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笑傲江湖的警察 > 第159章 上交文物

第159章 上交文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想到这,何坤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顿咸丰皇帝,你说你怎么走的这么早啊,你走就走呗,怎么不把你女人给带走,还留在这恶心人。

    至于没有慈禧,情况会不会变得更糟糕,何坤觉得不会,毕竟都这个情况了,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不过想想,没了慈禧,情况也可能不会好太多,毕竟这不是慈禧一个人的事情。

    归根结底,这是少数民族统治主体民族所造成的大概率结果。

    人满清皇室和贵族人家想的就不是和外国人打仗,如果外国人随便就被收拾了,那就算了,可要是外国人还有点实力,那就算了,条约拿过来,我签。

    毕竟他们的力量从来不是用来防御外族的,而是用来防范汉人造反的。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注意,才来了4000人,4000人够干什么的,当时使用的还是燧发枪,不是机关枪。

    清朝的军队分为八旗军和绿营军两部分,八旗军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族八旗,总力有20万。绿营军兵力达到60万,这里面不包括各乡镇的民兵数量。也就是说,1840年的清朝常备部队高达惊人的80万,这可是当时世界上常备军最庞大部队。

    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英国人吧。

    虽然打仗不是这么算的,但是真的下定决心,随便调集几万军队,就算没消灭英军的登陆部队,但是英军的弹药补给也不够啊。

    他们的后勤,至少也要从印度殖民地运过来,这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还有损失的兵员,从殖民地可以调一些仆从军,但是阿三的战斗力嘛,懂的都懂。

    至于英军的海军,这个没办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但是坚壁清野会吧,当年打郑成功,郑经的时候难道没用过。

    只要下定决心打,难道做不到?

    英军打仗也是为了利益,要是长时间没有逼迫清朝签约赔钱,那么他们打仗就是劳民伤财,他们的国内难道不会闹起来。

    别说什么战斗力差,组织力差,就算再差,还有这么多人呢。

    人尼泊尔,朝鲜对战欧美殖民者的战绩都比清朝好看,人才多大点地方。

    什么怕耗费钱粮,更是笑话了,康熙平定准格尔,雍正平定青海,乾隆平定大小和卓,花费的不多,不还是坚持打吗?

    后来平定太平天国,满清朝廷甚至还让地方组织团练了,连这种敏感的军队的招募还有控制权都交出来了,也不惜扑灭太平天国。

    难道打不赢列强开始派来的几千人?

    说白了,人外国人在欧洲,离大清有上万里,而且当时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距离就更是远了。

    人家打赢了你,最多就是逼你签点条约,让你赔点钱,割点地。

    但是这些对于满清皇室和贵族来说根本不是事,割地,这地原本就不是我家的,都是抢来的,割出去一点算什么。

    还有赔钱,反正又不用我赔,到时候从汉人老百姓多收一点税不就够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就算给人了,也不心疼。

    这道理就和打麻将的时候,赢了好多钱,然后叫你把麻将的桌费开了,然后请吃一顿饭,你一点不觉得心疼。

    可要是你每天搬砖才赚了几百块,然后有个不熟悉的人叫你请他吃大餐,你可能跳起来就给他一巴掌。

    满清皇室和贵族认为,和外国人打,败了就败了,大不了割点地赔点钱,反正都不是自己的。

    可要是和外国人打,然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让汉人趁机造反成功了,那就是要老命了。

    到时候就要和他们算一下,江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的血债了。

    所以也就造成这样的局面。

    所以,后来外国人也明白了这一点,反倒帮忙满清维护他们的统治,毕竟他们可以通过满清来赚取利益。

    不然靠着他们的人口,还有运输力,要运输多少人,才能远渡万里重洋来彻底征服中国。

    这不是没有证据的,列强帮忙满清建立了现代一点的海关,结果海关的收益反倒比原来还高,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列强加大了对满清倾销的力度。

    还有就是列强帮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甚至慈禧还能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以国之欢心。宁予友邦,不与家奴”这样的话了。

    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或者是其他民族的角度来说,这话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站在满清皇室和贵族的角度来说,人家这么想还真的没有错。

    但其实,慈禧没了,可能情况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毕竟换了皇帝,或者是同治还有光绪有话语权,也是一样的,他们是满人,他们肯定维护满人的利益。

    毕竟如果镇压汉人,就算失败了,那也是被打进四九城,他才会丢掉皇位。

    可要是不站在满人这边,那他们自己人就能把皇帝给掀翻了,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这也是明末崇祯的困局,依靠着文官或者就是乡绅势力统治国家。

    他难道不知道国家缺钱吗?明军的战斗力很强的,唯一一个是南方统一全国的。

    可是没钱,没粮怎么打仗。

    都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但其实明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哪里有满饷,满清皇太极。

    原本打仗一坨屎的明军,到了满清那边,有了充足的饷银,战斗力瞬间就爆发了,实际上,满清入关后,基本都是原本的明军打下的江山。

    但是崇祯有办法吗?没办法,国家这么多年了,文官乡绅势力已经发展得太大了,光靠皇帝根本就抗衡不了。

    正德想要和文官掰手腕,放纵刘瑾和文官对抗,后来又用江彬和文官对线,落水然后死了。

    天启,培养魏忠贤和文官打擂台,结果也是落水死了。

    我就不相信,就落水,可能都还没有得风寒,就只是着点凉而已,就真的是什么大病,就救不活了?又不是那个时候的天花。

    关键这两人都没有后代,一个是由堂弟继承皇位,一个是由亲弟继位。

    天启死之前还特意让崇祯把魏忠贤留着,可惜崇祯这被忽悠瘸了的,直接就把魏忠贤给宰了。

    不然明朝还能撑几年,虽然,拯救明朝是不可能了,毕竟积重难返,问题太严重了。土地兼并已经达到顶峰了。

    魏忠贤其他本事你可以说他不行,但是太监有一条是任何文官比不了的。

    那就是搞钱,因为太监没那玩意了,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黄白之物上。对于金钱,也就特别的看重。

    所以他们搞钱的手段也就特别强了,而且他们搞钱还不是从那些吃不饱饭的灾民那里搞,人家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不然怎么会去做太监。

    人家知道泥腿子刮不出钱来,别把人家逼反了,到时候还要被皇帝批。

    人家都是收各种商税,矿税,还有各种孝敬,这些钱都是哪来的,不都是那些地方豪族那里来的吗?

