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朱雄英的方案
工部和户部两个最重要的部门没有意见。
皇帝本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那这件事也就顺理成章的通过了。
很快,工部就拿出来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书。
朱元璋也下了旨意,让铁路途经的那些州县全都开始配合。
与此同时,户部的银子也开始往外拨付。
并且通过皇家银行开始分拨。
当然这些都是按照朱雄英的计划,将来用银票进行支付。
各地方官府在接到朝廷的旨意之后。
虽然感到十分的诧异,不知道为什么朝廷要修建这么一条路。
甚至就连路基的宽度和深度都有要求。
但还是按照朝廷的旨意开始征调民夫。
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运转起来,效率也是快的惊人。
与此同时,南越等地用来做枕木的木料也都已经到位。
钢轨也按照朱雄英的要求,一段一段的做了出来。
还有那些沿途的崇山峻岭。
也按照朱雄英最暴力的做法。
直接将其炸出一个豁口来。
只是这些都好解决。
只有那座 横跨黄河的大桥,成了所有人心中最头疼的问题。
工部尚书最近为了这件事,真是忙的焦头烂额。
想了不下十几种办法。
甚至一度产生了截流黄河这个疯狂的念头。
具体法子就是在黄河旁边,开辟出一条新的河道。
让黄河临时性的改道。
等桥修好之后,再把 河道改回来。
但是黄河两岸除了良田之外,还有不少城镇和村落。
一个弄不好,真让黄河再次泛滥。
自己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这让工部尚书都快愁白了头。
自己要钱,朝廷给钱。
自己要人,朝廷给人。
朝廷唯一要的,就是这条从金陵到草原的铁路。
但是自己却因为桥的问题,没法解决。
让工部尚书充满了负能量。
连带着整个工部的人整天都不敢弄出 太大的动静。
生怕惹恼了他。
而就在工部尚书一筹莫展的时候。
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对工部尚书说道:
“大人,皇孙殿下召您到太子府一趟。”
听到这句话,工部尚书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看来皇孙殿下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这次是皇孙殿下,下次来的说不定就是锦衣卫了!
不过工部尚书在叹息过后,反而轻松了不少。
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早晚的事。
现在这情况,晚不如早!
“知道了,本官稍后便去。”
应付完来人之后,工部尚书便换了一身官府。
来到了太子府。
“臣参见皇孙殿下!”
见到朱雄英之后,工部尚书行礼道。
朱雄英笑着摆了摆手后说道:
“知道今天叫你来是做什么吗?”
工部尚书心中 叹了一口气。
紧接着便说道:
“臣修桥不力,请皇孙殿下责罚!”
朱雄英摇头说道:
“今天叫你来可不是来兴师问罪来的。”
“爷爷和父王还有我,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在黄河上修一座大桥的难度,你我都心知肚明。”
“不必为此自责。”
工部尚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
“臣多谢陛下、太子殿下还有皇孙殿下的体谅!”
朱雄英 接着说道:
“先别忙着说这些。”
“今天叫你来,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随后朱雄英招了招手。
几个年轻士子便走了进来。
其中便有沈毅。
分别和朱雄英还有工部尚书见礼。
工部尚书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一头雾水。
这是什么情况?
皇孙殿下找这些人来是做什么?
“这些人是跟着我学习格物学的士子。”
“知道工部的难处之后,便想着要替朝廷出一份力。”
“琢磨出了个法子,看看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几个士子闻言立刻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
“这都是皇孙殿下的功劳,臣下官等只不过是在旁边辅助罢了。”
听到这些人的话 ,工部尚书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惊讶之色。
格物学堂的事,早就已经在 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自己也已经有所耳闻。
但是却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尤其是在知道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从科举转格物学的时候。
更是没有对这些人投入半分关注。
在工部尚书看来, 这不过是皇孙殿下的玩闹罢了。
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但是今天皇孙殿下却带着这些人来到自己面前。
说要帮着修建大桥。
这自然令工部尚书心中惊讶无比。
但是惊讶归惊讶,多年的官场经历已经让他修炼的心有惊雷而面不改色。
“那就多谢诸位了。”
“说句实话,本官最近 也是对这件事情颇为头疼。”
“想了不知道多少法子,全都行不通。”
“要是再这么拖下去的话,本官真的就要辞官让位了。”
“还希望诸位能够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法子。”
“也是为朝廷解决大难题!”
沈毅作为现在这些士子中的领军人物。
自然不是什么不通人情世故之人。
也能听得出来工部尚书话里的不信任之感。
但是对工部尚书的不信任 ,沈毅心中早就已经有预料。
毕竟自己这些人都太过年轻。
干的却又是这么重要的事情。
光是资历这方面,都不会有人真的能信得过。
但是皇孙殿下说的那个法子,也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
尤其是在皇孙殿下演示之后。
更是让众人心服口服。
沈毅当然也知道皇孙殿下把这个功劳算到自己这些人的头上是为什么。
是想让格物学在大明彻底的扬名。
所以沈毅等人对这件事也是十分的重视。
在朱雄英演示完之后。
众人又夜以继日的推演了许多遍,才最终确定下来方案。
所以在工部尚书说完这些话之后。
沈毅说道:
“皇孙殿下,尚书大人,请随我们来!”
说着便率先迈步离开。
一头雾水的工部尚书看了朱雄英一眼。
在朱雄英的示意下,跟在这些人的后面走了出去。
而朱雄英也是紧随其后。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当初常氏举办诗词大会的地方。
只是这里已经彻底的变了模样。
一个微型大坝模样的东西,正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工部尚书不由得诧异道:
“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