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江山如此多娇(一)
地理
古代很多老百姓对这个词语都不是很熟悉。
西汉的赵过正在和自己试验田里的农人们一起观看仙画——最近事情太忙,他一直住在乡下。孙大牛憨憨的道:"地里仙画今天要说地里的事儿又要告诉咱们怎么种田吗"
孙小羊噗嗤一笑:"是地理,道理的理。”他挠挠头, "应该就是讲一些山川河流之类的东西吧"
他看向赵过。
赵过点点头: "应该是。你也要仔细看。"
有可能会讲到哪些地方有水源,更适合种植,那他就要记下来。以后他的工作肯定不只限于这一小片试验田,而是要全天下推广的。
东汉。
张衡在太史的观象台仰头看向天幕,轻声念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天文地理,一直都是连在一起的。
就像他自己,其实对地理也颇有研究。因此,他很想知道后世的地理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地理是什么】
【我们脚下踩踏着的土地是什么样子,我们每日所饮的河水井水从哪里来,我们眺望着的山川有什么样的秘密,我们头上飘过的雨云为何而生】
【这些都在地理学的范畴之内。】
【地理学,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研究地球之理、地表之理的学问。】
【地理学让我们知道,华夏这片土地上有着1500多条主要的河流,有着24800多个湖泊。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1
熟悉的大公鸡地图出现在了天幕上。
路小柒用动画演示出华夏的河流网,蓝色的网就如同公鸡的血管,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公鸡的各个部位。
黄河和长江是两条最主要的动脉。
黄河蜿蜒而下,为干旱的北方地区带来了生命,所到之处形成了华夏最早的文明。尤其是壶口瀑布。
奔腾的黄色河水似在咆哮,在一层层的岩壁上冲出浪花,雄伟壮观。
长江更宽阔也更加的幽深,不断地并流又分流,形成一张巨大的南方水系网。
三峡之地,险峻又
秀丽,重庆的三江汇流之地,可以明显看到不同的水色,当它奔腾到东海,水面宽达近百公里。
天府之国、湘楚鱼米之乡、烟雨江南,它串起了整个华夏最为富庶之地。
而湖泊的图更是密密麻麻,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有的却像是公鸡身上佩戴着的硕大蓝宝石。比如鄱阳湖和青海湖,一东一西,一淡一咸,互相呼应。洞庭云梦、太湖漾波,微山芦苇,这样的珍珠数不胜数。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这就是一段优美而清晰的风光片。
古代的贵族还好,访亲探友也好,求学或者外出为官也好,总有一些出门的机会,但是平民,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没去过自己的家乡之外。
没钱是其一,路难走和路上不安全是其二。
他们生长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却从来不曾见过这片土地的全貌。因此,当这一段开始之后,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好美啊!"
"原来长江和黄河在天上看的时候是这个样子。"
黄河中下游的人们垮着脸: “黄河明明在上游的时候那么清,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儿就这么黄全是泥沙"
长江上游的人也在感叹: "没想到咱们这小江流到了南方竟然变得这么宽广!真是看不出来。"壶口瀑布和三峡周边的居民兴奋不已:“是咱们这儿!”他们的家乡出现在了天幕上呢。其实不单单是普通百姓,就连平时自诩见多识广的名士们和行商们也都觉得新鲜又激动。
唐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仙李白正在和岑勋以及元丹丘在外游览。野外的火堆旁就是他们今晚的栖息之处。
枕着满天星辰,看着天幕上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李白眼中异彩涟涟,只是一眨眼就吟诵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岑勋和元丹丘脱口而出:“好诗!”
不愧是李白。
也只有他,能够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甚至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诗句来。李白哈哈一笑,带着酒意,迷醉的看着天幕上的山河。
这就是大唐的江山,即使他从碎叶城一路走来长安,再到江南,也不如此刻感受到的震撼。南北朝。
郦道元一开
始以为是神迹,但当他看到那张水网图的时候,一下子就忘记了恐惧。“这么清楚的水经图!”他震惊到无以复加。这可比前人留下的那些古籍要清楚多了。
顾不得拿笔,直接拿了一根小树枝,他就在地面上开始笔画起来。而这时候,他的仆人们还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呢。
"起来,起来,都帮我记图。"郦道元喊道。至于害怕什么的,先扔一边去吧,记了再说!
他出门顶着危险到处走不就是为了想要摸清楚这片土地上的河流水源吗和他一样的,还有各朝廷治水的官员们。
他们恨不得仙画一直停留在水网图上,让他们仔仔细细的画下来。这可比他们自己制的图要清晰详细多了!
