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139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四)

第139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思邈毕竟是老人家了,提笔写字可没那么快,写了几个后索性放弃。

    反正他的徒弟和徒孙们还有朝廷的笔吏们肯定会记的,他就别费这力气了,等到时候要一份就是。

    "元素周期表……"孙思邈看到后面,也不禁有些懵: "这些字……"

    镉、镧、钒、镭……这都是些什么字啊!根本就没见过!

    孙思邈陷入到了深深的迷茫中,连那边抄写的徒弟们也都发现了,速度都开始降低了: “师父,这些字都不认识,好生僻。"

    孙思邈略一思索: “可能是后人的新造字,无妨,你先依葫芦画瓢吧。”

    “好吧。”

    【说到元素,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东方,自然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元素说。】【最早的系统性阐述可以追溯到《尚书》。】

    【咱们的老祖宗认为,这世间万物和自然界中的种种变化都是由这五种元素来主导的。即使是现在,五行说也依然广泛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取名字。】

    穿着一派高人模样的大师对眼前的父母说:

    “我算过了,你们这孩子五行缺木,所以就叫森林吧。”

    【历史上,阴阳学的邹子,又在五行元素的基础上创立了五德学说,将它和阴阳结合了起来,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五行元素相克相生的那些。总之,听上去很神秘的样子。】

    路小柒放了五德学说的循环图。

    所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然后又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又放上了一些王朝相对应的五行颜色。

    比如,秦尚黑,属水德。

    【就这东西,在咱们这儿就一路往玄学的道路上狂奔而去了。】

    【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同样提出了元素说。只不过,是四元素,那就是土、气、水、火,和咱们的相比少了金。】

    【四元素解释了世间万物的存在。】

    一堆木柴正在熊熊的燃烧。

    身穿白袍的恩培多克勒正在对着围观的群众用四元素理论诠释燃烧:

    "树木从地上生长出

    来,是土和水在阳光下,也就是火的照耀下所诞生的结合物。"

    "当它被砍伐甚至晒干后,它的水元素就消失了。"

    "而当它开始燃烧的时候,它释放出来火元素。"

    木头最终被烧成黑色的木炭与灰烬。

    围观的人提问: “那它现在属于什么元素”

    “问得很好,"恩培多克勒微笑道, "它现在已经变成了土元素。这就是四元素,四元素主宰了世间万物的变化。"

    ·

    金木水火土,可以说贯穿整个华夏历史,即使是没怎么读过书的老百姓也知道。听到在遥远的西方,居然也有类似的说法,不由觉得很好奇,然后摇摇头:

    "他们这比咱们少一个,那肯定不行。"

    "对咯,少了一个这相生相克的循环不就断了这怎么行!"“那肯定还是多的好啊。”

    能看得出来,五行思想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精研道家和阴阳家的名士们琢磨了一下四元素说,微微摇头道:“总觉得不如五行之说精妙。”五行循环的圆融,契合得完全无法拆解,这才是精妙的结构。

    这种圆融和流畅感,甚至都和仙画一直在讲的科学无关,而是天地之道,思想之本。道观中的道士正在占卜。

    特定的手势将耆草撒在地上,形成不同的卦象。

    听到这里,忍不住道一句:“五行必合阴阳,阴阳必兼五行。岂能脱离阴阳去说五行”

    旁边的小道童嘻嘻笑: “师父,仙画是在说化学,可不是在说五行,也不是在说阴阳。”

    道长顿了一下: "就你机灵!"

    随后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多学着点儿,以后必然会有用。"

    虽然仙画对于宗教的态度隐隐是不赞同的,也不认为这世间有神仙,但道士并不在乎——管她呢,我只修我的仙——甚至还觉得她所宣扬的一些看法颇有意思,很有实际用处。

    所以他这才叮嘱自己的徒儿徒孙们好好学着点。

    以后不修仙,要干点别的也容易嘛。

    【就像

    是阴阳和五行是炼丹师们的指导思想一样,四元素说也成为了炼金士们的理论指导,他们也同样往神秘学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炼金士们认为只要改变了物体中这四种元素的配比,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物质。】

    【譬如,石头是不是可以变成黄金】

    在动画片中,和各种影视剧里面。

    穿着神秘的炼金士们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放入到坩埚中,再画下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整个充满了神秘学的气质。

