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玉米成熟了
江素兰想安慰苏莲香,可每次多说几句,就咳嗽得厉害。
苏莲香更加担心。
她只能先好好休养,想着等病好了,一切都能解决。
可这一病,却病了足足半月。
为了顾好肥皂和地里的庄稼,外加上照料江素兰。
江小流和苏莲香都累得瘦了一圈。
也好在有裴容景在,帮忙承担大部分的事。
否则两夫妻早就累垮。
因这次的“共患难”,江小流和苏莲香对裴容景越来越好,也越来越信任。
都快把他当半个儿子一样对待。
就在玉米即将收成时,江素兰终于能下床不用人扶,也不会站一会儿就头晕。
她来到院子,呼吸着新鲜空气。
过了阵,感觉到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转身一看是阿玉。
她冲对方笑了下,“阿玉,好久不见。”
江素兰病重在床,一直都是苏莲香在照顾她,别说裴容景,就是江小流都没如何进过屋子。
算下来,她病了多久。
两人就有多少日没见,每次有什么都是由苏莲香转达。
裴容景看着面前的女子,她瘦了许多,脸都变尖了些,气色还是有些不好。
可那笑容,却未有半分愁苦,反倒像阳光一样温暖。
他微微点头,又指了指江素兰住的屋子。
江素兰病没完全好利索,懵了阵,才明白对方的意思,笑问道:“你是让我回房休息吗?没事的,我病好得差不多了,出来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能好得更快。”
裴容景却只是盯着江素兰。
江素兰还是笑着,不过透着些无奈,“我还没这么脆弱,再说,地里的玉米都快成熟了,我这病也该好了。”
裴容景许久才微点了下头。
这时苏莲香也从后院端着摘的菜回来,见江素兰站院里,担心道:“素兰你怎么下床了?要拿什么吗?怎么不等等我?”
江素兰苦笑道:“娘,我这躺了大半月,再躺下去,我想我连怎么走路都忘了。”
顿了顿,她又道:“你们放心,我没事,我不会勉强自己的。”
苏莲香将菜放下,将手在身上擦了几下,才摸了摸江素兰的额头、脸。
见不像之前那样微微发烫。
人也确实能下床,站这么久也不像难受的样子。
她才松了口气,道:“那也得多休息几日,你这病就是之前太累,家里有爹娘,还有阿玉呢,不用像以前那样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
江素兰也不想啊。
可谁让除了她,其他人种地都会减少相应的生命值。
她必须亲力亲为。
刚如此想,系统突然冒了一句,【宿主的丈夫所种植的农作物,收获后不会扣除生命值。】
江素兰:“???”
虽然这个不扣任何生命值的诱惑力极其的大。
但她现在也可不能因为生命值,就随便找一个人嫁了。
那做什么都受限。
万一对方不让她种地怎么办?那还不是得和离!
所以系统所说的,江素兰也听听,没往心里去。
能下床,就代表病快好了。
江素兰慢慢的分担着家里的活儿,又过了几日,见她气色好了许多,苏莲香和江小流才同意她去地里。
和她预估的日子差不多。
地里的玉米都差不多成熟了。
其实现在能掰下来吃,这时玉米是最嫩最香甜的。
江素兰又仔细看了下,决定掰一背篓,给林三叔送一些,毕竟之前答应好的。
另一部分,她准备做个玉米宴,家里人吃一顿好的,补一补。
不过由裴容景背回去时,受到不少村里人的瞩目。
这次的原因不是裴容景,而是玉米。
“哟,素兰丫头,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你们这背篓里装的是你那玉米?”
“这长得跟个棒槌似的,又都是叶子,能吃吗?”
“素兰丫头,你这玉米熟了没?别到时候吃坏了肚子啊!”
江素兰笑着回众人,“当然能吃,更不会吃坏肚子,大家要想尝尝可以来找我买,都是一个村里的人,一个玉米就两文就行。”
她种出玉米个头都比较均匀。
一个剥皮后怎么也有六七两,她卖两文一个已经是相当便宜。
内部价。
毕竟这可是这个时代没有的农作物。
全国上下,就她这里有!
对外,她起码也得卖四五文一个!
物以稀为贵。
她要是有渠道往上面卖,甚至是在京城附近,指不定能卖出十文一个的高价!
甚至更高!
可村里人只知道这就是吃的,还是地里长的,不是肉。
就这么一个要卖两文钱?
都能买上一斤糙米了!
“素兰丫头你该不会是病还没好,病糊涂了吧?就这玩意儿要两文一个?”
“我看不是病没好,是一直都痴心妄想呢!一个破东西,还要收这么多钱!”
“素兰你可得有点良心,我们一个村里的,就这么个棒子,你要收我们两文钱?!”
涉及到钱,本只是看热闹,或者说看笑话的村里人。
那话都变得极为尖酸刻薄起来。
江素兰能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也被骂不知死活。
但是她不爱听!
一点都不爱听!
所以她皮笑肉不笑的说了一句,“过期不候,各位现在不买,等过后就不是这个价了!”
说完,她便冲阿玉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对方走。
两人离开时,还能听见村里人碎言碎语。
无非是说江素兰可真是人疯了,心也黑了。
等着瞧吧!
要不是她吃这什么玉米吃坏肚子,要不就是这一地的玉米都卖不出去要烂地里!
裴容景现在对这所谓的玉米也有些忐忑。
不知是否真的能吃。
他相信第一次种的江素兰也该会有所不安。
可等他看向她时。
却见对方脸上满是自信,无半分动摇。
完全没被村里人的讥讽嘲笑所影响。
镇定得好像早就这玉米一定能吃,一定能卖出价。
不由得,他心里也安了不少。
同时充满期待。
毕竟他最近一直负责地里,刚又摘了一背篓玉米,大概知道这一亩地里至少也有好几百斤。
那可是几百斤!
南方稻谷三四百斤已经是高产。
可这玉米,却远远高于那个“高产”的斤数!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
它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