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手笔
荣府花厅,荣云和玉彦在下棋,龙一来汇报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
“什么?许沐汐捐十万两修桥?没听错吧?还有木木夕的东家,哪里冒出来的?”
“千真万确,不仅如此,还带去一幅桥梁的蓝图,陛下看了赞叹不已,同意了他们的提议,杨尚书都要靠边站。”
玉彦拿在手里的玉子迟迟没有落下,脑海中却是前夜见她面色苍白的样子,怎么今日就会做出这么大的决定?
荣云兴奋道:“没想到许沐汐还有这等魄力,我果然没有看错她,对她越来越喜欢了。”
他只顾着自己高兴,没有注意到玉彦逐渐变冷的脸。
“龙一,你去一趟尚书府,问问许沐汐欠我的酒什么时候请?”
“是!”
龙一离开后,荣云好奇的问道:“玉公子,你可以啊,才几日不见,许沐汐怎么就欠你的酒了?带上我,我要和她培养感情。”
“话多”玉彦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自己摇着轮椅便离开了。
“哎,棋还没下完呢?你去哪?”荣云在背后喊道。
想到许沐汐,他也没有下棋的心情,赶忙跑到书房去写帖子,邀请许沐汐。
晚上龙一垂头丧气的回到荣府,“公子,许小姐说她没空,等有空了会来信。”
第一次被拒绝的玉彦心里也十分烦躁,“出去吧。”
许沐汐捐出巨款修桥的事一日的时间就已经在宁都传开了,有人夸她识大体,有人酸她花钱买名声,也有冷眼旁观。
许沐汐却没有闲着,三日后,宁都街道的淤泥已经清理干净,那些漂流而来的浮尸也由官府统一烧掉深埋,这一日,整个宁都上空都飘浮着皮脂烧焦的味道。
有些受灾较轻的商户已经开始营业,只是江边的两座桥被冲断,对岸的人要过来至少要绕物理地,十分不便。
有了皇上的首肯,许沐汐现在是出入自由,连许言山都不敢多言。
她低调的换了男装,俨然一个俊俏的小公子,她自制了口罩,带着幽兰幽月站在断桥旁,潮水退去,带走了以前淤积多年的泥土。
现在水还是浑浊的,江底不便勘测,先将地面的距离勘测清楚。
只见她拿着纸和笔不断的比划,两个侍女牵着绳子两岸飞来飞去,仔细看的话,绳子上做了记号。
有人围观,猜测那人就是神秘的木木夕东家,因为蒙着面,没有人看清他的面容。
望江楼上,玉彦看着背对着酒楼的身影,看着她熟练的纸上写写画画,他就知道,她就是许沐汐。
这世界没有人会像她一样握笔,也没有人能画出那么精细的画面,除了她。
午后,桥边支了一个棚子,上面是一则告示,大意是修桥铺路是大功德,号召大家捐款,有钱捐钱,没钱出力,为了大家共同的道路努力。
出力的人每日会有五十文的工钱,这在整个宁都也算是苦力中的头等高了。
告示上还说道:每个捐款的名字都会永久的刻在功德碑上,功德碑会立在桥头让世人称赞。
告示的一边是捐款的名字,上面第一个就是许沐汐捐十万两,第二个是木木夕捐十万两。
另一边是裱起来的桥梁蓝图。
围观的人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个熟悉的名字,曾经让他们公然唾弃的人,居然挂在第一个,而且还是他们这辈子都企及不到的高度。
“真看不出来,许小姐居然会捐款十万两银子,以前她恶强霸道,什么时候变得知书达理了?”
“木木夕是谁?居然也是十万两?这些都是大手笔啊。”
一整个下午,讨论的人很多,没有人愿意捐出一文钱,许沐汐倒是没有在意。
她的目的只是想把木木夕招牌打出去,花出去的银子以后都可以赚回来。
龙一把下面的情况到望江楼,荣云赞赏道:“这个木木夕到底是何许人?居然能想到这样的好办法,我猜各大世家一定会捐银子,毕竟没有人会承认不如许沐汐。”
“所以,龙一去把望江楼的名字添上,捐款五万两。”玉彦嘴角不经意的扬起一个弧度。
“我们荣府也不能落后。”荣云十分激动,立马安排人去荣府取银票。
许沐汐捂得严实,日头实在大,她就走到阴凉处,苏白递过来两茶水,她背对着人取下口罩一饮而尽。
“苏先生真的写得一手好字。”看着告示上那清秀的字迹,许沐汐毫不吝啬的赞叹道。
“许小姐谬赞了,您手里的笔倒是十分神奇,可否交予在下看看。”苏白好奇的盯着她手上的铅笔。
“没问题,这个适合我,用于比较精细的写画,但是自己不耐保存。”许沐汐解释道,“如果你喜欢,送你两支。”
“多谢许小姐!”苏白十分激动。
许沐汐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和大伙收拾学院北风吹断的树枝,听说这边需要一个记账的先生,而且待遇不错,他就立马答应。
因为许沐汐毫不吝啬教他许多东西,他也毫无保留的信任她,能随手捐出一万两,十万两的人,一定是有大好前途的人。
太阳西斜,望江楼掌柜送来五万两银子,苏白整齐的将望江楼写在告示上,围观的人都夸望江楼掌柜的大义。
接着是荣府的五万两,荣云很满意荣府的名字挂在前面。
没想到一夜之前原本修桥的二十万两银子现在变成了三十万两银子。
第二日早朝上,杨武易兴奋的禀告:“陛下真是神了,望江楼带头,荣府也跟着捐款,现在有三十万两了,这可真是好方法。”
“什么?荣府捐款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朝荣尚书投去询问的目光。
荣尚书笑着拱手道:“确实,不过是小儿的心意罢了,桥是整个宁都百姓的,大家都想出一份力。”
其他人脸色不太好看,谁要是落后了,谁的面子都过不去。
玉麟啸面色不显,心里却十分佩服想出这个法子的人,这一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得好。
下朝后,各官员蜂拥涌向桥边,纷纷带着银票去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