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水淹下邳
北门。张勋,亲自领兵镇守。韩军主力,多在此门。
臧霸领兵攻城。孙观在旁边协助着。
臧霸表示:“打完这一仗,大将军就称王咯。让兄弟都加快劲。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孙观附和着:“正是。咱们可是大将军的心腹。”
修齐王陵之事,臧霸可是出了大力气的。算是进入曹操集团的核心咯。只要好好打仗。升官发财妥妥地。
虽然,齐军士气很高,但是,下邳城防守的很好。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
历史有偏差。虽然,韩国政府不咋样。但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普及。没有出现饥荒。也没民不聊生。百姓们更没有闹事。
打起仗来,韩国的军队,民心也可用。
两军状态差不多,下邳城攻防战,互有伤亡。
战事就这样僵持着,一晃就一个多月了。
曹操有点着急,只能召开会议,集思广益嘛。
陈宫提议:“分兵南下,夺取下邳与广陵各县城。”
抢夺一城一县,看似很合理。陈登却摇头:“若直接夺取下邳,可招降南边诸县。”
“若我分兵南下。南边诸县的士卒、百姓,肯定会向广陵城聚集。初步估计五万之众。而广陵城守军三万,可召青壮两万。如此操作,广陵城聚集十万人。将会成为难啃的骨头。”
这关乎到人心,两种做法。取得结果,截然不同。曹操点头,表示肯定:“陈元龙,很不错。说得很有道理。”
众人一通马屁送上,让陈登心中美滋滋。
“都不是事。很容易看出来嘛。”
谦虚是必须的。
曹操看向下方,见有一个小伙子,居然不在,对亲兵问道:“孔明何在。”
亲兵回道:“诸葛先生,去了泗河。”
曹操有脑问号:“这个时候,去河边干什么。”
“天才的想法,常人无法理解吧。”
此时诸葛亮,才十八岁。是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
虽然,学有所成。不过,没有实践过。他知道,侃侃而谈,是没有卵用的。只有实地考察,才能印证自己的想法。
聪明的孔明,已经有想法咯。就是水淹下邳。
不过,这只是初步设想。此计若要成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需要查看一番,能否引水到下邳城。古下邳城位于沂河、泗河的交汇处。
二、还需要下暴雨。平常月份,修筑堤坝,引水。是没有用的。对于气象学,孔明同学深有研究。能推测出一些东西。比如,8月份可能会有一场大雨。如今七月初,还差一个月吧。
泗河边上,诸葛亮嘟囔着:“此计是否太毒辣,百姓何故啊。”
读书人,就会伤春悲秋啊。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道之后,一直用火攻之策,烧死几十万。堪称杀人不眨眼。】
恢复思绪,诸葛亮前往沂河。确定了心中计策可行。
回到军营,找到曹操,献上了计策。
曹操赞道:“妙哇。得孔明一人,胜过二十五万大军哇。”
曹操听从诸葛亮的计策,下令让士卒,在沂河、泗河上游建堤坝,然后等待着暴雨的到来。
当然,攻城还得继续。不能让韩国将领怀疑。
下邳城中,张勋巡视着东门,顺便看望自己的侄儿。
张琛很是自信,拍着胸脯说道:“叔父放心,咱粮食足够。再守三个月,都不是问题。”
张勋苦笑:“不要逞强。若是需要支援,就送张伟给我传信。”
张伟是张家养的私兵,武艺高强。任务是保护张琛的安全。
话说,前几天,东门差点失守。一个叫史阿小将,很是凶猛,带头冲上城头。大杀特杀。张琛反应及时,下令倒火油,城头上燃起大火。
史阿只能撤下城去。之后,看到史阿攻城,张琛就死命针对。化解东门的危机。
张勋又查看了西门防务,张超是老派将领。对于守城,很有手段。可以放心。
夜很深。张勋睡不下。他站在城墙上仰望星空,见一颗将星滑落。虽然,他没有研究星象的能力。但是,常见的将星、帝星等,他还是分得清的。
做为宿将,张勋有一种直觉。可能要出事。
韩军一直在城里,城外的情况不得而知。当然,有少量的斥候在城外。不过,全被齐军给清理了。
齐国大营,高才生诸葛亮,对天象深有研究。他有点振奋:“将星陨落哇。看来,我的计策,没有一点问题嘛。”
毕竟,这是诸葛亮第一次献策。又是年青人。激动一点,可以有。
数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来到八月。
这天,上午非常闷热。而下午,突然变成阴天。然打狂风、雷霆、暴雨,接连而来。
曹操喃喃自语:“这一波,水淹下邳嘛。”
【插播一句,关于台湾的唐军将士。不久前,特大台风登陆台湾。还下了大暴雨。大唐将士损失不小。
如今,躲在台湾的某处山里。基隆港,唐军的战船损失惨重。为台湾唐军,默哀两分钟……】
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没有停歇。齐国大军,已经偷偷撤向高地。
午时三刻,一声军令:“泄洪。”
沂河、泗河堤坝前,齐国士卒听命行事,决堤泄洪。
波涛滚滚,洪水如猛兽,冲向下邳城,灌入城中。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洪水呢。”
张勋回过神来。
“一定是曹阿瞒的毒计。”
“畜生哇。百姓何其无辜。”
……
不久后,下邳城破。齐军顺利进城。
一片尸骸,城中将士、百姓,合计死亡近十万人。韩国剩余将士,怨气很大、誓死不降、全部战死。
水淹下邳之事,祸害的不是一城。而是波及数十县城。近十万百姓被淹死,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造大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