"大人,黄河的走向好像和现在有点不一样。"也有人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不同。"先不用管,画下来再说。"
"是。哎,要是仙画能讲讲治水就好了。"
"有当然好,没有的话咱们能得到这些资料也算是不错的收获。"
【地理学让我们知道,华豆有着116个大大小小的山脉,光是7000以上的高峰就有19座。其中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884886米,并且以每年127毫米的速度在向上生长。】
在西藏和新疆还有四川的边界处,一处处山脉以巍峨之姿伫立在大地。路小柒让各处山脉在平面的地图上拔地而起,还标注上了高度数字。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峰无数。
884886的珠穆朗玛、8611的乔戈里、8586的干城章嘉…
还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天山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等等,此起彼伏,横卧在大地上如同巨龙的骨架。
这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地理学让我们知道,华夏有着四大平原,面积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粮食的主要产区。但华夏也有着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这里雨水稀少,一片荒芜。】
有着肥沃黑土地的东北平原,水稻和大豆还有玉米在这里成长;
华北平原以黄淮海冲积而成,在相对干旱的北方,种的也是更耐旱的小麦、玉米、高粱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恰恰相反,更多的是水田,气候温暖湿润,
农人们更多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
关中平原将春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因为日照足,还种有大量的水果。
这些平坦的、一望无际的平原,才能够让人类集聚,然后诞生富庶的繁华的城市。与之完全相反的则是沙漠和沙地。
荒芜到甚至连根草都不长,只剩下风沙的尖啸。
【烟雨江南、厚重的黄土高原、美丽歧义的喀斯特……这些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地貌,共同在一起组成了华夏。】
不同地区的景色被剪辑在一起。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华夏每一处的风景是如此的不同,差异化极为明显。相同的,则是生活在其中的华夏百姓。养蚕种稻、牧马摔跤……东边早已经是深沉黑夜,西边却依然阳光温暖。
但,这都是华夏。
"这么高的山峰!"
八千多米!
"这是吐蕃和西域那边吧原来那边竟全是高山。"
有人看着自家屋后的大山,寻思着: "这山应该比咱们后面的山高了不少吧""为什么山上都有雪"
"那边还能住人吗"
"应该不能,难怪胡人都往咱们中原跑呢。"
百姓们叽叽喳喳,讨论得比以往都要更加热烈。
明朝。
徐霞客的母亲在惊叹之后对他道: “我总算明白你的喜好了,原来这山河竟然如此让人心神震
荡。"
壮观的、险峻的、缥缈的、秀丽的,各种美。
徐霞客沉醉于此,闻言摇头道: “我还只走了一小部分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去西边看看那些高山,去北边,看看那些草原和湖泊。
千里江山!
对于此,帝王们的感受可能还要更深一些。
嬴政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山河出现在仙画中了,但这一次却看得尤为的清晰,尤为的整体。"这就是朕的江山!"他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嬴政并非一直坐在深宫中的皇帝。他人生中好多次出巡,也见过不同的景色。
但肉眼所见,岂是后世航拍所能比
不过,现在大秦的疆域和后世相比,还有很大不足。
赢政升起雄心壮志。
还有刘彻,对于西域的渴望又多了几分。
卫青和霍去病也在宫中,霍去病的眼睛闪亮如天上星辰: "祁连山脉!"这个他认识。
他的志向就是要把匈奴赶到祁连山之外。
不过,现在他看到往西的更多山脉,既然后世这也是华夏的土地,那不妨再把匈奴赶远一点好了。
刘彻很满意他的远大志向,道: "你若是真能做到,朕封你为万户侯!"
霍去病昂首: “微臣一定能做到,陛下可不能食言。”
卫青斥道: “岂能对陛下无礼”
刘彻却哈哈大笑:"朕决不食言。"
他还想着,若真的打到了那里,他想要亲自出巡,去看看那一片的高山是不是真有那么的高,那么的磅礴伟岸。
而赵过,没想到这么快就等来了自己想要听的东西,赶紧和孙小羊一起记下那几大平原的大概位置和适合栽种的作物。
现在有没有无所谓,记下再说。
而在这些朝代里,唯有唐朝的帝王们和百姓们心情更加舒爽。嗯……这些疆土,大部分都是在大唐治下,咱们大唐就是这么豪横。
看,那些高山都是大唐的!
