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安家
“大妮儿,你大哥呢?”
“我大哥和二哥都去河套里抓鱼去了!”关老大的大女儿关大妮儿说道。
关老大的媳妇说:“他爹,你回来了,你找孩子们有事儿?”
“嗯,村长给我们小队分配的一百亩地已经划出来了,算上我和咱家大小子一共十二个人,明后天就得开始准备选种育苗了”
“那二弟呢?”
“老二也和我在一起干活,大小子回来就别出去跑了!我先上那几家去转转”
“好,我知道了!”
关老大作为实验田的小队长,出去会合他的队员去了。
“娘!你看!好多大泥鳅呢!”
关家的大小子领着三个弟弟回家来了,关老大有六个孩子,四个男孩儿,两个女儿,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关老大的六个孩子都活了下来,也算是个奇迹了!
“老大,你再不能出去跑了,村长给你爹分的活下来了,明后天就要干活了”
“我知道了,娘!咱们中午吃炖泥鳅鱼吧!这个泥鳅可干净了,是在清水河里长大的,和咱们老家那边生活在淤泥里面的泥鳅不一样。这有一桶呢!”
关老大媳妇接过儿子手里的木桶,嗬!真挺沉的呢,恐怕能有十多斤。
打开上面盖着的盖子,一瞅,大半桶黑亮的泥鳅在桶里挤来挤去。
“给你二叔送去几斤,让你二叔家也尝尝”
“好咧!”几个小的端着盆子就往关老二家跑!
自从来到了这里,关老大媳妇明显大方了很多。不愁吃食了,不用为一口米糠蝇营狗苟,你算计我,我看不上你。
衣食足而后知礼仪,吃的饱,穿的暖,人的眼界就宽了,格局自然就上来了。
关老大媳妇已经喜欢上了这里,辽东这里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出了家门,穿过耕地,再过去就是方圆几百里的荒野。
荒野上面杂树林立,灌木丛生,野鸡、野兔子在荒草丛里嗖嗖的乱飞、乱跑。从荒原上流过的大河水,清澈甘甜。小河里的鱼看见人都不知道跑!
关老大的大儿子,自从来到了这里,就放飞了自我,在山东老家愁眉苦脸的,像一个小老头一样的少年,在这里又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大孩子。
关家大小子天天都领着几个弟弟在荒野里乱串,这一冬天,关老大家几乎每天都能吃着肉,野鸡、野兔、田鼠、蛇肉、鱼肉,种类相当多。
这对于原来一年到头闻不着肉味的关家人来说,这里的生活就像是在天堂一般。
中午的时候,关老大回家来吃饭,迎接他的是老婆孩子们红润的笑脸。
关老大坐在炕上,手里捏着七钱大的小酒盅,吃着炖泥鳅鱼和野兔子肉,感慨万千。
关老大滋啦一口小酒,哈出一口酒气,放下酒盅说道:“不知道爹娘在老家能不能吃的这么好!”
大小子说:“爹,你不用担心,咱们和二叔家都走了,家里剩那么多粮食呢,你和我二叔还给爷奶留了六两银子,怎么也饿不着他们俩,要不咱们使劲干两年,过两年回去,把他们接过来!”
关老大叹了口气:“故土难离呀!”
关老大抬头看着大儿子:“大小子,你爷奶最关心的事儿就是你娶媳妇儿的事儿,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今年咱们爷俩好好干一年,明年就给你娶个媳妇儿,你自己平时也留点心,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你娘去年冬天在糖厂干活也认识不少老娘们,让你娘也帮你寻摸一个好的!”
“爹,我不着急,过不了多长时间,咱们这还得有人来,姑娘还不有的是,到那时候再说吧”
关老大乐了:“你这小子眼光还挺高,这是没有看上的人了?”
“没有!”