    当坩埚开始放光的时候,掀开盖子,原本的石头变得金光闪闪,亮瞎人的钛合金眼。

    【炼金术在那时候的西方有多红呢和咱们这儿的野路子和隐居出世修道什么的不一样,它直接成为了一个学派和一门学科,在鼎盛时期,什么达芬奇、牛顿都是它的忠实学徒。】

    【这会儿倒是和炼丹术还没太大区别。】

    【咱们的炼丹术在汉到隋唐鼎盛时期,也是各种名流权贵、诗人名士都疯狂的为之着迷。】汉武时期,淮南王刘安召集了数千方士为他炼丹。

    身穿道袍和羽氅的方士们围着硕大的丹炉,手执七星剑,脚踏八卦龟。煎泥成金,锻铅为银,水炼八石,飞腾流珠。场面蔚为壮观。

    被抓到了火器营里的方士们热烈讨论。

    "当年,我就参加了淮南王的这场法会,那可真是,千人炼丹,壮观得很呐!""哎,当年我想去,结果没赶上。"

    几人在回忆往昔的时候,旁边有人嗤笑:"那你们现在可还敢自己炼丹吃几丸吗"场中顿时一片寂静。

    现在谁还敢吃那玩意儿不怕死啊!

    不说别的,大家现在都在火器营里面已经待了几年了,火药也折腾出来了,那东西可真是会爆炸的,想想吃进去要是爆了那就好看了。

    于是,那几人打着哈哈,顿时就把这个话题给揭过去了。

    这时候,有人疑惑的问: “听仙画这么说,想来又是这西方人发现的化学,可现在瞧着,大家都差不多嘛。"

    这边炼丹,那边炼金,没啥区别啊!

    不仅仅是汉代的方士,其他朝代的方士们也都在火器营或者是自己的道观和其他修行之地里有着同样的疑问

    。

    就,不是很服气啊!

    【西方的学术氛围有个好的地方,那就是大家会一起交流,有各种学术团体。炼金术士们都会用小天平,实验的时候会做纪录,还拥有质疑精神。】

    【到了十七世纪,出现了一个人,叫做波义耳。】

    【波义耳说,我觉得化学需要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科学。】

    【波义耳是谁是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大牛,也是科学界中公认的领袖!之前研究显微镜的胡克和牛顿都曾经是他的助手。】

    【他说出来的话,自然得到了重视。】

    【但,波义耳也不是随口一说,在这之前他就做了很多实验,这些实验让他质疑了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说。】

    波义耳正在和自己的助手胡克以及牛顿做学术讨论。

    他道: “我认为四元素说是不科学的,它的成立缺乏实验的事实支撑。”

    他拿起实验桌上的一块玻璃展示给两人看: “这是我之前用砂子和灰碱混合在一起,经过高温烧制得出来的玻璃。但这东西却无法再分解为土和水。”

    胡克和牛顿的眉头皱起。

    “还有你身上的金袖扣,"波义耳指了指胡克衣服上的小装饰,"黄金不怕被火烧,也无法被火分解为盐、硫和汞,只能和其他金属混合在一起,但是经过一些小手段,又能够复原成黄金。"

    “那黄金是不是也算一种单独的元素”

    "金属经过煅烧之后,重量明显要更重,这是为什么"

    胡克忍不住说道:“波义耳先生,这正是因为燃素的存在,木头木炭燃烧后,释放出了燃素。”

    “我恐怕不能赞成你的观点,胡克先生。”波义耳道: “不过,我现在也无法完全诠释这里面的道理,但我知道这世间的物质构成恐怕并不是像四元素理论说的那样简单。"

    【在波义耳之后,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化学真的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他也成为了化学科学的开山祖师!】

    【但之后,这门科学的进展其实不大,波义耳的徒弟牛顿都依然还沉迷于炼金学呢。】老年的牛顿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专心致志于炼金术。

    >他试图将黄铜通过某些特定的实验转化为金子和银子,还试图研究出可以治百病的药物。

    唯一让他和炼金术士们显得不同的,那就是他拥有严密的实验思维——用多少克重的材质、进行什么样的步骤,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

    后来,人们也是通过他留下的这些笔记本,才知道这位科学巨匠的老年竟然痴迷于炼金术。牛顿,也被称为最后的炼金术士。

    刚刚还有些不服气的方士们现在一个个都不太想说话了。这的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

    过了片刻,才有人道: “这记录数据,的确是个好东西。”

    他们之前研究火药的时候,也学着仙画里做实验那样,精准的记录了数字,一开始还嫌麻烦,但后来就觉察出了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

    后期可以通过这些记录的东西去找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是好用的!

