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蔡琰
蔡邕点点头,故作生气的说道:“琰儿还不快见过张将军。”
“民女,蔡琰见过张将军。张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张杨爽朗一笑,“姑娘说笑了。”
蔡邕说道:“今日难得这么高兴,不如琰儿弹奏一曲,助助兴也好让稚叔见识见识。”蔡邕这就是聪明之举,既展现自己女儿才华,又名正言顺的让张杨记住蔡琰。
正妻往往需要操持家业,所以必须有一定能力,长的好不好看那是一回事,就算不好看可以娶平妻和纳妾。
而蔡琰不仅国色天香而且能力出众。是张杨的首选。
不久侍女拿来一被火烧过的琴,张杨可不认为这是唬弄他。
“ 听闻蔡师在 吴地听到烧桐木的声音后,认为这是良材,便请人将其裁为琴,制成的琴有美妙的音色,但尾部仍留有焦痕,因此被称为焦尾琴。不知我说的可对否? ”张杨问道。
“没想到稚叔居并州边境也知道老夫的焦尾琴。不错正如稚叔所言,此琴正是焦尾琴。”蔡邕一抚胡须感叹道。
“琰儿,还不弹奏一曲?”
蔡邕看着走神的蔡琰说道。
蔡琰走到桌案旁,施了一礼。然后伸出纤细小手轻抚琴弦。
张杨是个粗人不懂音律,虽然不会弹但是听音乐这谁不会?
悠扬的琴声柔泻而出,如缓缓萦回的溪流,又如梦境中朦胧的轻纱。
高山流水,余音绕梁。
曲罢,张杨仍然沉浸其中。确实是妙不可言,让人欲罢不能。
“请父亲、张将军指点!”
蔡琰的话让张杨回到现实。只听见蔡邕说道:“琰儿的琴艺自然无可挑剔。”
张杨点头赞叹,“当真是美妙绝伦,蔡姑娘琴声悠扬动听,让我沉陷其中!”
听着张杨的夸赞,蔡琰不禁脸色一红。说道:“张将军过誉了。小女子才疏学浅当不得张将军夸赞。”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蔡琰脸上的神色可是暴露了她的想法。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被蔡邕一声咳嗽打断了。
稚叔啊,刚才小女出来时我听你说了一句诗,老夫未曾听闻,倒是想听稚叔一言。
张杨呵呵一笑,“蔡师,刚才之言难登大雅之堂。”
蔡邕摇摇头说道:“稚叔之才名,谁不知晓?必是看不起我等,这才不说?”
这一下给张杨整不会了,没办法,只能把诗完整的剽窃出来。心中对诗仙李白默念勿怪。
站起身走了几步,故作深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写的直白却又不失文采。给小丫头蔡琰整的面色羞红,不敢抬头看张杨。
蔡邕拍手称赞:“稚叔,这诗文采依旧。不过小女可当不得稚叔如此夸赞!”
“蔡师,久闻蔡姑娘美名,未得一见。今日一见,方才下意识做出此诗。蔡姑娘自然配得上此诗,而且我想把它送给蔡姑娘。不知蔡姑娘意下如何?”
蔡琰早就低头不敢与张杨对视,察觉到张杨看来默不作声,只是微微点头。
蔡邕当下连说三声好,也是红光满面高兴不已。
蔡琰向二人行了一礼连忙跑了出去。
张杨摇了摇头,果然就是个小女孩。这就羞涩得跑了。
让稚叔见笑了。
哪里,蔡师爱女琴艺高超,让杨耳目一新。
蔡邕给张杨讲了许多文学,让张杨受益匪浅。
很快就到了傍晚时分,张杨拜别了蔡府。
回到驿站休息。
翌日,关羽一大早就来找他,说是阎象传来书信。请他一看。
张杨打开竹简查看起来,信中说道,上党郡的发展和一些无关紧要的政务。
往后看去,一个让张杨兴奋的消息。
有两员悍将投靠张杨,一人名为徐晃字公明,一人名为麴义暂未取字是山野武夫。
这一下让直接两名员大将。而且二人皆是能力出众。
一说徐晃
三国时期河东郡杨县(今中国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五子良将之一。
曾经多次建功,及后以声东击西的战术击退围城部队,并且解救樊城,击败蜀汉名将关羽,因为在此役中治军严整井然有序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再说麴义,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
二人皆是,带兵打仗的好手。尤其是徐晃,治军严谨稳而不乱。
麴义也不是泛泛之辈,八百勇士击败当时第一的骑兵白马义从,足以说明他的作战能力。
要知道骑兵被步兵乱杀,可是不是一件易事。
又过了数日,天下隐隐不对了。
就连阎象也传来书信,上党内出现头戴黄巾的道人。
这让张杨不得不赶紧回到上党驻防。
在这些日子里,张杨几乎每天都去蔡府求学。
基本与蔡琰确定了关系。
蔡邕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暂未挑明。
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
一块搓衣娶回去也不是一回事再者说了,他也实在不忍心对个十四五的少女下手。
在后世这个年纪还是个初中生,太行了。
不过,张杨与蔡琰偷偷约定到了年纪一定娶她为妻。
一路舟车劳顿,一行人四日后到达了上党治所。
城门口阎象等人早早就的等候张杨。
自从张杨在雒阳一首龟虽寿传出以后,阎象自然而然的知道此诗是张杨为他所作。
阎象激动不已,张杨不在的这些天,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把上党治理的井井有条。
大老远就看见,一队人马。
由远及近马车上下来,正是上党太守张杨。
属下阎象见过主公!
(并没有记载阎象的字,这里以公羽称呼吧!)
快快请起,这些日子辛苦了,公羽。
阎象毕竟无一官半职,只凭借张杨的信物,实施政策阻力颇多。但又无可奈何,不过现在好了,张杨回来了。
所有的问题全部都会迎刃而解。
随行的官员和世家子弟都是上前打招呼,张杨一一友好回应。
这也让他们对张杨印象不错。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种印象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