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恩威并施的周阳
周阳恩威并施,有人感激,感激周阳的格局。
也有人害怕,他们害怕周阳如此城府,伴君如伴虎说的便是如此。
皇恩下来,你要得接着,但是你要记住,那可是皇恩,你既要受着,也要约束着自己。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只能推恩办令,先让这些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咱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周阳面色果决,将自己策划的业务说了出来。
这铜城本身的生产业是锻造,但是单单锻造一个产业还难以让铜城发展起来。
必须从粮食种植方面下手,一来可以储备粮食,二来可以赚一点,能让人民有所安。
所以周阳直接颁布了一个粮恩令,然后到时候让这些大臣们去实行。
“我先和你们说好,以现在你们的做事风格,已经定格在了百姓的内心深处,若是想要把这个东西推行出去,你们是觉得不行的,所以明日便随我来两位大人,然后树立威信,让百姓安心。”
“然后才能让百姓努力,才能让他们解决这温饱的问题。”
周阳看看这些人又问道:“掌管田地的户部在否?”
就周阳说完一句话,那跪在地上的户部大臣起身,立即拱手,让周阳见到自己。
“好!”
周阳没有数落他,反而又问道:“兵部的在否。”
兵部这个又是一小问题,毕竟这些铜城的狗官可是没有给那些边防都尉好过。
没出周阳意外,那群站着的人堆之中有一位身穿盔甲,但无一不显示寒酸的将军出列而来。
“好!”
“你们两位便观察封地,不论是地主,还是官员把他们的土地給本宫全部收回来。”
周阳这么来了一句,众人心惊,这是搞什么?难不成真的要逼得这群百姓造反不成,而且这样还要得罪更多的大臣,虽然现在的大臣全都害怕周阳。
不过此时却那群寒酸大臣之中有人出列请求到。
“镇守大人,咱们这群人都靠着那田地上微薄的收成来养家糊口了,求求镇守大人……”
周阳摆手,示意其不要多言,然后笑道:“你不必担心,自我上位之后,你们可曾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那寒酸大臣,这才缓缓回到自己的位置。
对于周阳的话,他根本无法反驳,因为周阳所说的确实属实,自从周阳来到这里当了镇守之后,他便对他们这群‘特殊’的清廉官员照顾有加。
甚至都亲自拜访,更没有让他们饿过一顿日子,往年的,他们能否熬过那严寒的冬天都是看在老天爷的施舍之下。
可以说自从周阳当上镇守的这些日子,是他们这几年来过上的最好日子。
所以他无法反驳,只好退回身后,更且周阳不仅照顾好了他们,更吧那些一手这遮天,使得铜城黑暗的大手拉胯下来,完成了承诺。
所以他们对这神通广大的皇子,并无怨言……
“从今天开始,你们不用担心你们的温饱问题,因为你们身上欠的还是很多,所以你们便不能有怨言。”
周阳又看向那些恪守的大臣说道:“还有你们,既然你们跟着我,我便不会亏待你们,顶多五年,我便带你们直上青云。”
等到两位大人领命之后,周阳又说道:“想要发展铜城,我希望你们冰释前嫌,不要斤斤计较,如果我发现你们不和,那便就不用待在你们所在的官位上了,我自然会让别人来代替。”
众位官员,静静地听着,在他们的心中,周阳已经又是另一个存在,如果把铜城比作一座大山的话。
那刘大人与张大人只是山中的猴子,正所谓老虎不在,山中猴子称大王,但是现在山外来了一只小老虎。
起初没人在意,直到那山外来盘踞山中的老虎开始吃了人,大家这才惊醒过来。
说完了一切,周阳便吩咐解散,众臣这才一一离开。
离开之时,又一位老臣找到了周阳。
“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老者二话没说,直接跪下,方才在上朝的时候,他的腰杆无比挺直,现在竟然直接下跪。
周阳不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只见老者哭丧着脸,感动道:“镇守大人,多亏了您,咱们铜城才有的一个郎朗乾坤”
周阳沉默,这根本就没什么,怎么这老者这么激动,只见老者继续道:
“我也就是一个老残废了,但是我不情愿看着自己原来那鼎盛的家乡,一步步走向灭亡,一步步衰败。”
“这些年来,我没有看到过铜城天空有如此的晴朗,可以说我这些年来生存在铜城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丝的光芒。”
“……”
看着那老者百感交集,周阳沉默了,他可并非是什么大善人。
说实话,这铜城只是自己上位的工具而已,他只是需要借助铜城收复蜀地,然后立功,得到秦王的重视,然后能在秦国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自己根本没有主动想过什么还铜城一个朗朗乾坤的目标。
发展铜城这只是自己的手段,一个必然的趋势,自己只可能是无心插柳,到时候他自己还需要这群人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自己根本谈不上高尚,更无法让浪着如此这般感动。
待老者说完一番话之后,周阳还有模有样的激昂老者扶起,然后便带着赵武阳离开,他要去见见那群乞丐了。
他需要暗子来探索蜀地的情报,而乞丐便是最好的暗子。
他们身份卑微,高层根本不可能发现,然后利用李河水进入高层,探索情报,然后在让这群乞丐给自己带出来,再好不过。
周阳坐在马车上颠颠簸簸,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者的一番话,他属实有些动容,周阳自己他是为民吗?还是利己的。
他自认为自己是利己的,这些百姓不过就是一个过程,他们的死活说来本质上跟周阳其实无关。
只是有的时候,周阳内心之中的那份善意往往会出发同情的感受,不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