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盘下钱庄
林晨轩听懂了。
原来,福旺钱庄有两家店,京城总店和武城分店。总店银根吃紧,这些人想取回存在这里的银子;大掌柜希望能宽限几日,以便从分店调银过来,支付这些人存在这里的银子。可眼前这群人不依不饶,非要立时兑现。
武城离京城近二百里路,加上准备,大约要走四到五天。
一定要现金支付,显然是在挤兑,意图搞垮福旺钱庄。
林晨轩告诉大掌柜,他愿意买下福旺钱庄,协助解决眼前的危机。
但是林晨轩需要知道钱庄银根吃紧的原因。
大掌柜蒋旺僵住了。
二掌柜杨复告诉林晨轩,福旺钱庄是被一个做皮毛生意的拖垮的。
那个做毛皮交易的生意人,经常到钱庄借钱,前面十几次都按时归还,最后一次借了一万两银子,说是做一笔大生意。不想一去不返,终于钱庄破产了。
大掌柜蒋旺终于恢复了常态,眼前的局势已经不由他不卖了,他甚至怀疑,林晨轩就是这批人的幕后黑手。
大掌柜蒋旺道:“既然你想买,那就请到店里谈!”
大掌柜蒋旺将总店与分店情况诉说了一番,然后说道:“三千两,两家店都卖给你!”
林晨轩没有还价,直接答应。
五万六的存银,五万四千两应付账款,净产两千两,花三千两购买,免除房租、招工,还是值得的。
为防万一,林晨轩提出分三期的付款,并签订协议。大掌柜同意,立即签约。
签约后,蒋旺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福旺钱庄。
出乎蒋旺意料的是,林晨轩仍请他担任掌柜,聘金每年五百两银子。同时,林晨轩表示,年终分红,蒋旺拿二成分红,二掌柜一成,几个伙计共一成。
说着,林晨轩掏出二十张千元面额的其他钱庄的票据,让蒋旺带人前去兑现。
蒋旺看着林晨轩,不敢置信。
二掌柜杨复问道:“东家,这是真的?”
林晨轩道:“是真的,但你在京城钱庄里没有分红!”
杨复不敢置信:“东家,你要开了我?”
林晨轩笑道:“你跟我下江南,建江南总店,做大掌柜,拿两成分红,如何?”
杨复喜道:“多谢东家,多谢东家!”
林晨轩命周元回去喊来家丁张振、谢意、陆竞等七人,和总店几个伙计一起听大掌柜和二掌柜轮流讲述钱庄建立的注意点,尤其是钱票的安全防范。
夜幕降临,扬州府总商会会馆里烛火通明,总商会会长陈康澜正和几个总商正襟危坐。
陈康澜年过七旬,是扬州最大的盐商,也是陈氏家族的族长。
陈父为人精明,本打算卖布为生。后来看到私盐买卖的巨额利润,便贿赂知府,获取盐引,从此走上贩卖海盐的路。
陈父去世后,陈康澜的哥哥接手陈家的海盐生意。
陈兄在徽商与陕商争斗中遭人暗算毙命,陈康澜接手海盐生意。
陈康澜圆滑世故,一接手便与陕籍盐商达成协议,双方休战。不久,双方再度争斗时,他联合朝中官员及官府出手,陕籍盐商大败。
陈康澜因此成了徽商的领头人,随后当选扬州总商会会长,这一当就是三十年。
陈康澜颤巍巍道:“京城传来消息,朝廷将派钦差巡抚江南筹集军饷。据传,钦差向皇上保证每年扬州向朝廷上交白银八百万两,诸位可有见解?”
其实,京城里传来的消息是江南三省累计筹款八百万两,陈康澜故意夸大,是想激起众人同仇敌忾,也希望有人跳出来针对钦差,搅黄筹款事宜。
大厅里一片寂静,这些总商都是人精,都在咀嚼会长这话的言外之意。
扬州本地大商人黄济道:“来就来吧,大不了我们出点血就是!”
黄济祖籍宁波,世代经商,自黄济接手以来,大力拓展海外贸易,在内地收购丝绸、瓷器、茶叶、琉璃制品运往海外销售,再从东南亚运回香料、丁香、肉桂、呢绒、珠宝进行销售,这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年,黄济也成为江淮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商人。
世人的眼中,黄济是一个大善人。
每月初一、十五都在扬州开粥厂,还收留流落街头的孤儿,供他们读书,有的孤儿还因此考中进士,在朝为官。
事实上,黄济也并非善类,有传言称黄济能做这么大,是因为一边经商,一边做着海盗生意,还与日本的大商人李旦、颜思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也只是传闻,没有人能提供实证。
汤进这些天失去了京城渠道的消息,心中焦虑不安,脱口道:“黄总商世代经商,家大业大,自然不计较每年出个几十万。咱们门户小,出个几百都要踌躇半天。”
汤进祖籍安徽,以贩卖米粮起家,五十年前祖上来扬州经商,逐渐做大。
汤进叔父汤道昆为嘉靖年间进士,几经波折,在万历朝做到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其间汤进利用叔父声望拓宽了经商门路,近十年靠着海外贸易,每年获益增至四五十万两。
子侄辈的茶叶、珠宝、典当商行,也经营得风生水起。
堂兄汤恪考中进士后大肆结交朝中官员,为汤进拓宽经商门路铺路。
仅仅三代,汤氏一族便由安徽小商成为扬州八大富族之一。
黄济哈哈大笑:“汤总商不必谦虚,你的海路生意很大嘛。还有,在慧香楼一掷几万也没见你眨下眼,还踌躇呢!”
陈康澜皱眉道:“今天叫你们过来,是要寻个章程,不是听你们斗嘴的。”
“要论家产,在座的哪家不是百万千万的。只不过积攒这些家产,哪家不是用血汗换来的?”
“朝廷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每年就要八百万,胃口不小啊!”
汤进道:“陈会长,我们每年给那些朝廷大员那么多的孝敬,他们怎么也不劝阻劝阻皇上?”
陈康澜道:“这不是朝廷上决定的。阁老说坏就坏在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林晨轩身上,听说是他主动请缨到咱江南和两淮来,替朝廷筹集饷银的。对了,听说汤大人阻止开放海禁,结果被这小子栽赃,皇上把汤大人打进死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