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官不清
明朝的给事中一般不惧怕流放、发配,甚至处死也不怕,他们最在意的是名声。
林晨轩再次奏道:“皇上,汤大人家有巨财,岂可只捐区区二十两?”
崇祯惊奇道:“林爱卿是否弄错了?汤恪可是海瑞那样的清官!”
汤恪听到“巨财”二字,立即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他的嘴角和身子都不安地颤动起来。
众官员都转过身,看向汤恪。在他们看来,汤恪就是清廉的代表。
和汤恪相处最好的御史毛羽健道:“林大人,说话要有证据,不能血口喷人!”
林晨轩道:“请皇上恩准魏公公带东厂番役前去查看,以正试听。”
毛羽健道:“皇上,如果仅仅因为怀疑就去查抄官员的家,那所有官员人心惶惶,朝廷还怎么做事?!”
林晨轩冷笑道:“毛御史,除了逞口舌之外,你做了什么事?筹银,打击后金,或者是平乱?”
崇祯犹豫片刻,决定让王承恩监督:“大伴,你和魏忠贤前去查探一番,不得胡作非为!”
王承恩领旨,经过林晨轩身边时,林晨轩将抠下来的纸条塞进王承恩手心里。
汤恪强自镇定,他藏银的地窖在京郊那套房的地下,东厂去老家查探,又能发现什么?
大殿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皇帝不说话,大臣们也不说话。
林晨轩再次奏请开放海禁,并提议先开四处港口试点。
见崇祯沉默不语,林晨轩又奏道历代圣明皇帝,无不是从变革开始。
他从商鞅变法讲到张居正改革,不急不缓地足足讲了半个时辰。
最后归纳说皇上要成就大事,必须除旧布新,锐意改革。
大臣们似乎第一次发现,林晨轩对历朝历代的历史了解得很透彻。
吏部尚书王国光本想出来说两句,四面看看见大家都垂着头,话到嘴边,还是忍住没说。
崇祯见众臣无一反对,于是答应在江南由林晨轩决定选一处试试。
就在这时,魏忠贤回来了,上气不接下气地汇报说,在郊外一处证实是汤恪的房子里发现银超过六万两,金二百两,还有名贵玉石十二块,各类珠宝、文玩字画正在统计中。
另外还查得有京郊农田八千亩附在汤恪小妾的名下。
还没说完,就听咚的一声,汤恪一头栽倒。
崇祯盛怒之下令人将其打进死牢,命东厂及三法司审理此案。
魏忠贤对崇祯道:“皇上,老奴一向认为,汤大人清廉为官,不想汤大人居然……我大明官俸的确不高,但太祖皇帝并未亏待官员及读书人。皇上可知他们个个都是腰缠万贯,他们很多人的收入都超过皇上内帑!”
崇祯得皇位极其偶然,没有受到系统教育,他一时没有听懂,不解地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把太祖皇帝规定中了秀才的读书人,实行免除徭役,免交农赋,见县官不拜,不可随意加刑等讲给崇祯听。
崇祯一边听,一边点头。
魏忠贤铁了心要扳倒东林党人,在朝廷中将官员清洗一番。又道:“皇上,很多官员中秀才后,便有人将农田寄到秀才名下,以图避税。”
“举人、进士及官员名下农田更多,不交赋税的农田几乎占了天下农田的三分之一!在朝官员名下都有这类农田,皇上,他们是在挖我大明的墙脚啊!”
韩爌等一众大臣听得心惊肉跳,再不制止,只怕阉党将会卷土重来。
钱龙锡忙上前奏道:“皇上,魏忠贤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且读书人取得功名免除相应田亩赋税,乃是太祖皇帝对天下读书人的恩赏,皇上切不可听信魏忠贤之言,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那样会动摇国本呀!”
崇祯没有想到官员们名下的田地会如此之多,连一向以为清廉的汤恪在京郊都有八千亩田地,六万两白银。
我大明官员,看来灰色收入不少啊!
内帑空虚,户部缺银,官员们不掏一两银子,倒是反复劝朕加征赋税,居心叵测啊!有难,他们居然这样!
想到此处,不觉心烦意乱,崇祯帝不耐烦地挥挥手:“朕乏了,退朝吧!”
魏忠贤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连忙上前小声道:“皇上,老奴有信心担保百官捐银百万两之上!”
崇祯看看魏忠贤,踌躇半晌,终于下定决心,从宝座上站起来大声道:“百官捐银一事就交给魏公公妥善办理!”
说完,一甩袍袖就准备离开。
百官如受雷击,钱龙锡顾不得礼仪,快步上前扯住崇祯皇袍,大喊:“皇上不可,先帝重用魏阉,以致朝纲混乱,皇上不可重蹈覆辙!”
崇祯停住脚步,冷冷道:“钱大人,莫非你能拿出百万银两来?”
钱龙锡松开黄袍,叩首道:“皇上,百官捐银外,还可提高百姓税赋,加征辽饷……”
崇祯喝道:“加征加征,先帝都加征多少次了!朕意已决,去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赶往乾清宫。
魏忠贤眼见得崇祯离开,脸色一变,大声道:“来呀,给咱家好好看住宫门,不认捐的今天谁也别想离开!”
说着,得意地上前拉住钱龙锡:“钱大人,您是阁老,您说说您捐多少?”
钱龙锡无奈道:“本官捐银一万两!”
“钱大人,您打发叫花子呀!昨天钱大人收入颇丰呀!怎么钱大人都忘了?列位大人,拿出昨天给钱大人庆寿的热情来嘛!皇上可都是看到、听到了!”
钱龙锡怔住了,闭上眼,长长地叹息一声。
诸官员也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徐光启上前道:“魏公公,朝廷有难,我们身为大臣的,自当为国效力。老臣愿捐银一万两。”
魏忠贤笑道:“还是徐阁老公忠体国,甚好!来人,送徐阁老出宫!”
韩爌也上前认捐一万两。
韩爌在打击魏忠贤一党时不遗余力,魏忠贤自然不肯放过。
魏忠贤道:“阁老大人在京至少有三处宅子,十七处铺子,还有上好的良田七万亩,存银30万两,怎可只捐区区一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