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玩伴
嘟嘟小手紧紧抓着车把,乖乖地点头:“好的妈妈,我听话。”
林雪自然是回学校,和她们摆了摆手便先一步走了。
楚梦恬和李妮妮一起骑自行车回家。
半路上,李妮妮感叹:“这孩子可真黏你,你要不说他不是你儿子,我都不信,说说吧,突然白得个儿子有何感想?”
“呵~我感觉挺好,你呢?听说林林那孩子也不是你亲儿子,你不对他也挺好的。”
突然提到继子,李妮妮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被丈夫打流产后伤了子宫,可能以后都不能再生育了,林林那孩子也是可怜,他亲妈死了,他爸又是那副德行,他比我还恨他爸,索性那人现在瘫了,活几年算几年,死了也清净,林林没妈,我没孩子,我就把他当亲儿子养呗,反正这孩子挺孝顺的,还知道帮我干家务活,手脚也勤快……”
“哎,那是不是你丈夫?”
正说着,李妮妮突然指着前面的一个人喊道。
姜少锋这男人简直是上天的宠儿,不论是身材还是长相都是相当出众,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让人一眼惊艳一见难忘,很难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楚梦恬抬眼一看,还真是姜少锋,他不是住校吗?今天怎么有空来接她了?
姜少锋长腿点地停在原处等楚梦恬靠近,便疑惑地问:“媳妇儿,这不是火车上那个小孩吗?他怎么跟你在一起?”
虽然半年没见,小男孩长高了一点,但姜少锋还是一眼认出了嘟嘟。
这就是在火车上追着他媳妇儿不停叫妈妈的那个糊涂虫。
楚梦恬:“嗐,说来话长,咱们回家再说吧!”
“嗯。”
姜少锋冲李妮妮微微点了点头,便算打了招呼。
小两口骑车走在前面,李妮妮跟在后面。
说实话李妮妮挺羡慕楚梦恬的,在茫茫人海中找了这么个绝色极品的好男人,媳妇儿晚回家一会儿还要出来接。
当然,她也只是单纯的羡慕而已,在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后,她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期盼和想法,目前的生活就挺好的。
回到家后,楚梦恬牵着嘟嘟把今天发生的事给大哥和少锋详细说了一下。
得知小男孩是被人贩子拐走的现在还没找到家人,大家都挺心疼他。
阳阳珠珠虽然听不懂妈妈的话,但知道小哥哥是来他们家里做客的,便也同意了。
面对一众陌生人,嘟嘟显得有些害羞和胆怯,一直紧紧拽住楚梦恬的衣服。
阳阳拿了大舅舅给他做的木头手枪让嘟嘟玩,嘟嘟一下就喜欢上了,拿着玩具手枪摆弄了一会儿,还很有礼貌地说:“谢谢弟弟。”
嘟嘟这孩子还是很有礼貌的,楚梦恬便放心了,几个孩子能玩的来,大人自然就轻松一点。
楚梦恬让他跟着孩子叫大哥舅舅,叫少锋叔叔。
他都乖乖叫了。
楚梦恬拉着他的手问:“嘟嘟,你身上有些臭臭的,让叔叔带你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好吗?”
“好。”嘟嘟松开楚梦恬的手,主动走过去拉住姜少锋的手晃了晃,“叔叔,我要洗澡,洗的香香的。”
“嗯。”
姜少锋带他去了洗澡间,给他兑好水。
西边有个房间是专门腾出来的洗澡间,那个大木桶是孩子洗澡专用的木桶,里面安置个小木凳,孩子可以坐在里面泡澡,不容易着凉。
等嘟嘟洗好澡后,楚梦恬进屋拿了一套儿子的衣服让老公给他换上。
这身衣服还是楚辛洲给阳阳买的,大了一个尺码,嘟嘟穿上正合身。
楚梦恬帮他把头发擦干,然后大家就开始吃晚饭,大哥还专门多蒸了一碗蛋羹是给嘟嘟的。
吃好晚饭,时间还早,嘟嘟跟着阳阳他们去后院看小鸡、小鸭和小兔子。
之前买的小鸡崽死了两只,阳阳珠珠静静三个小孩还伤心难过了许久,然后挖了个坑给它们埋了。
剩下的几只现在长大了,看起来不可爱了。
厂里有职工回乡下探亲,楚父就托他在乡下买了五只小鸭子和两只小兔子回来。
孩子们很喜欢,每天在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拿着白菜叶和切碎的萝卜丝去后院喂小鸡、小鸭和小兔子。
他们搬个小凳子能陪着小动物们玩上半天。
嘟嘟很快便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四个孩子在后院玩的很热闹。
姜少锋告诉楚梦恬,自从上次得知她被人跟踪便有些不放心,所以他和辅导员说了一下,以后办理走读,搬回来住,辅导员知道他已婚要照顾媳妇孩子便同意了。
楚梦恬暗自庆幸,上个月的某几个晚上,她利用缩地符去了趟巷岛,又去了一趟米国,巡视了一下那边的生意,一切都很顺利。
两年时间艾力思已把服装工厂遍布了米国十五个州,门店也开了几十家,用赚来的钱在樱花国购置了大量的地皮和房产。
并且在棒子国和樱花国也开了两家服装厂。
因做工精良,款式新颖时尚,价格中等。
一经上市很快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棒子国和樱花国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赚的钱又被艾力思投入到了房地产项目,楚梦恬夸赞他做的不错,给他留下了一本服装设计图,让他继续努力!
而李天俊他们四个,也把珠宝店和服装厂扩展到了湾岛和澳岛。
当门店生意火爆,楚梦恬寄存在银行保险柜的珠宝库存不够用时,他们会派人乘飞机直接去原产地几个国家采购珠宝原石,托运回来再交给老师傅打磨加工,以保证店里货源充足。
他们现在都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了,只要大方向没错,楚梦恬也放任他们扩展业务了。
房间里,姜少锋正在看医书,楚梦恬给他泡了杯茉莉花茶,在他身边坐下说:
“现在已经尘埃落定,那些人都被抓捕归案了,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有事,学校的床铺你可以留在那里,如果课业多不方便回来你就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