    而这些豪族,谁家没有几个人在当官啊,这么从他们家里搞钱,他们能忍?

    所以就说魏忠贤是阉党,误国,反正他们文化高,话语权在他们的手里。

    结果崇祯上台,还真的就相信了。

    没办法,毕竟不是皇位继承人,没受过当皇帝的教育,人家明朝其他的皇帝虽然各有各的奇怪癖好,但是人家要不就是自己很有能力,能压住下面的人。

    要么就是人家玩平衡这些很厉害,要么就是你说你的,但是我就是我行我素,我说不过你,我躲着你还不行?

    还有的,死的太早了,基本都没干什么事情,比如崇祯他爹。还有的,虽然皇帝当的不怎么样,但是人家那个时候局势好啊,天下太平,百姓生活也不错。

    崇祯他曾祖嘉靖虽然也不是正经的皇位继承人,没有受过如何当皇帝的教育,但是人家聪明啊。

    人家玩平衡那水平,历史上也没有几个能比的。

    杨廷和、杨一清、张璁、李时、夏言、翟銮、严嵩、徐阶,高拱,胡宗宪还有张居正,这些哪个不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不还是被一个10来岁从藩王次子继位,没有受过正统皇帝岗前培训,然后后来还天天炼丹修道的嘉靖给轻松拿捏了吗?喏,这就是天分,羡慕不来的。

    所以说,最后崇祯上吊的时候把问题都推给大臣,就有点搞笑了。

    虽然大臣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在朝廷之内,最大的责任还是崇祯。

    不说别的,崇祯皇帝当政17年,换内阁首辅17个,内阁辅臣50人,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自杀1人,处死总督17人。

    这还是官位高的大员,低一些的总兵,布政使,巡抚又有多少呢?

    那政策是哐哐的变啊,朝廷的法令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吗?

    昨天叫这么做,今天又叫这么做,明天又是那么做。

    而且这么换,下面的人还敢认真做事?

    说到底,这还是他能力不行,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皇帝岗前培训,然后又没有嘉靖的聪明才智。

    崇祯的性格是多面的,一方面他勤于政务,希望国家能够中兴;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又过于猜忌,反复无常,导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无人敢担重任。

    这样的性格和能力,这么勤奋,一点用也没有,反而瞎干预可能还会使局势恶化。

    然后再加上天灾人祸,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人祸,内有流寇,外有东虏,土地兼并也达到了顶峰。

    所以就成了亡国之君。

    但是崇祯没办法,他不能对文官集团下手,因为上来就自断手脚,也就是厂卫,后面意识到没有手脚和眼睛不行又想要重新设立的时候,已经晚了。

    朝堂上已经都是文官的势力了。

    所以崇祯就算想对文官下手,也不敢,杀了那些贪污的文官,他皇位不用李自成打来,就自己坐不住了。

    “坤哥,坤哥。”

    何坤从神游天外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平安在自己面前挥手。

    何坤一下打掉平安的手,“干什么?”

    “坤哥,刚才你一动不动的发呆,我们还以为你怎么了。”

    “我能怎么了,行了,话不多说了,你们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了吧。”虽然自己刚才确实在发呆,但是怎么能承认呢,赶紧转移了话题。

    “知道,知道,这不得了。”

    “是啊,要不是这印章,当初慈禧早玩完了。”

    何坤有点无奈的拍了拍脑门,他刚才是这么说的吗?

    “那又不是这枚印章。”意识到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刚才讲那么半天都没有说清楚,现在再解释也是白费力气,“算了,不说了,把东西都小心翼翼的拿好,我们把东西送去市局。”

    “哦,好。”平安点头答应,然后就准备来拿装有印章的小箱子。

    “啪。”结果再一次被何坤一巴掌打在手上。

    平安揉了揉有点发红的手背,略带委屈的问道:“坤哥你干什么?不是说拿上这些箱子去市局吗?”

    “你去抱那个装花瓶的箱子,那个花瓶更容易碎,你的手比较稳,交给你我才放心。”何坤生怕他等会会因为好奇心之类的,不好好拿,到时候摔坏了怎么办。

    另外还夸一下平安,让对方心甘情愿的干活。

    “好嘞。”果然,平安经过这么一夸,屁颠屁颠的就跑去抱那个箱子了。

    至于那个装黄金的箱子比较重,则由剩下的两人来抬,箱子不大,两个人换着抬就行。

    就这样,四人拿起三个箱子就往市局出发。

    一路上,可能是由于手上的东西价值太高了,所以三人小心翼翼的,对于周围也特别的警惕。

    看到一个稍微离的近的人,就是一阵严厉的目光投视过去,好像生怕会有人来抢劫一样。

    这副样子,让何坤忍不住叹息,本来箱子装着的,谁知道是什么啊,你们这么做,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们手里面的东西可值钱了,你们离我远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了。

    一旁的路人要不是看几人穿着警服,高低得和几人掰扯几句。

    忍受不了的何坤训斥了三人几句,让他们不要这么敏感,这才正常一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