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恩情难忘
人,是要讲感情的,这样才会走得长远。
小汪的一个好兄弟,家境一般,但他天资聪明,属于看什么会什么的人,模仿力极强,而且特别善于思考。
很早以前,他们的家庭条件很好。
据说是他们村上一个地主家的女儿,嫁到了邻省,后来,那个地主家的女儿丈夫死了,撇下老伴带着三个儿子。
在清朝末期,没吃没穿的,老太太带着三个儿子,一路要饭,回到了娘家。
娘家人一看,姑娘回来了,也不能不管啊!
于是,就给了他们一块地,让老太太带着三个儿子种,糊个口。
谁知道,他们三兄弟特别能干,把庄稼种得特别好,后来,他们就娶了媳妇,各自成了家。
他们有钱了,买了很多地,盛极一时的时候,那个村上的地,一半是之前的那个地主家的,另一半就是这个地主女儿家的。
他们有了钱以后,就培养孩子读书,在他们过来传到第三代的时候,就出了一个秀才。
当然,这个秀才,也是这个村上最一位秀才。
眼瞅要进京赶考,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国体发生了改变,这个秀才也就成了村里的教书先生。
土地革命时期,打地主,分田地,他们家的土地没有了。
家里的金银细软,瞬间化为乌有。
家里唯一一块藏在墙缝里的银元,没有被翻出来,还有一件破马甲没人要,其它一无所有。
后来,这块银元就成了小汪这位兄弟家中的传家宝。
小汪的这位兄弟小时候,他父亲从来不跟他提这些事。
他父亲也读了十几年书,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不受待见。
后来,跟他父亲一起读书的,有的去了县城,有的去了市里。
而他父亲是他们之中成绩最好的,省城来了调令,由于要过长江,小汪兄弟的奶奶说什么也不同意。
小汪兄弟的父亲留在了他母亲身边,最后在一个乡镇企业谋生。
小汪的这位兄弟,爷爷弟兄四个,老大了为了改变家庭成份,参加了抗日战争,后来在战场上负伤,回家后不到一年就牺牲了。
老二年龄不大就去世了,老三闯关东去了。
老四在厂里干活。
在小汪这位兄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每年会买一箱留给他四叔喝。
这个举动,在小汪的兄弟心中,埋下了一颗感恩和尽孝的种子。
随着他慢慢长大,悟透了这其中的道理。
以至于多年以后,小汪的这位兄弟,逢年过节回家时,都会去看望长辈。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的运气是不会差的。
在小汪的这位兄弟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带他到外婆家。
那时候,农村都是粉化沙路面,坑坑洼洼的。
那时候,他才七八岁大,他感觉去外婆家的路是那么地遥远。
他妈妈推着独轮车,他坐在长篮里,妈妈吃力地推着。
那时候,蓝天白云,远远的山坡上,一块块青石清晰可见,时不时还传来打石头炸药爆破的声音。
小孩子是不知道妈妈累不累的,他无忧无忧地坐在独车上,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从乡村小路出来,到了粉化沙路,不远处,来了两个骑自行车的男人。
在那个年代,有自行车可不是一般的家庭。
那时候的自行车,就像现在的轿车一样,是高端产品。
那时骑自行车的人,都有一个习惯,老远看到有人,都会“铃、铃、铃”地按响铃铛,提示后来有自行车来了,生怕别人不知道。
小汪的这位兄弟,虽然那时还很小,但是已经基本记事了。
他认出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村里的一位村医和另一个当官的。
他知道,那个人,常年骑着自行车,车把手上放着一个皮的公文包,戴着大盖帽。
那个人讲话声音很洪亮,人也是严肃中带着随和,村里的孩子们都怕他。
他们跟小汪的这位兄弟妈妈互相打招呼。
然后让小汪的这位兄弟坐到他们的自行车上去,这样可以减轻独轮车的重量,给妈妈减轻一些压力。
刚开始,小汪的这位兄弟不敢坐上去,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坐上去了。
不管在哪个年代,大人都是喜欢小孩的。
那个时候,也不例外。
小汪的这位兄弟,乖巧可爱,天资聪明,能说会道。
虽然他很小,但他喜欢看书,七八岁的年纪,都有很多自己的见解。
路上逗得村医和那个戴大盖帽的前仰后合的。
对于他们俩骑自行车的来说,路上多了一个乐趣,而对于小汪的这位兄弟来说,自己也长了一些见识。
当年,二三十分钟的车程,短暂而又漫长。
路上,他们讲的什么话,说得什么事,大部分都忘了。
但有一点,小汪的那位兄弟始终没有忘记,就是那个戴大盖帽的,骑车带着他,问小汪的兄弟,说:“我骑车带着你,你怎么报答我?”
小汪的那位兄弟虽然那时只有七八岁,爽快地告诉他:“到时我会杀一只大公鸡,再把羊杀了,请你喝一场酒”。
在那个年代,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真的不可思议。
村医和戴大盖帽的人,听了开心地哈哈大笑。
不要说在他们两个人看来,就是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事。
再说了,他们也就是顺路捎了一段,随口打趣地一问,没成想,这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当真了。
后来,那个小男孩看到戴大盖帽的小男孩,还时不时地打趣道:“你什么时候把家里大公鸡杀了,请我喝顿酒啊?”
当然,小汪的这位兄弟知道,他小时候,他的家庭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过的比较辛苦。
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粮食,邻居之间,经常借米借面。
不要说杀鸡杀羊了,家里养的鸡,那是留着下蛋的,羊是留着卖钱的补贴家用的,怎么可能说杀就杀呢?
