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是一个传菜员 > 第19章 孙武·项链

第19章 孙武·项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和苏舟从“筷子”聊到“上厕所”和“下厨房”。

    老外们对这些文化很疑惑,也很感兴趣。

    苏舟说:“有一次,我去越南旅行。在越南南部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漫游,看田园风光。当地人说远处有一座山,叫栲栳山,景色秀美,值得游览。我便去爬山了。说是爬山,其实有大巴直接通往山上。万万没想到,在山顶我遇到六个同胞,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青岛、广州。

    他们每个人都背了一个滑翔伞,在山顶跳下去,到了山脚,再坐车上来。

    第二天早上,他们还要再飞一次。为什么要飞来飞去呢?因为他们为了考滑翔伞的教练证书。他们的考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很有精神,身体看起来非常结实。

    他也要跳伞,跳伞之前,他先点了三支香,对着苍天拜了拜。

    我很好奇,就问他在干什么。

    他说:“我信奉道教,信奉‘老子’,你了解道教吗?”

    我就和他聊了聊道教。聊了之后,我才知道老头叫霍尔,是加拿大人。他是滑翔伞教练,长期在越南教滑翔伞。空闲的时候他就回中国。他妻子是中国人,信奉道教,在妻子的影响下,他也跟着信奉道教了。”

    “哇,你的经历很有趣呀,这个老头也很有意思。”我回应道。

    苏舟说:“嗯,这都是我学的闲散知识给我带来的收获。”

    苏舟平时的话比较少,但越喝酒话就越多,他提到:“每年都有不少老外去山东曲阜参观‘三孔’,祭拜孔子。有些老外能背几十条论语,比我都厉害。”

    “哇,这些老外这么有意思!”我忍不住赞叹道。

    “所以,当我了解传统文化之后,我发现老外崇尚中国文化不是没有原因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有内涵了。”

    谈到传统文化,我和苏舟就“滔滔不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面对5000年的传统文化,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敬仰的人物,从老庄到孔孟,从法家到兵家。

    说到兵家,就不能不提孙武。

    孙武和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关系甚好,用现在的话说,二人就是“老铁”。不过二人的发展却像平行宇宙一般:伍子胥在吴国当上了大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此时的孙武还是一个普通青年,刚刚写好“兵法”。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孙武所写的兵法就是《孙子兵法》了。《孙子兵法》流传千年,内涵丰富。如果能读懂其中某几句话,就可以终身受用了。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就特别喜欢《孙子兵法》。在一次公司的晨会上,他向与会人员提了一个问题:如何让石头在河中流动起来。

    有人说:“这不可能。”

    有人说:“需要把石头挖空。”

    有人说:“需要把石头放在木板上。”

    但有一个人只说了两个字:“速度。”

    张瑞敏斩钉截铁地说:“正确!”。

    员工面面相觑,不知道张总什么意思。张瑞敏接着解释说:“《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也就是说,速度可以让石头飘起来。公司制定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大势,这股力量可以让公司腾飞!

    但这是后代的故事,当时的《孙子兵法》并没有得到重视。

    孙武只是缺乏一个身份而已,虽然他写的兵法就是人世间的真知灼见,但这些真知灼见不能被接受。他缺乏一个身份,一个让自己的军事理念得以落实的身份。

    你也可以说,孙武缺乏一个机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

    古往今来,社会永远是这样让人无可奈何:有才华的人往往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孙武虽然有一身本领,但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这对一个优秀青年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还可以有诚信。任小闲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诚信银行,如果一个人总是透支自己的信用,那他将没有任何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孙武是讲诚信的人,对待朋友态度诚恳,对待父母,外恭心敬,这样的人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在孙武还是平民身份的时候,他就认识一个人——伍子胥。

    伍子胥在飞黄腾达之后,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孙武,于是,伍子胥就把孙武推荐给了吴王阖闾。

    伍子胥推荐了孙武,阖闾虽然相信,但作为君王有君王的考虑,他想考验一下孙武,看看孙武究竟是真有大才,还是名不副实呢?

    他就让孙武训练一群宫女,并让自己的两个爱妃也参与了训练。

    阖闾,是吴国的老板。作为老板要面试员工,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阖闾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孙武并没有推却吴王的安排,他是认真在训练,向吴王展示自己的治军理念。

    他把这180名女子分成两队,每队有一个队长,队长就是吴王的两个爱妃。

    训练开始了,吴王等人就坐在附近的高台上“看戏”。

    孙武先向这群女兵解释了指令,姑娘们本着看热闹的心态,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她们并不把孙武放在眼里,第一次她们不听,第二次她们还不听。

    等到第三次训练之前,孙武又说了一遍指令,说完就操练,宫女们还是不听,孙武立即下令:将两名妃子斩首示众。

    吴王一看闹大了,就连忙让孙武暂停训练。

    孙武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坚持将两名妃子斩首。

    这样一来,马上就出效果了,剩下的宫女完全按照孙武的指令来训练,训练很成功。

    等苏舟讲完这个故事,我说:“‘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孙武练兵?”