“那就再等等,你二叔家的大丫头也到岁数了,不知道怎么个想法”
关老大家的大小子不着急,关老二家的大姑娘也不着急,大姑娘今年才十五岁,关老二还想把姑娘多留两年,在家里过两年好日子。
到辽东来的这些人日子过得都不错,想在这里安家的人很多,十几年、二十年过后,当他们的儿女长大了,就成了土生土长的辽东人,那时辽东就不愁找不到人干活了。
去年冬天,赵乐从山东买回来的女仆,都被安排在赵家庄的四个村子里面,赵元功没有把她们都当做女奴来使用,而是把她们的卖身契都还给了她们,准许她们以后做工还钱。
赵元功不打算养太多的家奴,一是没有什么必要,二是辽东的人口还是太少了,这些女子变成良籍以后,可以嫁给那些长工,给辽东的人口增长添砖加瓦。
“少爷,咱们的制糖作坊停工了,那些女人怎么办?她们去种地恐怕不行啊!”赵家庄的大管事赵富说道。
“她们有的是事情可以做,愿意去种地的,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女子垦荒大队,跟男人一样同工同酬。身体有残疾的,不愿意去种地的,庄子上可以成立几个制衣铺子,雇她们干活,七八千长工的衣服,一年的工作量也不少。另外,都督府会在各个州府县镇成立粮盐供应商铺,到时候安排她们去当售货员”
南方的盐运到辽东,运输成本太高了,导致运到辽东的盐价暴涨,平民百姓舍不得吃盐,就连赵元功家当初买盐也是一两、二两的买,吃的菜里面放了足够的盐,那就是美味佳肴了。
赵元功准备把盐价中的运输费用剔除去,辽东盐场的盐将以平价卖给老百姓,盐是专卖物资,由辽东都督府成立专卖处,往下铺设网点,每个人每个月按定量供应,辽东都督府也以此为契机,进行第一次辽东人口普查。掌握人口资源的详细信息,对辽东开发大有益处!
五月中旬,农庄大规模种植工作已经结束,赵元功带着都督府衙门的官吏们来到辽东盐场检查工作情况。
从海州到辽东盐场距离三百八十多里地,这条路经过两年时间,已经修筑完成,沿途还设了公路维护队,路况保持的很好。
赵元功一行人用了两天时间到达辽东盐场。
眼前的辽东盐场比去年更有模样了!
“下官赵元启见过都督!”
“下官赵元圃见过都督!”
盐场主事赵元启和赵元圃带着罗玉良和汪文忠来迎接赵元功。
几个人这一年多的时间,被太阳晒的,被海风吹的,又黑又瘦。
“你们几个人辛苦了!”
“多谢都督!这是下官应尽的责任,不敢说什么辛苦不辛苦”
“走吧,咱们出去转一圈,去看看你们的成绩!”
十多个人在盐场住宅区走走看看,街面很干净,没有垃圾杂物,路修的也很平整,值得表扬一下,盐毕竟是食品,盐工居住的地方如果是脏乱差,那就说不过去了。
盐工家的小院子也很整洁,煤棚子里面的煤球和柴禾摆放的挺整齐。
工人们都上盐田干活去了,家里剩下的妇女和小孩子都躲在屋子里面不敢出来。
赵元功也没有进人家里的习惯,盐工的工钱定的比农庄的长工高很多,他们的日子应该过得还可以,一会到盐田看看就知道了。
辽东盐场没有耕地,所有的生活物资全靠外面运进来,都督府将在这里开设第一个物资供应站,作为一个试点。
所有的生活物资,按计划定量供应,定量内商品平价供应,定量外的按市场价供应。
将来都督府管辖下的,所有作坊、工厂、农庄,包括各级衙门的官吏役员都会实行这个方式,这是辽东都督府给他们的福利!会大大降低这些人的生活成本。
盐田还在继续向前延伸,干活的工人们都晒得乌漆嘛黑的,精神都很好,干活也很卖力气。
既然已经到了盐田,自然就要和工人们唠一唠,问问收入情况,问问家庭情况,问一下对将来的希望。
赵元功回到盐场办公衙门的时候,随行的都督府官吏已经把盐场的账册凭证核对完毕。一切正常!
赵元功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辽东的大地上飞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