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物理课(3)
(不好意思,今天晚了一点。)
高老师讲完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性之后,话头一转:“物理学在历经四百年的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十七世纪,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力学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咱们先不说那些高大上的工程了,先说一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应用吧,洗衣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了,洗衣机的发明可以说是解放了人类双手,提高了生活便利。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视频。”
接着,高老师给大家观看了一个自动洗衣机清洗衣服的小视频和一个单独给湿漉漉的衣服脱水的视频。
看完视频,古人们很惊讶。
普通老百姓:咦?那个人放进去的衣服湿哒哒地滴着水呢,怎么进去了一会儿后出来的衣服已经看不见一滴水了,看样子在太阳底下晒半天就可以干了。这个东西如果用在冬天的话,他们晾衣服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常年浆洗衣物的古人觉得这东西好方便啊,这么脏的衣服放进去那么一小会儿,拿出来后就变干净了,她们也想有这个东西。
看了看自己已经皲裂的双手,想到在大冬天的,有时候不得不与冰冷的水打交道,这些人脸上都是渴望,这洗衣机要是马上能来到她们跟前就好了。
春秋时期,墨子:洗衣机,这个名字倒是挺直白的。我看这衣物在这个桶里面的时候是快速旋转的,这是不是利用了力的力量?可是它是怎么做到能够转那么快的呢?普通人手用手甩衣服不太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古人还在好奇洗衣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候。
高老师继续讲:“这是力学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例子,类似的还有很多。”
他接着说:“到了十八世纪左右,人们对蒸汽机等热机的改进需求,客观地促进了热力学的发展。”
北宋,沈括:蒸汽机?和气有关,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
高老师:“十九世纪,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导致发电机和无线电通信的诞生。电能因此被广泛应用,电灯走进了千家万户,点亮了世界,电话和电报把各地的人们连接到了一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高老师:“电灯大家都很熟悉,你们抬头就能看到,就是屋顶上发着光的这个东西。”
听完高老师这番话,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后世这个会发光的东西叫做电灯啊。
古代的人早在直播开始的时候就被电灯给吸引住了,他们之前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很神奇,怎么有东西可以发出这样明亮的光?简直和太阳一个样。
有的人想法有点离谱,他们以为是后人找到了另外的一个太阳,把它分割出来一小条一小条的呢?原来电灯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啊?他们好羡慕,他们也想要这个电灯。
秦朝,秦始皇:这个电灯发出的光就如白天的太阳一样,将黑夜照得宛如白昼,真不知道后世是怎么弄出来的?有这个东西,人们活动的时间都能延长好多了。
西汉,刘彻:这个东西看着确实比蜡烛好用多了,光也比蜡烛的亮,明显能看出不是用动物油脂做出来的,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做出来?
明朝,朱棣:想要这个东西,如果有这个东西,我晚上都能多出很多时间批阅奏折了,蜡烛这些东西发出的光还是太暗了,眼睛看久了不是很舒服。
清朝,雍正:这电灯看着就是西洋玩意儿,看来有的东西确定得好好掂量一下了,不能完全拒之门外,不知道西方研制出来电灯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北宋,沈括:电、磁、光这几个东西统一起来?他们是怎么统一的?我也在研究这些东西,竟然可以产生这样的妙用?
高老师:“电话大家也很熟悉,如果没有无线通信,我们的军事可能还得靠点烽火台或者千里骑马送文书的方式,普通人想和远处的人交流一下只能靠吼,还仅限于离得比较近的人。就因为电磁感应,我们现在可以做到马上和几百、几千里甚至更远的人对话这在以前哪里想象得到。”
唐朝,李世民:和几百里甚至几千里外的人对话?这个电话到底是什么东西啊?如果有这个东西,那我们传递边境军情岂不是能快速很多?
北宋,赵匡胤:这东西好,好想要啊!这个电话发出的声音就像人在耳边说话一样?这可真是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了。
北宋,沈括:这个电磁感应太好了,不行,我得研究出来,如果真的可以做出来这个电话,那就是做到了真正的天涯若比邻了。不知道这门物理课会不会详细讲讲这方面的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听一下。
很多人突然对物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大部分人在想:不知道会不会很难学?
裴姝看到有人在公屏上问她物理难不难学,她不知道怎么说,最后只是含糊不清地回答:“你们听几节课就知道了。”
高老师:“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更广了,人们掌握了微观世界的规律。认识了原子核,建造核电站并发展了治疗肿瘤的放疗技术。在古代,积气、骨疽、石疽、乳岩、锁肛痔等这些我们现在叫做癌的病可不少,以前没有专门有效的治疗手段,得了这些病基本只能等死。虽然我们现在也还不能完全攻克癌症,但是对于良性的肿瘤,我们是有机会治疗或者缓解的。这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和应用。”