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暗流又起
修炼的时间总是过的非常快,眨眼间,便是两年过去了。这两年里,白幽终于将自身对本源之力的抗性提升到了极致,虽然多少还会有些不适,但已经完全可以自由行动和战斗了。在轩辕望的守护下,她成功成为了精灵族的第二位半神强者。
而轩辕镜也凭借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半神修为。这对她而言颇为不易,倒不是她天赋差,而是需要分神关注帝源古城的许多大小事务,这让她没法和轩辕望一样完全专注于修炼。作为长姐,她知道弟弟对世俗之事不甚了解,所以帝源古城各项经营的事务,便由她负责了。
只是,她也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处理这些事务自然没法和当年的轩辕煌一般得心应手。就算有余尘和翰叔从旁协助,日常事务也让她颇有些身心俱疲的感觉。不过她的意志力也极为顽强,白天工作晚上修炼,硬生生冲破界限,成为一阶半神。
余尘体内的本源之力也开始增长,他反而是这两年中唯一一个战力不进反退的人。在轩辕镜突破后,两人曾经来了一次切磋。结果是在双方都留手,没有使用杀招的前提下,他被自己的妻子暴打了一顿。
余尘为此苦恼了很久,不过有轩辕望这个前车之鉴,他知道自己迟早也会突破界限,便并不放在心上了。只是,最近每次看到轩辕镜,他都有些郁闷,甚至说话都不敢大声。
以前打不过是让着,现在是真打不过,这种事情会让任何一个人族男子都情何以堪吧。
龙碧霄和星霜没有什么修炼的压力,一个是未来的烛龙王,不管他愿或不愿,都得继承轮回之道,不过这也省去了他悟道的麻烦;一个是因为血脉所限,修为已经轻易不能再增加了。他俩倒是精灵之森和王树空间中最活跃的两个,每天除去一些必要的工作,就剩下游山玩水看风景。
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在这样的生活中迅速升温,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在一起了。每当白幽看到他俩你侬我侬亲密无间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有些羡慕。轩辕望虽然每天都在她身边,但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一样。
白幽偶尔也会向他暗示些更进一步的事情,但不知是轩辕望本就木讷,还是别的什么,每次这般话题都会被他自然的略过,让白幽很是苦恼。她总感觉,轩辕望似乎有什么心结没有解开,就连当初承诺的断剑归鞘之事,他也只字未提。
他不愿说,白幽也不问,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梳理自己的想法。白幽觉得,这种事情越问,可能越会起到反作用。
原本作为支援的萧遥私卫和轩辕卫在两族化干戈为玉帛后,均是离开了。血脉融合的研究在白幽的收益下减缓了一些,这两年没有大量进行新的活体实验,而是对已经种植新血脉的个体进行观察,总结其是否存在新的问题。更多精力放在对失败的试验者进行补救上。
饶是这样,赤脉长老们的研究进度比起从前也是有了质的飞跃。在处理问题的同时,他们还搞出不少小花样,用于增强融合血脉的强度。用他们的话说,如果孤注一掷的话,他们有信心弄出一个拥有三阶半神潜力的血脉。
拜血脉融合与镇魂清心之法所赐,精灵族和血族之间的关系从剑拔弩张,到了如今的互相帮助。两族之间的关系友好了不少,甚至有的精灵和血族见面还会友好的打招呼。双方之间的仇恨似乎淡了许多,可白幽偶尔还会去到精灵族的陵园,看着那些在两族冲突中战死的同胞,她情绪多少有些复杂。
“如果没有你们的牺牲,也许那时候就被血族吞并了……可如今的和平,你们却看不到了。”白幽有些伤感地喃喃自语。
但白幽也不是沉浸在过去中不能自拔的精灵。她不会忘记曾经同胞们流过的血,但也不会因此陷入仇恨,导致两族无法和平共处。
帝源古城在协调两族关系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轩辕镜的主导下,他们与血族和精灵族形成了联盟的关系。三方联盟的消息在北州各族中已经不是新鲜事,连平北王府的幕僚们也多少知道一些。
不过,这个消息却仅仅局限于北州内部,中州帝城中的云千曜对其一无所知。他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师弟到底还活没活着。
平北王府的幕僚中,是有一些姜家安插的亲信的。这些亲信本想将有关消息透露给姜承嗣,但却失败了。作为平北王,萧遥虽然对工作不上心,也没兴趣做云千曜的爪牙,但这不代表他对平北王府没有控制力。
那些可疑的幕僚,他安排了私卫日夜监视。这些幕僚们传递出的消息内容,萧遥甚至比他们自己都清楚。在截获这些消息后,萧遥很贴心地替他们进行了筛选,最终保证透露出去的消息,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少爷,家中传来的消息。”一天,私卫首领纪将军急匆匆来到萧遥的房间,递给他一封信。
萧遥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的禁制,感到有些好笑。这禁制是防止信被偷窥的,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解开禁制,才能看到信,试图暴力破解,会引动禁制中的火元素,直接将其焚烧。
“你说老爷子一把年纪了,天天这么费心费力的,受得了么?”萧遥一边解除禁制,一边笑道。
“老家主这么做必有深意。”纪将军凝重道。
萧遥按照萧家老祖与他约定好的方式解开了禁制,漫不经心读起了信。可很快,他的笑容僵住了。
“老纪,留下看家。对幕僚的监视不要放松,我出趟门。”萧遥皱眉道。
“是!”纪将军也不问萧遥什么事,直接离去安排私卫的任务。
“云千曜,你玩的挺大啊……”萧遥神色凝重,“这么一弄,轩辕望不想暴露也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