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地窖
天气一入秋就好像过的特别快,那日林春生来过之后,林二伯家中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声,看到第二日春菲肿成桃子的眼睛,云慧默然。
看林奶奶的病情逐渐稳定之后,林春生也开始在县城奔走忙碌,有霍铖在一旁帮助,林春生很快择了一处铺面。
距原来的凉皮摊子不远,卖包子的大婶虽然语气有几分酸味,却也是真的佩服林春生这小子。
云慧也跟着忙活几日,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前段时间买下来的地,可以准备做地窖了。
林家回来的时间不巧,有出售的地那时候已经种上了粮食,只能等秋收过后再另做别用。
虽然地契已经在自己手上,但秧苗无辜,作为农业人,云慧也不忍心好好的粮食被铲除。
索性这十亩地的粮食也归了林家,这片地正在城郊附近,背后靠山,冬日能挡住大片寒风,最适合用来挖地窖。
之前剥下来的玉米皮,玉米秸秆,花生秧子,还有之前麦收时留下的麦秸秆,搓粒留下的玉米棒,全部被云慧留下存好。
虽然村里有人说她傻,云慧根本不在乎。
说做就做,一块地窖的面积不需要太大,一亩地分两块来挖,上面用之前留下的玉米秸秆覆盖,能最大程度的保温。
不见光的蔬菜全部种在这里,这十亩地全都连在一块,云慧索性让人把这里都圈上,免得以后麻烦。
挖地窖的好处就是,地下种菜完全不影响地上,只要别种根系太深的东西,完全可以实现地上地下共同收获。
但是蔬菜大棚的实施就没有挖地窖那么简单了。
第一是材料不好找,如今没有塑料薄膜,光反射不足,保存温度不够,蔬菜自然就长不好。
若是用现在有的法子,简单把地圈起来,恐怕成本太高。
不如
云慧突然想到一个法子,把几块地如同格子间一般的分开,然后从中找几个位置用来烧火,这样不仅能相互产生热气,还能节省些热源。
再加上家里马儿留下的珍贵粪便,一个保温棚的基础模样就成型了。
最重要的是那些玉米皮子,云慧请柯氏去找几个农忙后没活的大婶,把这些玉米皮子都编成一个个类似小辫子的模样,然后再连成一片片。
这样可以盖在墙外,玉米皮重量轻,方便来回控制温度。
背后是山,能阻挡不少寒风,云慧买的这十亩地的粮食产量不高,是农户自己开垦的田地,如今卖田地的钱,足够他们一家六口过上几年富足的生活了。
刘老汉眼含热泪,没想到自己临了还能有如此造化,连连朝着林父作揖,嘴里说着再造恩人之类的话。
“老叔不必如此,如今一家也可去县城买处房产,日后生活总会好起来的”,林父把刘老汉搀扶住,言语间不住劝慰。
刘老汉夫妻俩如今已经六七十,还成日守着这几亩田产,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三个儿子算不上不小,只不过家家都有两三个孩子,能帮上二老的实在不多,日日添口饭吃罢了。
云慧本来是想顺便雇下这家人来给自己做活,但看这三个儿子,还是去买人来的靠谱。
每到秋冬时日,就有闹灾或者活不下去的人自卖为奴,一开始云慧还有些过不去心里那关,还是过来看情况的霍铖一语道醒梦中人。
“云慧妹子,这些人本就是无依无靠,若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当牛做马?你给他们一个去处,能吃饱穿暖,就算是行善了”,霍铖手中拿着捆好的玉米皮子,把它们抖落开来铺好。
听霍铖这么说,云慧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九月初的天气愈发凉气上涌,云慧跟着柯氏一起去县城,路过林春生的铺子,正好也能进去看看。
一进门就瞧见在里外忙活的林春生和大伯母荣氏,林大伯那边打算等年后就与主家请辞,回来和儿子一起经营小店。
如今这店铺正修缮到收尾阶段,半个月的工期不长,其中桌椅板凳还得另等些日子。
本来荣氏是想买些别人不做留下的桌椅板凳,林春生却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这别人都不做买卖了,我怕影响我店里的风水”。
杯盘碗碟都是清一色的白胚,上面略装饰几道篮圈花纹,朴素质朴,主要走一个快销风。
大伯母为了为了的店铺,也在田里种了不少大白菜和萝卜,冬日全靠这两样菜来换换口味。
本来林春生听云慧要做暖棚,也想跟着入几分股,但考虑到云慧说的风险后,还是决定先以稳妥为主。
毕竟一口可吃不成胖子,脚踏实地才能走的长远。
“弟妹和慧丫头来了,快快进来坐”,荣氏喜气洋洋的招呼柯氏和云慧坐下。
这法子还是云慧想的,堂中放一大长桌,用作多人聚餐,或者拼桌用,上菜速度快,吃着也方便。
后面用小屏风略隔开,有两个小桌子,在此处可以喝酒聊天。
地方不算大,是个长方形,大约算上厨房也就四五十平的模样。
夏日时外面可以支上摊子继续卖凉皮。
招牌已经挂上,四块木板写上字,一旁还有布幡迎风摆动。
林家食肆几个字温润端方,一看便知是林爷爷的手笔。
林春生决定冬天卖面,之前云慧做过的酸汤面算是特色,用猪骨吊汤,味道醇厚鲜美,番茄接受程度不算高,却是个新鲜的卖点。
秋收时西红柿吃不完,家里有地窖,云慧已经挑许多泛青的番茄储存起来。
最后剩下吃不完的则直接做成了番茄酱,用罐子密封起来,也能够林春生用很久。
食肆经营的东西不止一种,这两日虽然还没正式开张,却已经在门口支起了大油锅,用来炸些糍粑和饹馇盒。
因为秋收过后大家手里都富余,这几日生意也不错。
林春生笑嘻嘻的拿来一碟子红糖糍粑,“妹妹来尝尝,这是你大伯母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