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三月三上巳节
无法沟通的两人也只能在路边慢慢生火熬粥,没办法,旁边有个挑食的小家伙,快两岁了本来打算喂他吃点面条凑合着的,只是他都不喜欢不愿意吃。
齐景遇抱了一大捆干柴过来后,就去搬了张小桌子以及他那盒花了巨款买的工画笔和颜料去附近画画了。
秦青青看了看旁边紧盯着她烧火的豆豆,随手拿出一个红枣来,破开,把枣核取了出来才递给了他。
“娘,甜”
豆豆拿着红枣咬了一口,眼睛都眯了起来。
秦青青摸了摸他的脑袋,空间出产的当然就是又大又甜的啦。
秦青青取出十五个虾干剥壳放碗里泡上,又从空间里拿了点葱姜出来去河边洗干净,切碎。
等米粥沸腾开了,秦青青把虾干放进锅里,改成小火慢慢熬,等粥变稠了才把葱姜放了进去,虾粥的香味越来越浓。
秦青青看着豆豆越来越靠近锅边,连忙把他拉到了后面去。
“娘,吃”
豆豆还想继续过去,秦青青忙抱住他。
“好,给豆豆吃,你乖乖坐着,娘帮你舀”
秦青青看着齐景遇还在那边作画,就把锅从石头灶上端了下来,拿出一张毯子铺在地上,然后舀了一小碗不断搅拌等凉得差不多了才舀了一勺喂给豆豆。
“啊”
豆豆乖乖坐着,张开小嘴把面前勺子里的粥都吞掉。
秦青青正认真的喂着,突然后方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驶了过来。
秦青青转头看了看,自己的马车停在路边不会阻碍那马车行走就不管了,继续喂小家伙。
那马车也在路边停了下来,然后从马车里走出来一位身穿红色锦服,头戴玉冠,面如春花的男子,那人手拿折扇轻摇着走了过来!
“小娘子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好香啊”
“啊”
秦青青还没有做出反应,旁边的小家伙急了,大声啊了一声,然后瞪向那男子。
秦青青看着他可爱的样子,不由再喂了他一口,笑道:
“还有很多呢,不许对叔叔无礼。”
那男子也注意到了豆豆:“咦,你这小家伙还挺护食啊”
那边的齐景遇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走了过来:
“在下齐景遇,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两人很快交谈起来,秦青青看着他们两人不到半刻钟就交起了朋友然后相谈甚欢,齐景遇去收拾桌子上的东西还邀请他一起喝粥。
宴祁舀了一口虾粥放进了嘴里,鲜香味顿时冲刺着他的味蕾,让他加快了速度,一直喝了两大碗看到锅里空空如也才放下了碗筷。
“这虾粥真鲜,齐娘子手艺真好。”宴祁不由赞叹起来。
这宴祁乃是宜州人,这次来桂州主要是探亲的,得知齐景遇他们也是去桂州就邀请一起同行了。
第三天,他们到达了阳朔县就分开了,齐景遇打算留在这里观看明天的上巳节,宴祁则需要连续赶路去临桂。
齐景遇来到了桂江边上的云来客栈才停下来,客栈掌柜看到来人忙迎了进来的:
“客官也是为了明天的上巳节吧,来来来,我一定给你选个能看到好风景的房间”
齐景遇和秦青青进了房间后,打开窗户,果然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流就映入眼帘,还有两边那连绵起伏的奇山怪石。
“桂州在前朝是我们的首府,自新朝建立后桂州就改为桂州府,阳朔以前也叫“羊角镇”谐音“阳朔”,你看,那就是羊角山”
齐景遇指着一处山峰道,秦青青忙转过头去,果然有些相似。
三人中午休息了一个时辰,才出门去逛街。
两人一人拉着豆豆的一只手,看着街边卖的那些灯笼,护身玉符,还有各个民族的手工制品,竹木制品,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饼,柿饼……
齐景遇也买了不少东西,文化衫,木板鞋,画扇等。
小豆豆也买了不少竹木玩具,不到一个时辰两人的手就满了,两人都面面相觑,都舍不得现在就回去。只好花钱雇人帮忙把货物先送回客栈。
三人又去了西街那边,品尝了十八酿,清水鱼,烧鹅,几人吃饱喝足就来到了江边坐着,看着那一条条竹筏在水里轻快的游动,晚风轻抚着脸庞,无端的让人感觉到岁月静好!
第二天,他们早早就起来了,吃了当地有名的螺蛳粉,然后就去街上。
今天三月三,街上热闹极了,到处是穿着精致衣服的年轻男女,看着这些人的服饰,大概有十几个民族。
两人边走边看,目不暇接,突然前面传来了欢呼声,秦青青忙扯着齐景遇过去看。
齐景遇无奈,只能抱起豆豆,跟着她一起挤到人群里,只见有五六个民族的女孩子在比赛跳竹竿舞,两边各有五个青年,青年每人手里都拿着竹竿的末端和对面的人一开一合的敲打着手里的竹竿,每五个女孩子分成一组进入竹竿里跳着,这些女孩子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有时候像兔子,有时候像斑鸠,有时候像画眉,旁边的人不断的鼓掌赞叹,惊叫叫叫。
小豆豆也是第一次看到,不住的拍着小手,跟着人群大喊大叫。
女孩子出来了,然后又进入一组男青年,大家轮流着跳,好不热闹。
他们看了半个时辰才离开,然后转头去了江边,那里有个水上集市。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派大将蒙恬北筑长城抗击匈奴,派国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公元前218年,“秦戍五岭”大幕正式拉启,统帅屠睢血战三年未克,自己亦捐躯于此。公元前214年,始皇帝决定“接湘漓,通汉壮”,修筑灵渠,粮草兵员从湘江直入漓江,秦军势如破竹,征服岭南。自此漓江和桂林一起,正式进入中原视野。同时,灵渠也成为了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中两处为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有了“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