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山雨花天 > 六十九第章 箴言谋国远。

六十九第章 箴言谋国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只见好几处河道上,连排有十几架六人位的大型人力水车在车水,那些健壮的劳力扶在扶杠上,稳准的踏着水车轮上的弧形脚坨子,一看就是非常老练的车水把式。

    每一架水车前面都有一个水槽子,把河水车上来沿着渡槽送到城里边挖好的池塘里,再从池塘里取水灌注到储水池。

    徐县令有些惋惜的道:

    “这要是城池坐落在大山之旁,这些劳力大部分都省了,直接在山上开建储水设施,把山泉引进储水池就省事多了。”

    大叔恍然大悟,点着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是的呢,一不留神我把四县倾脚工行业给颠覆了,又衍生出这个储水工行业,只是佣工规模小了很多,不过,如果换成苏州府城人手也不会少。”

    “那些靠倾脚养家糊口的佣工,你又是怎么弄没的,他们没饭吃不找你麻烦? ”

    “这还不简单,县邑城池扩大了,各种种植养殖要大把多的人,转行呗。”

    “给他们将养生息的政策,头一年把所有的人丁税等全免啦,把他们放养起来,第二年恢复正常。”

    “嗯嗯!确实应该这样,老百姓不容易!”大叔给予了非常的肯定。

    逛了一两个时辰,当转悠到土地神社庙时,看到的依旧是香火鼎盛的场景,大叔照例恭敬上香。

    接着,又领略了一番西洋风的建筑风光。

    看着街坊商铺百工兴旺,大叔兴致更加高涨。

    来到二环新城,徐县令领着大伙在一个小吃店坐下来歇脚,点了不少好吃的。

    临结账了,店老板显见是认识徐县令的,推辞着不肯收银子,在徐县令装模做样的严词下才把银子收了。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这时徐县令栖近过来,一脸期待的对大叔说道:

    “前面就是我们修炼‘冰天雪地搓澡神功’的省园了,但名字虽然取好了,至今没有挂牌,我觉得这两个字值得当今圣上亲自动手写!”

    “噢?‘省园’?”

    “是的,这个地址,原本距老城城郭有一里左右,是一凸起的土丘,叫司神岗。”

    “现在城邑扩建到二环,司神岗也就跟新城连成了一片,变成了城邑的一部分。”

    说话之间省园在望,四县令脸上变得严肃起来,不说不笑的,有了几分县令该有的逼格,大叔观察到了这一变化。

    门口两位轮值的衙役,见四县令这个点上嘎齐的来到省园,把腰板一挺,站得笔直。

    徐县令带头走了进去,迎门并立的两块黑漆牌匾,篆刻着金石阴文的朱红大字,立刻吸引了大叔的目光。

    他一脸沉肃,看着左边的一块沉声念道: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念完,负手站立,半晌无言,又沉思了许久,才把目光看向右边的一块,一字一字沉缓的念道:

    “是非曲直的判断之魂;”

    “扬威立德的必要手段;”

    “临事不乱的有益启迪;”

    “长鸣不已的警示之钟!”

    徐县令一旁凝重的介绍道:

    “里面陈列了元末至今,那些位贪官污吏的‘光辉一生’;祸国殃民的‘可歌可泣’;断子绝孙的‘终极目标’!”

    “除了本乡本土产出的郭宗衡和童有才这两个贪官,更有大名鼎鼎的郭恒、李彧、赵德全、赵瑁、王慧迪、刘俊等的‘光辉事迹’!”

    “侵吞安宁、镇江等府的地方税。”

    “侵吞浙江省秋粮,浙江省原本要上交四百多万石(dan),他吞了两百万石,换句话说,他侵吞了等同于他一百年月俸的秋粮(户部侍郎月俸六百石)。”

    “收税时巧立名目,多收水脚、口食钱、库子钱等地方税。”

    大叔一声不吭的听完后,阴沉着脸,整个人有一股子不可名状的杀气!

    这让一旁讲解的徐小妖心中凛然!

    但她浑不在意,继续说道:

    “大叔,老百姓最反感朝廷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和觉悟,朝廷要襟怀坦荡,敢于揭自己的短,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最讨厌听到一出了什么事就‘捂住’、就‘封口’、就‘维稳’这一类很下乘的话术和动作!”

    “社会贪腐之风不可长,后果非常严重!一旦把人心和三观带偏,社稷就会坍塌!”

    “无论查到什么人,都要抓典型,就一个字!”

    “杀!”

    “真杀!”

    “用少数人的人头换取、挽救、教育绝大部分的人回归正道,谨守初心!”

    “挽救失去的公信力!从严遏制贪腐之风,百姓有信仰,朝廷才有力量!”

    ······

    说完,徐听雨站在一旁,对于大明的历史,她当然知道,不敢说非常通达,但至少在她穿前,是认真啃过明史的,此刻,看到大叔这副神情,她心里忍不住吐槽道:

    “大叔,幸好你不是洪武帝,不然我都被你这股气势惊麻了!”

    “好家伙,有种,咱大明,真有不怕死的!”

    “记得明史曰:‘大戮官民,不分臧否(pi),其中岂无忠臣、烈士、善人、君子?于兹见陛下之薄德而任刑矣。’其实,德不德的先摆到一边!”

    “看到这些污吏,霍霍社稷根基,我就一个字:杀!”

    “这些既得利益者,面对如此一位要命的皇帝,人家一只眼睛时刻都在挑你的痛脚,竟还有人敢动歪脑筋,只能说大明的贵圈真是能作!”

    “姐要是记得没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金陵,他再次亲自来到城外的明孝陵祭奠他的前辈——明太祖朱皇帝。”

    “他对着孝陵庄重的行了三叩九拜大礼,然后提笔挥毫写下了四个大字‘治隆唐宋’!”

    “嚯!‘治隆唐宋’什么意思?”

    “顾名思义,康熙皇帝是在赞叹他的老前辈朱皇帝,对于明朝的治理成果,要超过了唐朝和宋朝,比这两个盛世治理的还要好多了。”

    “很多人对朱皇帝乃至对整个明朝有相当大的偏见,认为朱皇帝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说他大肆屠杀开国功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