小汪的这位兄弟,并没有因为这个事而感到烦恼,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他许下的诺言,是一定要兑现的。
他在学校里,读书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前三左右。
他是妈妈眼里的希望,也是他们这个家族的希望。
他的四爷爷也特别喜欢他,经常夸奖他。
可是,就在小汪的兄弟上了省重点高中后,在高二那年,家里再也支付不起他与姐姐的学费了。
小汪的这位兄弟特别懂事,知道家人的难处,没等父母开口,自己悄悄地辍学了,到了工厂里打工了。
那时候,他只是一个孩子,只有十六岁,原本属于青春洒满校园的年代,他却当起了车间工人。
生产车间,苦累脏乱,冬天衣服都能汗湿,夏天衣服上一道道雪白汗斑。
他手上起了老茧,在身体还在发育的年代,每天身上的疼痛,不得不用止痛片来抵抗。
而这一切,并没有击垮他。
小汪的这位兄弟,是一个极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的人。
在休息时候,他独自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没有导航、没有地图的条件下,一路向东,来到黄海之滨。
他坐在岸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浪花拍打着礁石,年轻人心中的激动再也无法按耐。
他不想像他父辈一样,一生平平淡淡的地生活着。
但他再也回不到校园,再也无法回到温暖的教室。
他在工厂里,几乎一辈子也只能做个工人,连换个车间都不可能。
他沉默了,他无语了,他迷惑了。
他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喜欢看新闻联播。
每天下班,他坐在电视机前,喝上二两白酒,就着几粒生花生,他的生活,是那么简单而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当时,新闻联播里讲的一句话:“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用”。
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他。
他知道,对于他来说,他也得两手都要抓,一边在厂里干活,一边想着自己出路。
他的路,只有自己才能走好。
他开始规划他自己的人生了,这一切,都是他悄悄地进行的,连他的父母也不知道。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父母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会无原则地干涉。
所以说,现在,谁也帮不了他,只有他自己能够救自己。
想想当年,中考时,他想上师范、想上医学中专,因为他知道,那时这两类中专是公费的,出来的包分配的。
但他父母看他考上了高中,非让他上高中不可,最终,三年高中没上完,没钱了,上不下去了,这个单没人来买,只有他自己默默地承受。
小汪的这位兄弟,自己特别有主见,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他的心智不亚于三十几岁的成年人。
在江南过来招人的时候,他看到了契机。
他瞒着所有人,报了名,由于他的成熟稳重,江南一下子就相中了他。
在他离开家的前一天,他的父母才知道,他要去江南了。
他是他妈妈唯一的希望,妈妈知道儿要远行,一言不发。
他很独立,自己离开了。
他孤身一人来到江南,他受父亲的影响,懂得感恩,别人对他好,他成倍相回报。
他在江南,交了很多朋友,有很多头头脑脑都喜欢他,一时间,他混得风声水起,把赚的钱,源源不断寄回家补贴家用。
在老家所有人都知道他出息了,都看到了他光鲜的一面。
可是,谁曾想,他刚来江南时,是从一个清洁工做起的呢?
那时的他,个子小,人又长得黑瘦黑瘦的,刚到江南时,没有人看好他,大部分人认为,这就是从农村来的一个“土老冒”。
他是一个学东西一学就会的人,他打扫卫生,打扫得一尘不染,而且嘴巴还甜,见到领导问好打招呼。
做好一件事情容易,但坚持做好一件事情难,而他打扫卫生,打扫了一年多,始终是同一个标准,这引起了江南领导层的注意。
有一次,他在拖地的时候,一位部门经理让他帮带下孩子。
小汪的这位兄弟特别机灵,带孩子到超市买了点吃的,还给孩子辅导了不少功课,而且这个孩子还特别喜欢跟他玩。
从此,他的人生在江南开始了逆袭。
这位部门经理把他带在身上,给他当助手。
就这样,他从一名清洁工,成为经理助理,再后来,江南为了进一步培养他,送他去大学深造,回来后,成了分部的主管。
他在江南买了房,娶了妻,生了子,他成了村里成功人士的人表。
这话一说,一幌就二十多年过去了。
有一天,小汪的这位兄弟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说村里有一个人,在江南,想见你。
小汪这位兄弟妈妈说的想见他的这个人,并不是别人,而是当年第一次让他坐自行车的那个戴大盖帽的人。
小汪的这位兄弟,独自驾车几十公里,来到他住的酒店。
一位退休的老人,头发花白,七十大几岁了,身体依旧硬朗。
这位老人,看见小汪的这位兄弟,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格外赞赏。
也许,他早已经忘了当年骑自行车带过这个孩子。
但当年,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坐在一个戴大盖帽强壮男人自行车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小汪这位兄弟脑海里不停地回放着。
中午这一餐,自然是小汪的这位兄弟招待。
酒席上,有大公鸡、全羊、海参、鲍鱼,有份菜,有位菜,有山珍,有海味,还有一瓶小汪的这位兄弟珍藏了多年的台子。
当年戴大盖帽的退休老人说:“他这辈子,就喝过两次这种酒,第一次是县医院院长给了他两瓶,那个院长是他的好兄弟,有一年过年时候,他送了两瓶给我,我一蛊一蛊比划着,喝了三个多月,而时隔快四十年了,我在你这里又喝了一次这个酒,我尝了,这个味道跟那个一模一样”。
老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他当年的善缘,结下的善果,他遇到了一个懂得感恩的少年,这些年来,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而这一次他乡相遇,这位曾经的少年,已不再是往年的模样,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报答了恩情。
懂得感恩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懂得感恩的人,事业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