那些湖泊也都是大唐的!没有标注的贝加尔湖,还是咱们大唐的!李世民略有些遗憾:"看来后世已经将吐蕃收入囊中了。"他的手指无意识的在案几上轻敲。
吐蕃,不好搞啊。松赞干布,的确是位英才。而且,那边地势极高,生活苦寒,占着也没多大意思。
【这些综合在一起的地理因素,也让这片土地成为了华夏,而不是成为其他。】【这就是现在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地理决定历史。】
【就比如咱们。】
【正因为有了长江和黄河两条母亲河,流淌之处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平原,有着大片的沃土良田,可以种植粮食,部落逐水而居,这才诞生了华豆文明。】
【这些文明逐渐的发展起来,然后才演变成殷商周
,演变为秦汉唐。】
【而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等等,这一圈儿地球屋脊如同高耸巨大的屏风将华夏隔绝在东亚。】
【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时代,华夏文明就如同欧亚大陆上的孤岛,可以平稳的自个儿发展,不用担心来自于中亚,来自于更西边的敌人。】
【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坦罗斯之战。】
刚还在琢磨着吐蕃的李世民顿时将吐蕃抛在了脑后,身边的臣子们也精神一振。
要说这个了吗
那可就不困了啊。
前来长安城逃难和求援的波斯王子还在长安当寓公呢,带着追随他的波斯人直接就占了一整个坊。
当然,朝廷在估量了一下觉得贸然出兵对大唐没什么好处,所以安西都护府只是以紧密关注为主。
【当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就是唐人口中的大食,雄心壮志,他们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将当时欧洲的大王朝拜占庭帝国打得落花流水。而欧亚大陆上,唯一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就是大唐帝国。】
路小柒放了一张当时的欧亚大陆疆域图。
可以看到,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极大,往北的安北都护府包括了现在的蒙古、贝加尔湖、西伯利亚;往西走的安西都护府,则包括了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一直推到了现在的伊朗边界。
往南的安南都护府,将越南北部襄括其中。
但少了西/藏,那时候还是吐蕃,还有云南,那时候还是南诏国。
往西看,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也不遑多让,以巴格达为中心,从亚洲到欧洲再到非洲,都是他的统治范围。
在整个欧亚地地图上,这俩帝国一东一西,占据了绝大多数土地,剩下的也就吐蕃略大。
而阿拉伯帝国逐渐往东扩张,在帕米尔高原外,对着东方虎视眈眈。
大唐的百姓们骄傲极了。
"咱们大唐就是这么厉害。"
"可不是,我看那阿拉伯帝国的疆域还是没有咱们的大。"
这时候,有人弱弱的说道: “可是我记得那坦罗斯之战,咱们大唐好像是输了。”上次仙画提到过
。
人群中出现了一瞬的安静。
“那是之前!现在咱们有所准备,要是再打肯定不会输。”“就是!”
看来,平民百姓们还是对大唐有着极度的信心的。
而其他几朝的帝王,不管是嬴政还是刘彻,赵匡胤还是朱元璋,都对大唐的疆域图眼红到快要滴出血来。
尤其是赵匡胤,简直想要掩住面容。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呐!
【这其实也是一场宗教扩张战争。】
【中亚很多信奉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国家都很不安,纷纷派使者来唐朝求援。】
【这场战争我们也曾经讲过,大唐败了。但是之后,阿拉伯帝国却也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是乖乖的退出了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并且后续还好几次派出了使者来长安,和大唐交好。】
【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阿拉伯帝国也只是惨胜。】
【除了大唐兵马的实力之外,占据着帕米尔高原的地利也是一个关键点。高耸的天山山脉让阿拉伯帝国的骑兵无法跨越。如果强攻的话,说不定整个帝国都会被拖入泥沼,因此,阿拉伯帝国很明智的选择了止步。】
"冲啊!"
在帕米尔高原上,两军的骑兵冲到了一处,开始激烈的交锋。
挥舞着唐刀和长枪的唐军英勇善战,而挥舞着弯刀的阿拉伯骑兵同样是百战之兵。鲜血染红了高原冻土。
无数士兵把生命留在了这里,再也回不了家乡。
【既然说道了坦罗斯之战,那就多说几句。】
【这场战役看似对当时的大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伤,但是却大大的削弱了大唐在中亚诸国中的威信。】
【而且,其实它原本可以不发生的。】
路小柒圈出大唐疆域图最西边的昭武九姓国。
”"这九个国家呢,国王都被封为刺史,算是在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也不干涉他们的内诊。"
"后来,九国之一的拔汗那和石国发生冲突。拔汗那也就是大宛,产名马那地儿。"
“拔汗那就找来了安西都护府来调解。那石国肯定就乖乖的偃旗息鼓了嘛。但是,那会儿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不干
人事儿。"
"他见石国还挺富裕,居然对石国进行了屠城和洗劫,然后说石国叛唐,这就是下场。"
随着她的讲解,处处燃烧着火光的石国城池出现了。
高仙芝带领着士兵冲进王宫,大肆劫掠,然后割下来石国国王的头颅。城池中,一片哭声和哀嚎声。
石国的王子逃向阿拉伯帝国,沿途的小国和部落都能听到他的悲怆之声。"大唐高仙芝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我石国,亡矣!"他逃到了阿拉伯帝国,原本就蠢蠢欲动的阿拉伯人立刻借机出兵,直扑葱岭而来。
【所以,若不是当时的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贪婪暴戾,出尔反尔,接受了石国的归降之后又屠城,这场战役不一定能打得起来。】
【高仙芝的行为让大唐在西域的名声变得很不好。结果,坦罗斯之战还败了。】
【后来,在大唐对南诏国作战失利后,帕米尔高原上的这些国家也就纷纷的自立或者是另投他处了。】
【中央王朝辉煌不再。】
大唐百姓:"……"
李世民:"
群臣: "……
安静了一瞬之后,人群中这才一片哗然。
"居然是这样!这高仙芝简直枉为唐人!也太无耻了。""不错,人家都归降认错了,居然还屠城!"“我大唐怎么能有这样的将领!”