    有方士点头表示赞同: “若不是有这个习惯,恐怕现在也得不到具体的配方。”其他人也哼哼着,没再说话。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的交流倒是都很及时。”这位方士点出来,说得比较隐晦,但在座的都懂。

    "有交流才有进步。"有方士叹道。

    这一点他们同样是深有体会。

    之前,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刀,战战兢兢的,生怕倒腾不出火药就要被杀头或者是被关在这里永不能见天日。所以大家也就铆足了劲,一下子变得不藏私了,互相合作,这才把火药给弄出来了。

    换成以前,谁要是有了一个好的丹方,那绝对是藏着掖着,不会给同行看的。

    让他们看了,自己还怎么在贵人面前献技呢而且道家讲究避世,真正炼丹的高人们很多都在深山里面躲着呢。

    有方士猜测: “他们交流如此大方及时,我估计也是因为环境更加宽松。各种什么科学院、学会,就和商会一样,总能有点用处吧"

    在方士们讨论得火热的时候,帝王朝臣们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

    “陛下,鼓励这种纯学术性的集会,还是很有必要的。"赵普对赵匡胤道, "如要兴盛科学,同样需要广开言路。"

    另一位宰相沈义伦也

    表示赞成。

    有一位户部常与钱财经济打交道的大臣甚至还提到了这一点:"对于第一个发现和发明东西的,必定要有所奖赏才行,不然谁会愿意把自己想到的知识公布出来呢"

    或为名,或为利,总得沾一头吧。

    太子李德昭问: "那如何确定他的确是第一个发明和发现的人"朝臣们陷入到了思考当中。

    仙画在继续新的内容,他们便也将这些延伸出来的问题先放到了一边——

    【直到波义耳死了几十年之后,法国的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和氢气,直接摧毁了四元素理论的基石。】

    【拉瓦锡,一个获得了律师资格但是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的人,有一天,收到了自己好友普利斯特里的来信。】

    拉瓦锡拆开好友的信。

    "亲爱的拉瓦锡……"

    普利斯特里是一位化学家,在寒暄之后他说道, "最近,我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出了一种神奇的气体,它可以让已经熄灭的火柴复燃。"

    随着他的讲述,天幕上出现了实验的画面。

    实验人员点燃一根木柴,然后熄灭它,再打开装满了氧气的瓶子,将已经熄灭的木柴伸了进去。那根木柴竟然重新燃起了火花,迅速的燃烧成灰烬。

    普利斯特里道: “我认为这种气体可以更好的吸收燃素,所以才起到了助燃的效果,我将它命名为‘脱燃素气’。

    【普利斯特里虽然发现了氧气,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新元素,还是坚定的站在四元素这一派,】

    【拉瓦锡和自己的妻子玛丽一起重复了这个实验。】拉瓦锡收到信之后,对这个产生了兴趣。他和妻子玛丽也设计了自己的实验。

    他们用一个曲颈瓶装了银白色的汞,放在火炉上加热,而曲颈瓶的小口则用玻璃钟罩罩着,又在四周装满水。

    小小的火苗燃烧,银白色的液态汞上面慢慢的形成了一些粉色的粉末。粉末越来越多,而玻璃钟罩里开始进入了五分之一的水。

    到了第十二天,一切的化学反应似乎停止了。玛丽问他:“可以了吗”拉瓦锡摇摇头: “再烧几天。”

    他们又加热了八天,但这八天里,粉色的粉末并没有增多,

    另一边的水位也没有再上升。拉瓦锡停止了这个实验。

    他和玛丽去闻了玻璃钟罩里的气体,两人觉得完全无法呼吸。

    "这是一种无法提供呼吸的气体,”拉瓦锡讲述,玛丽记录, “而且它占据了空气里五分之四的体积。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玛丽问他。

    拉瓦锡将视线转移到那些粉色的粉末上, “接下来看看这些东西是否可以还原,如果可以的话那就验证了我的想法。"

    他将那些粉色的粉末收集起来,又一次的进行了加热实验。粉末又还原成了银白色的汞,而且他们收集到了另一种气体。

    "你闻一下。"拉瓦锡闻过后递给玛丽。

    玛丽深深的吸了口气,脸上露出愉悦的神色:“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很舒适。”

    拉瓦锡眼睛一亮:"这就是我的猜想。这种气体它占据了空气五分之一的体积,它参与了燃烧,被合成到了粉末里,但是可以还原出来。它同时也有助于呼吸。"

    玛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我认为你说得对。”【拉瓦锡通过自己的二十天实验得到了氧气和氮气!】

    【拉瓦锡认为氧气是一种单独的元素,正是因为了有了氧气,物质才会燃烧。他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阐述了自己的这个发现。】

    【同时,他还发现了化学的能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金属煅烧之后,会比未煅烧之前还要更重”拉瓦锡在巴黎科学院里面侃侃而谈, “因为氧气!"

