问题,在二人正欲离开之际,赵月宁开口喊住了他们,
她言辞客气,但并不谦卑:“两位军大哥,我是林墨林军医的夫人,能否帮个忙,带我去见他。”
那二人闻言,就像听到个笑话似的大笑了几声,轻蔑道:“就你?!林少夫人?!人家林少夫人能来这种鬼地方?!”
“我真是林少夫人,还望通融一下……”赵月宁的语气急促了几分,并从袖兜中取出了十块大洋,
堪堪迈步想要递过去,那二人连忙向后退了两步,喝道:“站住,别过来……把大洋扔过来。”
赵月宁照办,
其中一人一脸嫌弃地用手帕包着大洋拾起,并在手中掂了掂,
又瞥了一眼赵月宁用来当口罩的羊绒围巾,凑近另一人低声道:
“唉,你瞧她那条围巾,一看就是进口货…我可见着好些个长官太太小姐都戴着呢,你说她会不会真是林少夫人?”
另一人犹疑的目光徘徊在大洋与赵月宁的围巾之间,沉默了好一会儿,皱着眉悄声说道:
“还是算了吧,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每天那么多人求见林少爷救命,万一她不是林少夫人,耽搁了上头的事儿,咱俩可是要挨枪子儿的!”
一听这是要拒绝的意思,赵月宁连忙又开口道:
“两位军大哥,我真是林家少夫人,我此趟是专程来找他的…你们要不信,我还有他的军大衣为证…稍等,我去取来。”
虽说都是参军,但军衔的高低,决定装束的优次,那二人一见这件军大衣,便知它的主人军衔绝对不低。
二人面色为难地对视了一眼后,语气软和了下来:
“林少夫人,不是我们不帮您,现在疫症都已经蔓延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平城,城里那些个怕死的官老爷、商户老爷们每日都围着林少爷转,我们这样的小喽啰根本见不到他。”
赵月宁想了想,从包裹中取出一袋子大洋,又取下了手腕上的翡翠玉镯,放到了地上,
“这样,我这只玉镯林少爷认识,你们可以托人帮忙将它往上呈,只要林少爷见到,他自会询问我的下落……还有这些大洋给二位打点用的,等我夫妻二人重逢,定少不了二位的好处,如何?”
如何?见到大洋,又听到她那么笃定的陈诺,那二人又岂有不乐意的道理?
原以为事情会往预期的方向发展,
奈何当天下午,赵氏两口子就出现了轻微的咳嗽。
这可把赵月宁给吓坏了。
她不敢与他们一同吃晚饭,
但出于礼貌,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明显的嫌弃,
只能躺床上装病,岂料赵伯母为她端来饭菜,还体贴地守在她身边照顾她……
我的天!!!
到了第二天,赵月宁起床时,堂屋和院子里都不见赵伯伯与赵伯母。
她敲了敲二人的卧房门,轻声唤:“赵伯伯,赵伯母。”
过了好一会儿,门内传来剧烈的咳嗽声,以及断断续续的话音,
“林少夫人…我夫妻二人…应是…应是染上了疫症,您…您别进来……”
闻言,赵月宁又怕又急。
她赶紧跑到院子里,用力拍着院门,扯着嗓子大喊:“有人吗?能派大夫来吗?屋里人病倒啦!”
自从昨日封了村,每家每户的院门都被反锁了起来。
喊了老半天,终于等来了一个凶巴巴的话音:
“喊什么喊,发病了就等死,不发病算你们命大,再嚷嚷,老子现在就一枪毙了你!”
当政者这般不作为的举动,令赵月宁怒不可遏,但又无可奈何。
回到堂屋,时不时能听到赵伯伯,赵伯母剧烈的咳嗽声,
现在能听到咳嗽声都是幸运的,她真的很怕再过两日就连咳嗽声都听不到了。
而且想想自己这两日与赵伯伯,赵伯母同吃同住,说不定自己也已感染上了疫症,只是潜伏期,没症状罢了。
想我赵月宁逃过了僵尸之口,逃过了二姨太与贺婷婷的陷害,还逃过了古墓下的千年女僵尸,今日却要死于疫症……
她背倚着门框,慢慢滑坐到地上,悲楚地蜷缩起了小小的身子。
接下来的两日,她除了做饭、吃饭、睡觉、等林墨的消息,就是照顾那赵家两口子。
她不是不怕染病,只是她大学专业是生物制药,对细菌病毒相对了解,
她知道就算不接触那夫妇二人,但是桌椅、碗筷、门把手……都有可能沾染病毒,
最关键的是:这里没有水龙头,仅有的水源就是靠每日从院墙外扔进来的竹筒,
也就勉强够饮用,洗手啥就别提了。
且全村人每日喝完水的旧竹筒,还得回收再利用,那些人显然没有防范意识,怎么可能给竹筒消毒,更别提一人一筒了。
既然染病在所难免,赵月宁也就破罐子破摔,
临死前照顾照顾病人,也算做了件好事,积阴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