李世民在太极宫中大发脾气: “愚蠢!杀良冒功!而且还看不清楚形势!”
西域各国奉他为天可汗,依附大唐,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又绝非君臣那么简单。在那里,安西都护府的兵马代表着天子之师,应公正仁义。
比如,波斯来求援,他出兵,这就是师出有名。杀俘还屠城,这是妥妥要被世人唾骂的。
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的苏定方在一旁火上浇油: "而且还打输了。"
在一旁的李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世民被他这么一说,火气又蹭蹭蹭的上来了,骂了好一会儿才停止。
骂完之后,理智回笼。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武将,在心中暗道:“几大都护府都远在边
疆之地,如何管控这些在外的武将们,也是一件难事啊。"
他决定等明日再召几位心腹老臣们商议。一段时间后,远在西域的石国忽然收到了一笔丰厚的赏赐,这就是后话了。
【从这也能看出来,如果不是占据着那一片的高耸入云的山脉天堑,古华夏文明可能就和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一样早被外敌消灭了。】
【后三者都处于三大洲的交界处,周围没什么天险可守,真是被灭了一遍又一遍。】
【就好比欧洲,最高的也就是阿尔卑斯山脉,才三千米。汉尼拔,是欧洲的那位汉尼拔不是食人魔汉尼拔,带领他的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远征罗马,就足以让西方人惊呼,他是怎么做到的!】
【而咱们边疆的那一众高山,哪个不是五千米以上】
【这也就客观的让华夏文明得以相对安稳的延续下去,并且因为没有外敌的因素干扰,由西往东又是从高到低的地势,一泄千里,没有什么阻隔,兵马都去得,就更容易做到大一统王朝。】
初中地理一开始就讲了的中国地图三级阶梯。路小柒用了立体分层的形式来呈现。从西向东,地势越来越低,也越来越平缓。
第一级阶梯自然就是青藏高原,在地图上以昆仑山到横断山脉的弧线为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的地势比较复杂,既有着内蒙高原、黄土高原,还有着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而到
了第三级,就是完全的平原地带了。
·
蒙恬、卫青和霍去病还有李靖、苏定方等当世名将们都在仔细的研究着这个阶梯地形图,并且将上面的地名和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对应。
再来模拟战略战术。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马上天子,尤其是战略眼光还要胜于这些名将。朱棣眯起眼来: "不错,按照这个舆图,西边的敌人很难攻进来。"动辄六七千米的高峰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而且,西安、洛阳等地,占据中原,又有大江河流可做水运,以此为中心,兵马可铺到全天下。"
反倒是现在的金陵,虽据长江,但是对于北方就稍微有点鞭长莫及。朱棣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北平。他又看向大明的舆图,对这疆域图不甚满意。
仙画
中展现出来的疆域图,在西边和西北显然都要更加理想一点,占据了天险之地,如果这一块也尽归大明,那西边可无忧百年。
…
【至多,就是出现一南一北,据江分治的政权。】
胡人的骑兵在中原大地上肆虐。朝廷的军队无能,根本抵挡不了他们的进攻。
晋朝的士族们开始携带着家眷和财务开始往南迁徙,跟随着的还有北方的无数老百姓,最终他们到了黄河以南甚至是长江以南的江南之地。
这就是历史上的永嘉南渡。过了几百年后,这一幕又重演了。
北宋的皇帝和官员们仓皇南逃,希望借着长江天险可以阻挡住金国的兵马。但最后,皇帝被俘虏,百姓和女人们被□口。而后来的南宋,沉迷于烟雨江南的温软之中。李清照也只能写诗讽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赵匡胤刚才想掩面,现在更是觉得忧伤。啊,又遭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