    “嗯,是的。”苏舟回答说。

    苏舟吃了东西之后,更兴奋了,他说起了《项链》的故事,故事里也有诚信。

    不过今天我很奇怪,平时都在熬夜,现在却感觉有些困了,我就拿了被子躺在另一张沙发上,歪着脑袋听苏舟讲故事。

    他的看法与众不同,令我刮目相看——他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少不更事的高中生了。

    关于《项链》,他是这么说的。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

    莫泊桑善于描写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项链》也是如此。

    《项链》中有一个小职员的妻子不满普通现实,憧憬富贵生活,为了参加一场舞会,借了一条珍贵的项链。舞会结束后,妻子和丈夫一起坐马车回家,回到家中却发现项链不见了。夫妻俩东拼西凑,买了一条同样价格的项链还给朋友。为了还款,夫妻俩拼命打工,含辛茹苦地度过了10年。十年后,妻子碰到之前借给自己项链的富朋友,同时也知道了真相:那条项链是赝品。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现实生活到这里并不能结束,还要有结尾。富朋友是否会归还那条珍贵的项链呢?我认为她会归还,因为她既然说出了项链的真假,说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有不少评论家评论过这篇文章,说里面充满了资本主义的腐朽和虚伪,诸如此类。我却认为这揭露的是有钱人的虚伪,彰显的是普通人的诚信。

    项链回家的路上丢了,很可能丢在了马路上。捡到者也没有广播询问失主是谁,也没有刊登“失物招领”的启示,而是拾金而昧了。殊不知,捡到者的这一行为让一个善良的家庭付出了十年血汗的代价。这提醒读者:任何人细微的行为,都可能给他人带来长久而深刻的影响。

    再者,富朋友戴的项链是假的,这是一个很讽刺的问题。富贵之人的首饰即便是假货也会被他人当成真货——物随主贵嘛。富贵者戴假的首饰依然可以炫耀首饰的美丽和名贵,普通人戴假的首饰就是原形毕露了,虚荣透顶了。可见社会对普通人还是太苛刻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前浪们对后浪们太刁钻古怪了。

    最后,小职员夫妻俩选择借款买一条真项链还给朋友,然后打工还债,而不是选择搬家跑路,消失不见。这就是诚信!

    这份诚信就是去弥补他人的损失,不遗余力。所以,这对夫妇品质是值得赞扬的,真正虚荣的是富太太——她拿了假项链,假的最后变成了真项链。

    由此看来,我们抨击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却忽略资本主义的真诚。普通人身上的诚信,难道不知道认真对待么?他们即便是过着处处不如意的生活,处于吃糠咽菜的情景中,依然致力于还债,难道不值得尊敬么?

    由此,联想到现实生活。当下数不胜数的老赖、骗子、各种伪专家大师不就是戴着“假项链”到处招摇撞骗么。本质诚信的普通人很容易被“假项链”所累,付出昂贵的代价。

    等苏舟说完他对《项链》的看法,我已经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桌子上有一张纸,写着:“书评《圆舞》,和振哥分享”。10多年前,网络上流行一段话:真正的淑女从不会炫耀她读过什么书,去过哪个地方,有多少化妆品,有多少衣服,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这段话便出自于《圆舞》,是男主傅与琛说给女主周承钰的话。而周承钰最终也成了玉器。

    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周承钰7岁的时候,在参加母亲第二次婚礼的时候遇到了傅与琛,傅与琛被她所吸引,就领养了她。此时,傅与琛担任的是义父的角色。

    不过亦舒笔下的爱情多是跨越年龄的,10年、20年、30年、40年等等。《圆舞》也不例外,傅与琛与周承钰的妈妈是大学同学,比之周承钰大了20多岁。周承钰自幼便想嫁给傅与琛。在傅与琛教给她跳圆舞的时候,开场时喜悦的。圆舞,在舞池中画圆,即便是交换舞伴,跳舞之人最后也能与最初的舞伴相遇。

    周承钰是快乐的,她乐于被傅与琛打扮;傅与琛也是快乐的,他乐于打扮周承钰。但总感觉这种恋爱是畸形的,是不正常的。两个人都在等待,傅与琛要顾及名声、地位、财富,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周承钰在等待成长,等待长大后自己可以嫁给他,她又是早慧的,成长的过程中哪怕是偷吃禁果也无所谓,两个心中都有对方的人,却因为很多原因不能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悲剧。

    傅与琛继承家业之后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在事业上狮子般威武,但是在爱情上绵羊般懦弱。每当周承钰要和他深入交流的时候,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表态。二者一次次的错过。也许对于傅与琛而言,二者中间有第三者的时候才能更加亲密。傅与琛忘不了周承钰,也放不下周承钰,这种控制让周承钰欲罢不能,既不喜欢,也不反感。她渴望被傅与琛关注,但又反感他那种表面撒手背面不松手的行为。

    爱情始终是本书的主题:她爱他,自小就爱,越来越爱。他也爱她,他没想过占有她的身体,只是心中有她。里面有个人挺有意思。这个人便是基度——周承钰母亲的第三任丈夫,一个意大利老头。临终之际,他将周承钰召唤至身边,给她一大笔财富,让她有了与傅与琛正常往来的资本。正如周承钰所说:我独立生活,是为了不再离开你。

    基度老头是一个可爱的老头,临终前要完成自己的遗憾:年轻时的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不过他是个小伙计,而她父亲是拥有一家酒庄,二者差别太大。他表示:你要去追自己爱的人,不要留下遗憾。临终之前还爱着,才是爱一生一世,爱一个人不容易,碰到自己爱的人更不容易,不可轻易放弃。

    生活好比一处舞池,在舞池中总会碰到熟人。少年时的她碰到的了惠家两兄弟,没想到中学时期她又碰到了惠家老二,惠保罗。去国外读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遇到了童马可,曾经帮助惠保罗谩骂她的人。在舞池中,她还碰到了袁祖康等人。但她最常碰到的是傅与琛,每次遇到都是暂时的,分别才是常态化生活。

    女人渴望安全感,渴望住房自由、出行自由。在某种程度上,遮风避雨是女人最大的基本需求。能够给她解决这种需求的男人,能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从少年时便喜欢傅与琛,哪怕结婚后,也是思念他的。他住在了她的心里,从未离去。

    如君所知,有情人圆满的结局在小说中也不存在。圆舞,开启时快乐,分手时悲伤——人生就是一首悲伤圆舞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