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灭吴之战第章 鲁肃第章 陆逊殉国。
五日前。
合肥城,吴王宫内。
一个传令兵,急匆匆地,进入宫中报信:“大事不好。周都督战败。”
刘鹞惊骇万分:“卧槽。该怎么办。”
鲁肃立即出主意:“应该弃守合肥。退入皖西山区。”
“不成。合肥是坚城。必须守一波。”
“可留下一支军队。在城内打巷战 。”
“行吧。就由孙静为主将,领兵三万。死守合肥。另外,吕蒙、周翊两人的军队,也帮着守城吧。”
就这样,吴王带着十万士卒,提前退入皖西山区。
此时,合肥城内。
孙静与孙翔,叔侄见面。
“翊儿啊。周瑜战死。刘鹞西逃。咱无路可逃,要为合肥殉城啊。”
“我孙家男儿,死又何妨。多杀一些唐贼就是。可惜,不能为父亲报仇。”
“哎。兄长为江东猛虎。若不早逝。咱们孙家,会早早地统一江东。说不得,结局就不一样。”
“叔父啊。伤春悲秋,没有卵用。咱还是准备巷战吧。”
……
第二天,楚戈领兵,来到合肥城下。
有锦衣卫来报:“城只有用三万士卒,他们躲在城中各处,准备打巷战。”
楚戈询问:“百姓呢。”
“他们都紧闭房门。大街上,行人很少。”
“你们锦衣卫,可查控到,守军的具体行踪。”
“只知道大概方位。”
“很好。这就足够。让你们的锦衣卫的人,为我军带路。”
说罢,楚戈领兵入城 。
像合肥,这样的大城。
大唐锦衣卫,布局多年。暗子非常多。
由他们领路,唐军入城后,就有了目标。直接攻打城中某处。
而孙静、孙翊之流。并不是厉害之人。如何会巷战。只是纸上谈兵之辈。
楚戈领兵,只用两个小时,就打败吴军。孙静、孙翊,皆被杀害。
就此合肥城,被唐军拿下。
三日后,唐军主力,入驻合肥城。大军休整一日。
李治下令:“全军向皖西山区进发。”
有火药箭在手,入山打仗,不是事儿。
值得一提的是,吴军这边,也有能人,比如:鲁肃。
他指挥着吴军,依靠地形,多次埋伏唐军。还有,每天晚上,吴军都会偷袭唐军。
再说,山里边地形复杂,且吴军分散。
这场围剿战,还是有点难度的。
所幸,牛犇、楚戈也不差。吃过几次亏后,就防备起来。
唐军只得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虽然,很耽误时间。
但是,能减少己方伤亡。
这场山地战,持续四十多天,才结束。
最终,刘鹞、鲁肃等人,全部死于皖西深山。
而吴军士卒,有四万余人投降。
而唐军从其中,招降三万降卒。
这样一来,唐军越打越多。
……
再说大唐水军。他们打胜仗以后。
郑芝龙就把水军,分为三个部分:
一、李宝领两万水军,驻守江都水寨,巡防周边河道。
二、陈璘领两万水军,驻守濡须口水寨,巡防周边河道。
三、郑芝龙领水军主力,夺取柴桑,陈兵鄱阳湖,威慑豫章郡吴军。
这天,南昌城内。
召开紧急会议。
刘基询问众人:“如今,该怎么办。”
华歆回答:“咱们当守气节,誓死殉国。”
“这……还早吧。咱有十五万大军。应该挣扎一下的。”
“世子恕罪。臣无能 。”
“你先退下吧。”
刘基看向孙权:“仲谋啊。你有什么想法。”
孙权给出意见:“咱不可硬刚唐军。唯有躲入山里。南昌东边,有武夷山;南昌西南边,有井岗山。”
“很有想法。可是,咱入哪一座山呢。”
“应该分兵两路。”
“让本世子想想。”
会议散场。
刘基召见陆逊。
“伯言啊。你觉得,孙权的法子,靠谱嘛。”
“回世子。末将以为,这样做,可以分散唐军兵力,是有利的。”
“那么。如何配置兵力呢。”
“咱们这边,进入井岗山 。由世子领军九万。咱优先挑选精兵、且多分些粮食。
其余六万士卒,由孙权领兵,进入武夷山。”
“这样做。不好吧。只给孙权,这么点兵。他还怎么打。”
“无妨的。他们孙氏,在山越之地,经营已久。应该能招募,三万山越勇士。”
就这样,吴军分兵两路。
两个月后。
李治领兵南下,入驻南昌城。
这会儿,唐军步兵,加上降卒,共计十二万。
李治作出决定,把唐军分成三部:
一、由牛犇领兵五万,攻打井岗山。
二、由楚戈领兵五万 ,攻打武夷山。
三、由李治领兵两万,坐镇南昌。
井岗山的地形,比较复杂。
又是陆逊统兵,让吴军表现,比较亮眼。
这会儿,是八月中旬,天气比较热。
山里边作战,用火攻,是非常有杀伤性的。
而陆逊,非常优秀,直接整了一个,小型的火烧连营。
一场大战,就烧杀九千唐军。
这让牛犇,觉得很羞耻。他必须找回场子。
于是,他吩咐士卒,在井岗山里面,到处放火。
这可是炎热的天气。
再说,山林里边,一点就着。
这样一搞,唐军制造了一场森林大火。
吴军呢。无处可躲,以至于,有两万士卒,死于火灾。
其余吴军,为了活着,放弃许多物资。
他们的粮食,也大量被烧。
这样一来,陆逊再也秀不起来。
而牛犇领兵,一路追杀吴国。
最终,在湘赣边境,某处山道边。
唐军围困吴军残兵。
牛犇用一发火药箭,炸死陆逊。
至于,刘基、华歆等人,也全部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