    “氧气主导了燃烧,并且转化为了金属煅烧物里的一部分。”

    "各位,空气由氧和氮组成,气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元素!四元素说是错误的!"科学院里的其他人拧眉道: "拉瓦锡先生,您的这个理论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拉瓦锡平静的道:“我可以做实验证明。”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煅烧后多出来的质量,正好是空气里氧气减少的质量。大家这才不得不相信,或许,拉瓦锡才是对的。因为,不管你觉得如何如何,实验结果骗不了人。

    【氧元素、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就这样让流行了上千年的四元素说逐渐成为过去

    。拉瓦锡逐渐在化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又写出了《化学基本论述》,一举奠定自己“现代化学之父”的地位。】

    百姓们看不太懂这个实验,但是他们很会抓字眼。

    "也就是说,空气里还有好几种气,是这个意思吧"

    铁匠们一拍大腿:“虽然俺没听懂,但是俺可以作证,金属煅烧之后,的确是要比没煅烧之前重一些!"

    原来竟然是因为空气的一部分进入到了其中吗

    “那氧气是不是之前用那转动的炉子炼钢的时候提到过的东西”

    "应该是。"

    大家很是新鲜的转头看向自己的四周,明明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些科学家们怎么就能够断定这是气,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气混合在一起呢

    真是神奇!

    也有人打了个瞌睡,觉得自己看这期仙画看得快困死了: “哎,这研究有多少气,到底有什么意思"

    不如之前各种桥、各种路和各种火药炸炸炸来得有趣。

    他身边的人笑道:“上次说生物还是说什么的时候,可不也是觉得没用”最后却发现有大用!

    那人愣了愣,苦笑道:“倒也是。”

    不过,他真的是听得云里雾里的,看也看不懂啊!

    葛洪的弟子们也表示看不懂。

    葛洪笑呵呵的: "无妨,这个实验咱们可以自己来做!"看着并不难嘛!汞这东西谁没有啊!

    鲍姑看出他早就心痒难耐了,提醒他: "这玻璃咱们可没有。"葛洪一愣,心疼极了: "用琉璃试试!"

    但玻璃,现在唐朝已经有了。

    孙思邈立刻道: "我明日就去将作监,让他们帮忙烧一套这样的玻璃器具来。"现在将作监的玻璃器皿烧得已经很不错了,透明度比之前提升许多。孙思邈恨不得现在就去。

    唐朝另一个时空。

    一个叫马和的堪舆家跳了起来,激动得大笑: "哈哈哈,我明白了!对,这就是氧气啊!"

    他曾经无意间用火硝和青金石放在一起燃烧,产生了一

    种奇特的气体,和拉瓦锡描述的这种气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他还发现水里面也有这种气体。

    马和在自己的书《平龙认》里写下这个奇妙的发现,只不过,他将这种气体叫做“阴气”。

    “氧气,阴气……”马和笑得畅快,原本一些小疑问忽然就得到了解答。

    【可惜,在拉瓦锡五十岁的时候,法国时局混乱,激进派当政,因为拉瓦锡出身贵族,还曾经担任过旧王朝的包税官,又受到了自己朝夕相处的科学院同事的陷害,最终成为了被清算的对象。】

    【他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对拉瓦锡的审判法庭上,法官判处了拉瓦锡死刑。

    拉瓦锡平静的接受了,但是有一个请求:“我有一项实验数据还没有得到,可不可以将执行的时间往后推几天"

    法官停下来,轻蔑的一笑: "当然不可以,拉瓦锡先生。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拉瓦锡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

    这件事传开,各国的科学界都为之震动。

    著名的数学家拉格朗日哀叹道: “他们在瞬间就砍掉了拉瓦锡的脑袋,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样聪明的脑袋,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

    【在拉瓦锡之后,所有的化学家们都开始热衷于发现新元素,拉瓦锡自己的《化学基本论述》中就提到过三十三种元素,当然,有一些其实只是化合物。】

    ·

    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

    这个形容乍一听有些好笑,但过后却让人觉得无比的惋惜,沉痛的惋惜。天幕的光芒映在嬴政的脸上,刻画出深邃的光影。

    公子将闾偷偷的瞅了一眼父皇,竟然看到他的眼神中似乎也带着一点惋惜,和后悔……他一怔,连忙收回视线。

    父皇在惋惜谁

    公子将闾在心中胡思乱想。赢政想到的是,韩非啊!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脑袋的确是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可惜啊可惜!

    【就这样,时光飞逝,到了十九世纪,人类的化学家们已经确定了六十三种元素。】【然后,化学又一次迎来了天才的出场。】

    【他叫门捷列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